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四川:探索发展式扶贫模式

山连山,岭接岭,山山不断,岭岭相连,这里是四川大凉山,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悬崖村”小学生需要攀爬悬崖藤梯才能上学的真实故事,引起社会对凉山贫困地区教育实情的集中关注。

凉山州有2072个贫困村、53万贫困人口,彝区群众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面对凉山州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现实困难,国开行四川分行坚持长短结合、融智与融资,持续精准发力。一方面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发放中长期贷款9.56亿元,支持了近2.73万人易地搬迁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其基本生存条件的需求;另一方面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从以区域经济开发为主的开发扶贫向以提升贫困人口基本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发展扶贫转型,形成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凉山州覆盖自学前教育入口至高等教育出口“全学龄”阶段教育扶贫典型模式。

为了将教育扶贫各项融资工作落到实处,国开行四川分行成立专题工作组,派驻金融扶贫专员扎根凉山州,多次深入“悬崖村”参与推进扶贫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开发性金融原理和方法,以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支持重点,整合资源优势,探索出了发展式的精准扶贫方式。

精准改造。从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入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该行向凉山州“一乡一所”教育扶贫项目授信24亿元,建设450所幼儿园及幼师学院,项目建成后将解决9万多名学龄前儿童学前教育及师资来源问题。同时,加快推进贫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寄宿制学校改扩建融资全覆盖,不断改进和完善凉山州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

精准招生。为了使贫困户子女更多优质教育机会,该行创新利用捐赠资金会同凉山州共青团、州教育局、州扶贫移民局发起青春助学行动,将面向全州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子女招收50名品学兼优高中学生,在凉山州民族中学独立办班,按照每人每年8000元标准予以资助,完成3年高中阶段的学业,逐步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更多贫困生获得优质教育机会。

精准资助。按照“不设上限、应贷尽贷”的工作方针,加强宣传发动,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开行的融资优势结合起来,落实“到州、到县、到校、到班、到人”的多级宣传发动机制。截止目前,该行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覆盖凉山州18个县市中的17个(含所有11个国定贫困县),2016年在贷学生人数和贷款金额实现同比增长155%,分别达到14553人、1.03亿元,努力实现“助学一人、脱贫一家、影响一村”的目标。

精准就业。为了让贫困户子女不仅有业可就,而且能可持续发展,该行正在会同人行凉山州支行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通过召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培训,鼓励贫困家庭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最终达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的。

(供稿单位:四川分行)

如何关注“国家开发银行”

1、点击标题下方“国家开发银行”可关注本订阅号

3、扫一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