這不是押題!2018高考最可能進入作文的熱點、現象與作文思路

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高中語文組 馬超老師

與高考卷的客觀題相比,高考作文是考生自主性最強的題型。自主不等於沒有題目的引導和出題人的期待。如果自主的自由與題目背離,或與出題人的期待相悖,殆矣。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出題人設定作文題目時,在想什麼?

簡而言之,高考作文分為兩類:為社會而作文,為人生而作文。

或曰:兩類有何不同?

為社會而作文,是要求青年人有社會責任感。考查學生是否關注當下的社會現象和時代背景,高考若脫離社會生活,豈不成了清談?因此,為社會而作文,與時代結合密切。

為人生而作文,是要求青年人有人文溫度。考查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待生活有怎樣的人文情懷和自我構想。為人生而作文,與文學永恆的主題結合密切,如理想、奮鬥、創新、積累、故鄉、人生的風景等。

兩類作文並非對立。在我們遇到為社會而作文的題目時,既體現對社會的反思,又展示人文溫度。在我們遇到為人生而作文的題目時,既以人生感悟為綱,又結合社會現象論證。出題人考查一,我們展示兩個亮點,此為“超越期待”。

以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為例:

①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

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說紐帶,聯繫2017年的社會熱點,我們可以想到“一帶一路”,可以想到“溝通紐帶社交平臺”;聯繫文學永恆的主題,故鄉是我們鄉土情結的紐帶,文化是我們華夏文明傳承的紐帶。社會熱點與文學永恆主題兩者結合,我們便可以從多個角度對“紐帶”展開分析。

②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加入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講選擇怎樣的畫面?

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達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共和國,我為你拍照”,是想象百年華誕時國家取得的成就,這個題目很大,題幹要求中提到可以“以小見大”,我們可以通過百年華誕時普通人的生活狀態,他們對工作的專注、對生活的熱愛,來體現國家的強盛。每個人臉上洋溢的自信與幸福,拼起來就是共和國的照片。這樣的寫法體現考生的人文溫度——關注身邊的普通人。

再以2016年高考作文為例:

①《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記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老腔”已超越其藝術形式本身,成為了一種象徵。

請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以老腔的魅力說開去,不要侷限於陳忠實散文的內容,觀點明確,證據充分,論 證合理。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很多學生並不熟悉老腔,那我們聯繫社會熱點,考慮一下當下的流行音樂有的不令人震撼,它們的原因是什麼?抄襲歐美日韓、無病呻吟、歌曲情感單調、不貼近生活?由此可以推出老腔令人震撼的原因。或者,我們在這篇作文中體現人文溫度,老腔這種音樂形式具有怎樣的人文溫度?從板凳、吶喊等舞臺形式入手,從陝北民風的結合上入手。

②書籤,與書相伴,形式多樣。設想你有這樣一枚神奇的書籤:它能與你交流,還能助 你實現讀書的願望......你與他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請展開想象,以“神奇的書籤”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雖然題幹要求我們展開想象,但所有的想象就像天上飛翔的風箏,總要有一根線牽住我們天馬行空的想象,不能為想象而想象,這根線是我們對當下社會的認識和我們對生活的思考。不管書籤有怎麼神奇的功能,它能幫助我們解決當代人讀書的問題嗎?比如碎片化閱讀,比如網絡小說的快餐化。或者,我們能夠通過對神奇書籤的描寫,表現我們對生活和閱讀的思考嗎?比如靜心閱讀,非功利性的閱讀等。

再來看2015年高考作文:

②《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熱愛為什麼能深入你的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為題作文。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 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如果結合社會熱點和時代背景,我們深入靈魂熱愛的可以是“手機”、“朋友圈”等自媒體,這些新的科技手段讓我們與世界貼得更近。如果結合人文溫度,我們深入靈魂熱愛的可以是故鄉的某一元素,可以是國家的某一元素,可以是與歲月、人生往事相關的某一元素。

而社會熱點與文學永恆主題之間,社會熱點的價值更為突出。在看到毫無時代特色的作文題目時,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思考:同樣的一道題目,出現在2018年的試卷上,它的寫法與1998年、2008年的寫法可以有什麼不同?

以2018年順義高三一模議論文為例:

近年來,“奮鬥”二字,已經成為一個流行的關鍵詞。“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用奮鬥給幸福奠基”……這些話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請以“說奮鬥”為題,寫一篇議論文,闡明你的見解。

“說奮鬥”,這個題目可以說是沒有明顯的時代特色的題目,它可以出現在任何一年的高考試卷上。但它出現在了2018年的試卷上,我們當然要考慮2018年的新內容,即結合社會熱點與時代背景。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是戊戌變法一百二十週年。近兩年的社會最新現象有“佛系生活”、“物質至上”等。以上的這些時代特徵能否與“說奮鬥”結合呢?我們可以找到一種關聯: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成就,是廣大人民群眾集體奮鬥的結果;戊戌變法是一百二十年前先賢的奮鬥;“佛系生活”和“物質至上”是奮鬥的兩個誤區。當我們把時代特徵作為亮點加入這類文學永恆主題時,這便是我們超越期待的地方。

因此,備戰2018年高考作文,首先來熟悉一下2018年的社會熱點。

這不是押題!2018高考最可能進入作文的熱點、現象與作文思路

一、2018熱點新聞:

1、改革開放四十週年。

2、戊戌變法一百二十週年。

改革開放是四十年前中國面對時代變化(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做出的應對措施。

戊戌變法是一百二十年前中國知識分子面對時代變化(救亡圖存)做出的應對措施。

兩大熱點引出2018年作文的熱門話題:

(1)改革開放的成果與反思。

(2)時代浪潮中,個人如何選擇?

