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新鄉同城圈免費訂閱!新鄉同城圈
新鄉的料,這裡都有!
說起牌坊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聳立的石牌坊。
在很多年輕人眼裡,它似乎並不是逛街壓馬路的首選。
相比隔壁平原路的熙熙攘攘,
這座牌坊之下,是一條正在慢慢消失的歷史文化長河...
轉眼200個風雨和春秋,
關於它的故事,
隨著城市的發展進程,它似乎也在慢慢被人遺忘。
身處老城區,髒亂差,年久失修,棚戶區,似乎漸漸掩蓋了它的風華正茂。
今天,天氣晴好,
由南到北,我們走遍了牌坊街,
用相機記錄下了這份“牌坊街式生活”。
希望能帶著親愛的你,
去看一看這即將消逝的美好。
01
工作日的上午,牌坊街的人並不多。
作為老新鄉的代表性片區,這裡最不缺少的就是生活氣息。街口的修車攤,小賣鋪門前乘涼的老大爺,街上偶爾行過的騎著自行車的老人。
沒有主幹道的繁華氣息,也沒有匆匆忙忙的上班族經過,牌坊街裡,連風似乎都是溫柔的。
你或許不認識這裡的老新鄉們,但是靜下心裡去觀察,你不難走進他們的生活。
在這裡,每一個人都有他們的故事。透過他們的眼睛,就能看到他們的生活,感受到他們的世界。這種感覺,很神奇。
沒有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高樓大廈,這裡的老房子、慢生活,似乎與現在的高效率社會、快節奏生活格格不入。
02
牌坊街,由北向南,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而由南向北,則是牌坊街式文化的見證。
這條不長的街上,囊括了人民勝利渠管理局,紅旗工商分局,新鄉市氣象局等等。儼然就是一個小社會嘛。
在牌坊街的中段,還有一所紅旗區實驗小學,正值上課時間,我們並沒有駐足拍照。
經過門口,彷彿就能聽到朗朗上口的讀書聲,和課間孩子們歡聲笑語的嬉戲聲。這裡,曾是多少人的青春。
路邊小賣鋪的阿婆告訴我,隨著老城區的改造,牌坊街如今也在慢慢的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殘敗斑駁的老房子也統一改刷成了漂亮的青瓦白牆。但是很多堅守了一輩子的人,卻也漸漸離開了。
03
作為一個吃貨,來到牌坊街,那一定少不了要去探尋一下那些有味道的老店了。
沒來之前牌坊街之前,就聽資深吃貨推薦過這家極具山東特色的牛肉糝湯店。問過了路邊的阿姨,我們順利的找到了這家傳說中的美味。
早餐高峰剛過,店裡難得的清閒,店裡的服務員阿姨正在打掃衛生,看到我們,連忙招呼我們坐了下來。仔細打量下來,店裡不大,卻收拾的很乾淨,能看出來老闆是個很講究的人。
說話間,一碗飄香的牛肉糝湯就端上了桌,忍著口水,我還是堅持拍完了美照。迫不及待的嘗上一口牛肉糝湯,牛肉特有的鮮香,雞蛋花的嫩滑爽口,再加上秘製的牛骨湯熬製的牛肉糝,實在是一種很特別的味蕾衝擊。既保留了傳統牛肉湯的原汁原味,也有咱新鄉胡辣湯式的辛香。
聽老闆說,這牛肉糝湯,是土生土長的山東臨沂的飲食文化。每一鍋湯都是精心熬製二十多個小時,加入了雞蛋,麥仁等三十多種調料秘製而成的。就連這做湯的鍋,也是特製的。
這家店在牌坊街開了有八年了,但是牛肉糝湯飲食文化已經傳承了有幾百年了。遠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有了。
街那邊的呂府白湯總店,也是一家很有歷史的老店了。傳承至今三十年了,在牌坊街風雨無阻,每天早上起來喝上一碗羊湯,想必這才是牌坊街式生活吧。
路邊的大爺說,現在牌坊街為數不多的幾家老店已經搬到差不多了。很不巧,我們來的時候,這家居民口中口碑頗高的馬坡牛肚王還未營業。我們只能站在門口目視了一下,匆匆離開了。
接著往前走,我們便來到了傳說中的茶文化街。不同於牌坊街的慢節奏生活,這裡似乎只能用冷清來形容。偶爾行過的車輛和行人也是匆匆忙忙的,似乎和這裡的老街茶文化格格不入。
04
一路向北,最終,鏡頭定格在了這座高聳的石牌坊之下。
一座石牌坊,承載了多少新鄉文化。石牌坊不僅是趙家近200年的歷史見證,更是一種歷史文化,它不僅僅是一個建築,它記錄了趙家的家史,和中國家族文化的縮影。
趙珂七世同居坊,一座經過了180年風雨的歷史文物,在牌坊街往來如織的人流中,孤獨地守望著。趙家的一位老人趙清漢說,趙家、牌坊街和飲馬口,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故事,即使檔案館的記載也非常之少。
趙家在飲馬口生活多年,至第10代趙珂時,偶遇山西鐵貨商人王泰來,趙珂在王泰來的幫助下,經營鐵貨生意,幾年後,逐漸成為當地首富,“轄地千頃,門人二百。”趙珂為人仗義,樂善好施,深得鄉人愛戴,在當地算是開明人士。清代白蓮教造反期間,朝中有人舉報,說趙珂家招募壯丁百人,蓄意造反。皇上派人調查後,百名壯丁原來是趙家的看門人,並得知趙家七輩沒有分家,家庭和睦,非但沒有查處,還准許趙家修了七世同居坊(石牌坊)以光耀後代。
現在的牌坊街原來並沒有名字,石牌坊修建之後,就給街起了個名字,叫牌坊街。
至趙家第15代,趙珂的孫子趙浚當上了河北保定縣的知縣,趙浚為官清廉,深愛百姓。由於保定縣是個窮縣,每到向朝廷完糧納稅時,總完不成任務,趙浚便回家賣地,用賣地的錢向朝廷納稅,如此下來,趙家逐漸陷入困境,趙家後代只好搬出飲馬口,到現在的周村趙家親戚處艱難度日。趙家家境雖然自此困頓,趙浚卻落了個“趙青天”的好名聲。
上世紀50年代前後,石牌坊雖歷經多次雷雨和數次五級以上地震,仍然巍然屹立。如今的石牌坊,早已是滿身斑駁,石牌坊護柱上有明顯的鐵條箍圈,橫樑上也有深淺不一硬物撞擊留下的痕跡。
眼下的牌坊街,越來越冷清,住在這裡的人也漸漸的離去。路邊有汙水,街角有散落的垃圾,就連這神聖威嚴的石牌坊之下,還有些讓人不可描述的不文明行為。這還是曾經那顯赫耀眼的牌坊街嗎?
05
文章的最後,甜甜想和你們聊一聊這即將消逝的牌坊街文化。
看過街角的老店,我懂得了堅守的意義。
走過現代與歷史接駁的牌坊街,彷彿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縮影。
即將消逝的美食,和冷清的茶文化街,很讓人遺憾。
而石牌坊,教會了我們傳承,友愛,和家族的意義。
作為咱們新鄉的重點保護文物,石牌坊如今的境況不容樂觀。作為人類文明和見證新鄉發展的一面旗幟,我們不願意它就此消失。
一條牌坊街,多少老新鄉的情懷,希望我們都能真心的去愛護它,保護它,把這份珍貴的歷史傳承下去。
閱讀更多 新鄉同城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