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時間——從新手到入門

记录时间——从新手到入门

上篇探討了為什麼要記錄時間的問題,假如你準備好了,我們就來看看如何開始吧。

明確時間記錄的目的

有些朋友會抱怨很難堅持進行時間記錄,在我看來,更可能的原因並不是它有多困難,而是沒有在記錄前想清楚記錄的目的。

在沒有明確目的的情況下開始時間記錄通常會有兩種後果,一是事無鉅細的記錄,這會讓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顯得非常煩瑣,最後反而產生了壓力;另一種是想起來的時候什麼都記,想不起來就算了,這種記錄本身是不嚴謹的,可參考的價值也就不大了。

所以最好還是在開始之前考慮一下,自己目前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是否能通過時間記錄解決,或者找到解決途徑?在上一篇列舉的諸多好處之中,自己最看重哪一項?這些問題考慮清楚了,我們才知道要記什麼,怎麼記。

這並不困難,對於大多數朋友而言,在產生記錄時間的想法的時候,目的不外乎下面這兩三種其中的一個。

比如,相當一部分朋友是為了消除或減少時間黑洞。這就需要我們瞭解自己在無謂的事務上花費了多少時間。有些朋友們選擇記錄娛樂、吃飯或做家務的時間,看起來似乎合理,但實際很難堅持。因為時間黑洞之所以成為時間黑洞,就是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難以感知“時間的流逝”,我們連重要的正事都拋到腦後了,還有可能記得把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記下來嗎?

所以我的建議是,反過來記錄幹“正事”的時間,再用每天可利用的時間減去已記錄的時間,剩下的就是浪費掉的。比如我們除了工作以及生存必須的活動(如吃飯、睡覺、通勤、娛樂等)之外,每天有5個小時的空閒時間,記錄顯示前一天讀書2小時,那麼剩下的3個小時就是未被利用起來的“時間黑洞”。這種方式下,記錄的可能性更高,最終的數據也更完整,更有參考價值。

再比如,有些朋友是為了找出自己的高效時段。這個時候,我們不僅要記錄,還需要進行更深層一點的分析。比如結合最終效果對一些固定事務的開始和結束時間進行長期比對,看看什麼時間段最適合做這類事務;比如分析一下週末和假期對自己日常行為的影響,可以避免把事務放到不合適的時間。顯然,這種分析是用紙筆很難完成的,也就要求我們在選擇記錄工具的時候考慮完善一些。

還有不少朋友,記錄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某個特定的目標。這個目標通常是以投入時間為衡量標準的,比如監管自己在不同學科或技能上的耗時,又或者是實踐10000小時理論。這種情況下,需求是更明確的,記錄和分析的方法也更簡單,我們只需要記錄特定的幾類事務和花費時間的總和就可以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時間記錄只是一個客觀的數據列表,它只能讓我們掌握過去的實際情況,而不能幫我們達成目標,要達成目標,還需要配合其它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規劃記錄的類別

根據自己的需求,我們可以列舉出一個需要進行記錄的事務類別,比如“工作、學習、健康”,還可以在此基礎上按不同維度擴展層級,比如:

工作

客戶交流

內部溝通

文案工作

……

學習

語文

數學

英語

……

健康

有氧運動

抗組訓練

……

……

理論上,類別列表是可以無限擴展的,甚至記錄工具支持的話,還可以在事務上標註不同的標籤,以便從不同維度進行統計和分析。但就實際操作而言,這個分類不需要太細,否則很容易導致某個細類數據量太少而無法進行分析,也會讓“記錄”這件事情本身變得複雜,不利於持續執行。

我的建議是,在剛開始進行時間記錄的時候,儘量以簡便為衡量標準,對大多數朋友而言,一級類別已經足夠,等熟悉和習慣之後,自然會形成更適合自己的類別的劃分和設置。

什麼時候進行記錄?

一些追求完美的同學堅持實時記錄,這樣的好處是數據精確,且不易遺漏,但帶來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比如有突發事件的時候是難以記錄的,你不可能在老闆突然走到你面前跟你討論工作的時候還操心著記錄時間吧。再比如週末臨時處理了5分鐘工作,到底記不記錄呢?

想要把每一件事都精確記錄到每一分鐘顯然是不太可行的。為了說服自己不要追求完美,我們至少要意識到,對於時間記錄來說,“精確”並不代表消除每一分鐘的偏差,而在於記錄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當我們累積了足夠久的記錄之後,時間消耗的量級(上百小時或上千小時)、比例關係、規律和變化趨勢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點。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從長期來看,一件事花費了50分鐘還是60分鐘,區別並不大,對最終統計結果的影響也有限。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假設10000小時理論成立的話,我們在某項技能上投入了9900個小時,難道就不能稱之為專家了嗎?

所以我的建議還是跟上面差不多,在剛開始進行時間記錄的時候,儘量簡單一些,才更有可能長期堅持。

我們也完全可以採用後補記錄的方式,每天晚上花兩三分鐘回想一下白天干了什麼,大概花了多久。就像下面這樣:

--------------紙筆記錄---------------

XX年X月X日

工作

做方案 2小時

談項目 2小時

學習

讀書 2小時

-------------------------------------

如果你已經堅持記錄了一段時間,慢慢會形成自己的習慣,也會找到順手的記錄工具,順手時就實時記錄,不順手就後面補記,不需要特別考慮是否精確的問題。在我看來,至少在時間記錄這個方面,追求完美才是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

關於工具的事情,很多人關心,這裡先說一下,我是用excel記錄的,之前已經有相關的文章介紹過,大家可以翻翻歷史文章。不喜歡用excel的同學,可以找找當前的工具看有沒有順手的。總之,這個話題下篇再繼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