二、社會熱點現象

(一)負面現象

1、碎片化的時間與碎片化的信息。

(1)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用於人際交往、學習、獨處的時間更加零散。

(2)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數量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度,人們在社交平臺、自媒體等了解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片面的。

2、物質至上,人們浮躁地追求成功。

物質積累成為評價人是否成功的主要標準,導致人們缺少安全感,浮躁地追求成功與名利。

3、安全感的缺失。

(1)生活壓力和無力改變未來的失望,讓很多年輕人進入低慾望的生活狀態,缺少奮鬥的激情和達成理想的幹勁。如“佛系生活”。

(2)人與人的信任危機。

4、娛樂至死。

(1)綜藝節目——過分娛樂化成為很多節目內容的通病,缺少文化內涵和正確的價值引導。

(2)網民——缺少莊重,調侃所有,喜歡圍觀,消費明星八卦,缺乏理性精神。

5、傳統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的衰落。

(二)正面現象

1、復興傳統文化的努力。

文化類綜藝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朗讀者》等、國學熱。

2、工匠精神。

民間傳統工藝的傳承人、《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大國工匠》

3、新四大發明。

高鐵、移動支付、網購、共享經濟。

知識共享為人們眼界的開闊、胸懷的包容、自我的提升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

4、中國智造

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中國建橋技術令世界矚目。

(三)兼具正面和負面影響的熱點現象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

一方面,人們擁有了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可以更加廣泛地參與到社會事務的管理中,如抗震救災、監督政府、尋找走失老人與被拐賣兒童等;

另一方面,需要每一個人以負責的態度發佈信息,以理性的態度分析和傳播信息。反例如偏聽偏信、反轉新聞等。

備戰2018年高考作文,還需要理解和具備當代青年人基本的人文素養。

一、走向成功的品質

求知慾、創新的勇氣、理性的態度、走出舒適區的魄力、堅韌不拔、踏實肯幹等。

二、作為社會人的素養

愛國、集體主義、合作共贏、善良真誠、社會互信等。

三、人文溫度

關注社會上的普通人與特殊群體,如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北漂、追夢人等。

寫在最後:

既然高考作文是考生自主性最強的題型,我們的終極目標就是,把自己最優秀的才能、最深厚的積澱在出題人劃好的圈子裡展現出來。在面對沒有時代特徵的題目時,考慮結合時代熱點分析;在面對時代特徵鮮明的題目時,考慮結合不變的人文溫度、文學積澱。

附:近五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題

2017年

26.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紐帶是能夠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紐帶凝聚。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等都需要紐帶。

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

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達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2016年

26.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記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老腔”已超越其藝術形式本身,成為了一種象徵。

請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從老腔的魅力說開去,不侷限於陳忠實散文的內容,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書籤,與書為伴,形式多樣。設想你有這樣一枚神奇的書籤;它能與你交流,還能助你實現讀書的願望……你與它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請展開想象,以“神奇的書籤”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表現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有細節,有描寫。


2015年

27.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

①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有無數英雄人物:岳飛、林則徐、鄧世昌、趙一曼、張自忠、黃繼光、鄧稼先……,他們為了祖國,為了正義,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他們也不乏兒女情長,有普通人一樣的對美好生活的眷戀。中華英雄令人欽敬,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榜樣。

請以“假如我與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選一位中華英雄,展開想象,敘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寫出英雄人物的風貌和你的情感。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②《說起梅花》表達了作者對梅花“深入靈魂的熱愛”。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種物使你產生了“深入靈魂的熱愛”,這樣的愛為什麼能深入靈魂?

請以“深入靈魂的熱愛”

為題作文。

要求:自選一物(植物、動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議論,可敘述,可抒情,文體不限。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014年

23.作文(50分)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過去有許多“老規矩”,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不許管閒事兒”、“笑不露齒,話不高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忠厚傳世,勤儉持家”等,這些從小就被要求遵守的準則,點點滴滴,影響了一輩輩北京人。

世易時移,這些“老規矩”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不久前,有網友陸續把一些“老規矩”重新整理出來貼到網上,引發了一片熱議。

“老規矩”被重新提起並受到關注,這種現象引發了你哪些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700字。


2013年

21.閱讀下面的對話,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學家:加入愛迪生來21世紀生活一個星期,最讓他感到新奇的會是什麼呢?

文學家:我想,手機會不會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呢。

科學家:我同意,手機是信息時代的一個標誌物,簡直稱得上是一部掌中電腦,豐富的功能一定會讓這位大發明家感到新奇。

文學家:手機的廣泛應用。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觀念意識,或許這也是愛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學家和文學家各自對手機的看法,引發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詩歌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