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創作如何破殼——清華美院錢教授上課了

特別提示:即日起,本欄目針對網友開放。希望點評作品的朋友,請私信。

特約評改人:錢玉清(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書法創作如何破殼——清華美院錢教授上課了

時警鐘 行書六朝條幅 規格136cm×34cm

時警鐘作品評語:此作一看便知是位年長書法愛好者的作品,從線韻、氣息等特點來看,這種歷史感、滄桑感以及超越了技法之外的對生命的體驗和獨白都是年輕書家所不具備的。此作似用長鋒羊毫所書寫,用筆逆入澀行,中實蒼健,借鑑了一點當代大家林散之、武中奇的行筆方法,寫來從容淡定,精神涵蘊,是一件上佳的作品。

要說不足,就觸及書法上的一個敏感話題——“結殼”。如果繼續這樣寫下去,可能在線質上尚有某些提升的空間,其餘的就很難突破了,因為藝術表現手法已進入了程式化、單一化、封閉化的格局。

其他問題還有:作品中“範蠡”中的“範”是姓氏,應寫為“範”,“因”應為“日”。雖然該作融入了不少米芾、王鐸等諸家的筆調,但總體感覺還是太現代。

建議作者回到經典中去。從作品透露出的“功”“性”信息以及作者的用筆習慣、風格趨向等綜合情況看,作者可以嘗試從王鐸入手,日後再上溯米、蘇以至二王諸家,逐漸營構屬於自己的藝術空間。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王鐸的用筆

書法創作如何破殼——清華美院錢教授上課了

王鐸行書《杜子美贈陳補闕詩》 規格203cm×5lcm 開封市博物館藏

用筆,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用什麼筆;二是用筆的方法。作品風格的形成與書寫工具有很大關係,王鐸喜用、多用軟毫書寫。初學者在不諳筆法原委、不明點線形勢的情況下,一開始就用長鋒,往往會出現筆法“貧血症”。因此,應先從訓練使用短鋒和中鋒開始。

王鐸早期的作品也是天真率直、點畫清剛、鋒芒畢露,到了晚年才盡力追求“戢銳於內,振華於外”的風格表現,逐漸形成了“在筆墨溼潤中見蒼老,在不露鋒芒中求風力,在筋骨內涵中見精神”的藝術境界。總的來說,王鐸五十歲以前宗法二王、優遊於南宮、北海,運筆多側鋒;晚年用筆持重,個性面貌明顯,多正鋒運筆。

書法創作如何破殼——清華美院錢教授上課了

錢玉清示範作品 規格116cm×29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