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藏瓷界的俗語不勝枚舉,

我們拿鈞窯來說,

隨便舉例,

就有多達不下十條:

“五大名窯,鈞為首”

“黃金有價,鈞無價”

"鈞瓷無對,窯變無雙"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鈞瓷掛紅,價值連城”

“鈞不掛紅,一世受窮"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

省略部分大家在留言中繼續 ~

問 題 是,

鈞窯為何能博得如此眾多眼球?

又為何僅憑一丈紅,錯了,“一點紅”

就能讓眾人不惜千金去索求?

下面,我們簡單從兩個方面來聊聊。

——01——

那是在大唐,鈞窯已興

提起鈞窯,更多人會想到宋代,其實其創始,還要更早,早到大唐年代,它之燒製,和唐代魯山花瓷的燒製成功與發展密切相關。

花釉瓷其實也沒它名字聽起來花哨,古玩界稱"唐鈞",它是在黑釉、茶葉末釉、醬褐釉或灰白釉等地釉上點綴出藍色、天藍色、黃褐色、灰紫色或乳白色彩斑,這種大片彩斑看起來無比奇妙,有的任意點抹,有的縱情潑灑,天機超逸,沒有陳格,大唐盛世的豪邁氣魄在這種大寫意中被盡情描摹 ↓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唐代花釉瓷 在"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中獨樹一幟

唐代花釉瓷的出現,為鈞瓷的興起,奠定了良好的技術之基。這種絢麗多變的窯變效果,再經過晚唐和五代十國的加工,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淬鍊,特別是到了北宋,全國一片欣欣向榮,其政通人和、民富國強,我們在《清明上河圖》中早已見識,尤其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不誇張的說,其國民生產總值,趕超當世界範圍內任何大都市,富華甲天下。

就是在這樣大好時代的背景和支撐之下,北宋時期,官窯興起,民窯林立,各地窯口,競相爭輝,隨著五大名窯被確立,歷史上真正的“瓷器時代”到來。其中的汝窯、官窯、鈞窯都產自河南境內。而作為五大名窯之首的鈞瓷,以窯變美妙的藝術,不僅受到民間喜愛,更受宮廷偏愛。

自然,被皇家看上的鈞窯,最終被壟斷,走進大內高牆。到了北宋晚期,宋廷特意在鈞瓷的故鄉——禹州城北門裡的鈞臺附近設窯,專門為宮廷燒造御用佳器。因為禹州古稱鈞臺,明代稱鈞州,鈞瓷遂由此得名。

在成為皇家專屬物之後,鈞窯開始以豪華奢侈為尚,選料嚴格,成本基本不考慮,工藝要求更高,當然在器型上也發生根本變化,由原係為民間燒製的碗、盤等日用生活器皿,主要改燒各式花盆、盆奩兒,以及尊、瓶、爐之類的藝術陳設品。這些器物不僅造型端莊,技藝嫻熟,而且千鈞萬變,意境無窮。尤以紅、藍、紫為基礎,熔融交輝,形如流雲,燦如晚霞,毫無矯揉做作之勢,件件都散發出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天藍海棠紅渣鬥式花盆

後來,根據對鈞臺窯的考古鑽探與發掘獲得的資料證明,大約在北宋末年宋徽宗年間(即1101~1125年),鈞瓷走向真正的黃金時代。

而正如前我們提到的顏色釉一樣,只要成為皇家御用後,民間便被開始嚴厲禁止,史料記載,鈞窯開窯時都有官員現場把關監選,合格者直送宮中,其餘一律砸碎深埋。在此種種嚴苛的政策壓制和技術封鎖下,鈞瓷的身價和聲望自然更高。但真正成就它“鈞無雙”地位的,其實還是它變幻莫測的成色秘訣。

—— 02 ——

鈞窯成色,法貴天真

鈞窯器最入眼的地方,在於其色澤的變幻萬千和絢爛奇妙。或如藍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裡泛紅;或如美玉,卻"似玉非玉騰似玉";或如群山疊翠、幽潭帆影;或如雪積南嶺、玉暖冰河;或如星辰滿天、寒鴉歸林;再或如仙山環閣、飛雲流水等,而且各種色彩交融流佈,妙趣無窮。。。好了,排比拽文實在編不下去了,直接上幾張實物圖大家來感受感受: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以上都是館藏,眼饞想入手的往下看噢 ~

如上,鈞窯色澤中不僅有藍中帶紅、紫斑等,僅紅色這一類就有玫瑰紫、茄子紫、海棠紅、胭脂、硃砂、火紅、玫瑰紅、寶石紅、柿葉紅等等數不清的色值。而鈞瓷在入窯燒製時,是為單一顏色(大多以蛋白石光澤的青色為基調),後來利用含銅、鐵元素的釉料的不同特點,經過1300度以上高溫沸騰、物理轉化,最終才實現千變萬化的藝術特效與自然美感。

鈞瓷在成色時還顯示出另一個顯著特徵,因為施釉較厚,導致在燒製過程中容易出現流釉現象,呈現出乳濁狀不透明的效果,這些流動的小細線,最後被文學家們形象的比喻為“蚯蚓走泥紋”,這也成為現在鑑定鈞瓷真假的標準之一。

由此可見,窯變釉無論是其成色,還是施釉,這其中最有意味的是其過程中的不可控,它之完全不同於青花、粉彩、五彩等各種需要人工在釉上、釉下或釉中勾線、填色作具體精細造型的陶瓷品種,窯變釉在燒製過程中沒有手作留痕,純屬自然流淌,最終呈現的完全是純天然的色彩和線條。

綜上,如果用一句話說,鈞瓷窯變器物的產生,其實更多是一種意外,一種偶然,當觀者和它們相遇,又可平添夢幻般的遐想,使其神秘性和魅力感大為增加,所以,藏瓷界既有“鈞窯無對,窯變無雙”,即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兩件鈞瓷之說,它又被無數懂得欣賞,知悉它真正價值的人,描繪為“瓷上一點紅,萬世吃不窮”。而事實上哪有什麼吃不窮,價連城呢?只不過這份自然與純真,這份際遇與圓潤,難得遇見罷。

如此極富天然造化的唯美佳器,親們偶遇到了就不要放手哦,5月16日,倫敦蘇富比#中國藝術品專場#,就釋出瞭如下多件窯變釉,查看更多可到易拍全球,如有代拍之需,隨時撥打熱線:400-111-8258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鈞窯窯變釉天藍碗 直徑8.5cm

估 價:約 RMB 130萬 - 180萬

“鈞窯一點紅,萬世吃不窮”!你入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