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大專家走進文水暢談質量興農,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搭平臺

山西農大專家走進文水暢談質量興農,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搭平臺

“國家提出的質量興農是農業發展的必然過程。”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邢國明表示,我國農業發展已經從解決數量安全(溫飽問題)、質量安全(農產品質量問題)發展到追求可持續安全(健康問題)階段。

“質量興農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實現我國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必由之路,是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重點工作。”山西農業大學三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秦俊發言,指出當前為什麼要推進質量興農。

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穀子)首席專家郭平毅結合我省糧食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優勢,認為山西質量興農應該走雜糧產業提質增效之路,要從生產方式、生產理念方面作改變。一方面要結合各地的自然條件,淘汰一些舊品種,選取新的優質品種,以提升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推廣滲水地膜等種植技術,並通過全程生產機械化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業效益,推進雜糧產業發展;同時,進行雜糧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是雜糧產業行之有效的得以進一步發展的辦法。

“我省核桃規模已達千萬畝,但平均畝產量只有50公斤,且品質參差不齊,必須改變品質結構、推廣先進栽培管理技術。”山西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山西省核桃產業發展技術指導組專家劉群龍指出我省核桃產業存在的問題。他認為,山西的核桃產業存在品種混雜、良種率低、重栽輕管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問題,這是制約我省目前核桃產業品質提升的關鍵因素。目前,銷售渠道的不通暢也嚴重製約產業整體效益的提升,建議農戶成立農村新型經濟體拓展銷售渠道。

“品種選擇不當,化肥農藥施用不當,土壤管理不到位,都能造成蘋果品質下降。質量興農是山西蘋果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山西農業大學教授、果樹專家郝燕燕認為,推動山西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要從源頭抓起,品種的選擇、土壤的管理都是關鍵。大力推廣機械化作業,也是提升蘋果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機械化作業不僅可以解放勞動力,還可以大幅降低種植成本。

本次活動由省科協、山西農業大學主辦,山西科技傳媒集團、山西省農業科技信息中心承辦,省專家學者協會協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