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很吓人的技术”说起,看华为&荣耀双品牌的力量!

飞象网讯(计育青/文)最近手机行业都在流传“很吓人的技术”,这个余承东顺手拈来的说辞不仅频频被媒体提及,还被多家手机厂商借势营销。6月6日,余承东终于在荣耀Play发布会上亲自揭开了“很吓人技术”的盖头。原来是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加速技术GPU Turbo,不仅能大幅度提升手机速度,还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更低能耗以及更强的游戏体验。

耐人寻味的是,纵观在此期间的媒体报道和网络评论,大家都在猜“很吓人的技术”是什么,却没有人怀疑华为真的有这样的技术。这说明华为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深入人心,同时华为和荣耀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已不可动摇。

从“很吓人的技术”说起,看华为&荣耀双品牌的力量!

双品牌的经营之道

按照华为和荣耀的定位,华为品牌着眼全球高端市场,荣耀则是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专注于打造科技潮品。因此每当华为有新技术用于手机,比如最新的麒麟芯片、先进的拍摄技术等,总是首先登陆华为品牌手机。那么为什么这次“很吓人的技术”率先出现在荣耀产品上?会不会造成华为和荣耀两个品牌的定位冲突?

事实上,在“很吓人的技术”出现之前,荣耀并不是第一次率先发布引领行业的创新技术。2014年6月,荣耀首款旗舰机率先搭载了全球首款八核4G CAT6芯片以及8核麒麟920芯片;2014年12月,荣耀独创后置平行仿生双800万像素镜头出现在荣耀6Plus上,使其成为了国产手机中首款双镜头产品;2016年5月,荣耀推出了第一步VR手机荣耀V8,这也是业界第一款用包装盒就能体验VR的手机产品;2016年7月,荣耀推出了首款主打艺术设计、时尚美感的手机荣耀8,独特的魅海蓝配色在市场上掀起了跟风热潮;2016年12月,第一款AI手机荣耀Magic问世,用户可以通过荣耀Magic Live系统实现双向人机交互;2017年6月,荣耀9首创15层工艺3D全面极光玻璃;2018年4月,荣耀10首创变色极光镀膜,外壳可以向不同角度反射不用色彩的光线。

从荣耀先后8次率先采用新技术来看,华为、荣耀两个品牌其实保有很大的独立性,可以根据自身的定位选择最新技术。在终端市场上,华为会坚持“双品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策略。一方面,华为荣耀两个品牌各有分工。华为品牌侧重商务,荣耀品牌主打潮酷和性价比,两者各有独立的、不同的产品、用户、渠道和营销体系。另一方面,两个品牌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既然两个品牌在运作上都是相互独立的,自然会在适当区分目标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各自选择对目标客户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新技术来设计新品。而GPU Turbo技术率先出现在荣耀手机上,表明华为认为这项技术对于荣耀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可以更加显著地提升荣耀手机的用户体验。

相辅相成,做大格局

2018年初,任正非曾明确表示对荣耀品牌寄予厚望,希望荣耀品牌在深耕年轻人市场的同时,采用自己擅长的轻资产营销模式拓展海外市场,这显然是对双品牌策略的最大肯定。不过话说回来,双品牌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根骨相连的。正是在华为卓越的商业声誉影响下,人们才毫不犹豫地相信荣耀产品的品质;只有在华为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支持下,荣耀产品才总能推出与众不同的科技潮品,吸引年轻消费者。所以华为和荣耀两个品牌是真正的相辅相成,联手做大了华为终端产品的市场格局。

自从2013年成立荣耀品牌以来,华为、荣耀交相辉映,总盘子越来越大。据统计,华为和荣耀手机销量在2010年-2017年间增长了51倍,2017年全球销量高达1.53亿台,排名全球第三、中国第一。IPSOS完成的2017年品牌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华为、荣耀在中国用户满意度稳居第一(苹果仅排名第三),品牌净推荐值在中国排名第一,在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家也广受关注。

创新变革是动力源泉

如果是品牌营销是在打造巍巍大厦的话,那么投入创新就是在构筑根基。华为和荣耀双品牌的成功,背后是华为巨大的研发投入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在支撑。

在全球范围内,华为共建立了14个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为设计出精美、时尚的产品,华为还专门在巴黎、伦敦、米兰等全球时尚都市设立了美学研究所。近十年华为研发投入都在每年收入的10%以上。2017年,华为的研发费用高达104亿欧元,占当年销售额的14.9%。

长期以来,受限于研发能力,多数安卓手机厂商只能通过组合新配件来推出新产品,而无力通过改善系统底层来提升产品性能。华为则不同,在率先推出AI芯片、AI手机之后,又推出了“很吓人的技术”——GPU Turbo,让手机的速度从“地上跑”变成“天上飞”,从而树立了其它手机厂商难以比拟的竞争优势。据了解,GPU Turbo源于华为从汽车涡轮增压技术中获得的灵感,可以在同等规格的硬件环境下大幅度提升手机的图形处理能力,彻底改变硬件参数过剩、潜力无法被充分利用的局面。

之所以在荣耀Play上首发GPU Turbo技术,显然是因为荣耀的目标用户——年轻消费者爱玩游戏、对新科技极为敏感。GPU Turbo可以让年轻用户从荣耀Play上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升级”,在市场上进一步强化荣耀“科技潮品”的声誉。人们还会通过这项技术树立华为拥有差异化技术优势的印象,进而提升高端手机用户对华为品牌的兴趣和认知。

华为、荣耀双品牌战略的成功并非偶然。正是有荣耀经营线上渠道、年轻消费群体,华为才可以放手攻略高端市场而不必担心市场份额;同时也正是有华为的品质声誉、技术底蕴,荣耀才总能推出科技潮品、取得广大用户毫无保留的信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之下,华为、荣耀双品牌战略相信会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