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存储再突破:国科微与嘉合劲威联手拉开固态硬盘国产替代大幕

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长期以来,国内SSD固态存储市场所用主控芯片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对我国信息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内掀起了一场以自主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的存储产业变革。2018年5月,嘉合劲威集团携手国科微电子(简称国科微)推出了搭载国科微主控芯片GK2301的光威“弈”系列SSD固态硬盘,这款国产硬盘在性能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SSD存储再突破:国科微与嘉合劲威联手拉开固态硬盘国产替代大幕

GK2301是国科微推出的第二代固态存储控制器芯片,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了国家密码管理局、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双重认证。“我们不仅实现了自主可控,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国科微CTO周士兵说。

嘉合劲威COO刘现亭在接受飞象网采访时则表示,光威“弈”系列SSD是国内存储上下游产业共同协作的成果。“这对于打破海外品牌垄断格局,加速国内存储上下游联动,快速推进存储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刘现亭说,“这也是嘉合劲威与国科微践行国家存储使命的重要表现。”

首款国密、国测双认证SSD控制芯片

作为一种新型存储装置,SSD(固态硬盘)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信息产品、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中,存储着国家、企业、个人的海量数据。不过目前绝大部分的SSD控制芯片和存储介质都是国外产品,这使得我国的数据安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内企业积极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SD控制芯片和存储芯片。

目前GK2301系列芯片已经通过了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的EAL3安全认证和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检测中心的严苛测试,成为了国内唯一一款拥有国测国密双认证的自主可控SSD控制芯片。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是我国信息技术安全测试和风险评估的权威职能机构,对GK2301系列的芯片版图、软硬源代码、公司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以及芯片的自主性进行了严苛的安全审查,证明GK2301是真正的中国芯。国家密码管理局颁发的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则表明,GK2301系列主控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

2017年下半年,GK2301系列芯片在通过首批客户的严苛测试和生产导入之后,实现了规模量产。至此,国科微已经具备了为消费级、行业级等市场提供完整可靠的国产化固态硬盘安全解决方案的能力。刘现亭也表示,目前国产主控产品最成熟、最贴合市场的只有国科微一家。

备战长期竞争

芯片产业的投入大、周期长,国科微是否做好了长期坚持的准备?周士兵表示,国科微立项时就做了详细透彻的市场分析,又与合作伙伴一起深入理解、定位细分市场,同时在技术上也积累了大量的成果。

首先要让行业主管部门看到,国产芯片完全能够通过各种测评,有实际的应用案例,能够量产,在很多特定应用场景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等。总之,就是国产厂商确实能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水平,在一些关键环节还能超越国外产品。“自主可控产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比国外产品更强的竞争力。”周士兵说。

其次是服务。国产厂商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面对市场的挑战,解决细分市场应用中的痛点,真正为客户带来优于国外产品的价值。比如在信息安全领域,进入门槛高、品牌也很少,国产厂家深刻理解客户的应用场景,自主可控产品的优势就会比较大。像金融行业会要求存储产品必须支持国密,对此国内厂商的把握会更好一些。在这些领域获得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品牌形象,从而促进国产厂商在其他市场上的销售。

“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国科微坚持扎扎实实做研发。”周士兵说,“比如在消费市场上,大家的商业模式都差不多,但是国科微与海外品牌的竞争打得有声有色,原因就是国科微产品在功能、性能、可靠性以及服务等方面并不逊色于国外厂商。”

拉开SSD存储国产替代序幕

4月27日,嘉合劲威、国科微联手推出了光威弈系列SSD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了国科微GK2301芯片,核心元器件几乎全部为国产,是一款高度国产化、自主可控的SSD产品。刘现亭认为,光威弈系列SSD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拉开了国内SSD国产替代的序幕,也开创了国产SSD自主可控的新纪元。至于采用国科微的控制芯片,刘现亭表示主要是考虑到自主可控、数据安全两方面的因素。

嘉合劲威是国内高端存储芯片测试企业,拥有记忆体模组厂并设立记忆体产品实验室。嘉合劲威曾于2017年自主研发了FLASH、DRAM芯片测试系统,2018年又推出了“存储成品自动测试化方案”,彻底解决了存储产业自动化生产两个最大的难题,实现了中国存储产品制造的智能化升级。

近几年来,国内SSD销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预计在未来3-5年内主控芯片销量会增至5000-7000万片。但是国内SSD市场比较混乱,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国内,而品牌则集中在海外,主控类也被海外所控制。国科微在主控芯片方面的突破和国内SSD厂商的积极配合,一是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二是压低了国外SSD产品和配套元器件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三是迫使国外产业链伙伴放低姿态,改善了国内企业的商业地位。

“以前国内制造商与国外产业链伙伴是不对等的,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外方的条件。”刘现亭说,“有了国科微,我们就可以与对方进行更加公平的合作。”

据了解,光威弈系列SSD目前仍处于紧张的备货阶段,预计最早6月中旬规模上市,但这款自主可控的国产SSD的诞生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反映在了SSD价格的持续下滑上。目前主流的120G SSD价格已下滑至170元左右,240GB SSD价格下滑至280元左右,480GB SSD价格则下滑至540元左右。市场主流SSD价格已经趋及2016年上半年的价格水平。

据刘现亭介绍,目前光威弈系列SSD只有一个型号、多种容量,性能达到采用国外主控的同等水平,可靠性和寿命则超越了海外主控品牌,完全可以满足消费级用户,以及对可靠性和信息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嘉合劲威未来会逐渐扩大光威弈系列SSD产品线,配合国科微主控,不断提升产品性能。

让用户和事实说话

那么自主可控的国产光威弈系列SSD,究竟能不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媲美呢?在这个问题上,嘉合劲威和国科微不打俗套的“情怀”牌,让用户来评价,用事实来说话。

也许采用自主控制芯片、国产存储芯片,由国内组装的光威弈系列SSD存在一些不够完美的地方,但是为了确保中国信息安全不受制于人,为了普通消费者用上更具性价比的固态硬盘,国内用户都应该给国产SSD一些时间和耐心,让这个产业可以从容地发展壮大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