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也可以對孩子發脾氣!

我們真的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嗎?或者說,我們對孩子發完脾氣之後,總是後悔嗎?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讓我們對自己的憤怒感到內疚,在表達憤怒時有一種罪惡感。我們擔心自己的怒氣會傷害孩子,所以我們忍著,就像一個潛泳者屏住呼吸一樣。

好媽媽也可以對孩子發脾氣!

雖然我是一個溫和的媽媽,但總有忍不住的時候,也曾因上一秒吼了點點,而下一秒就後悔不已。這個問題,我也曾十分困惑。

後來,我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

十一歲的簡,一回到家就大叫:“我無法打棒球,我沒有襯衣!”

她的媽媽可以給女兒一個可行的建議:“穿那件寬鬆的上衣。”或者,如果希望提供幫助,她可以幫助簡找一件襯衣,但是簡的媽媽沒有這樣做,而是決定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我很生氣,我真的很生氣。我給你買了六件棒球襯衣,你不是放錯了地方,就是丟了。你的襯衣應該放在你的抽屜裡,這樣,當你需要的時候,你就知道該到哪兒找到它們了。”

好媽媽也可以對孩子發脾氣!

簡的媽媽表達了她的憤怒,但是沒有辱罵女兒。

她後來說道:“我一次也沒有提過去的牢騷,沒有翻舊帳,我也沒有責罵女兒,我沒有說她是沒有條理的人,也沒有說她不負責任。我只是描述了我的心情,以及以後該怎麼做才能避免不愉快。”

簡的媽媽的話幫助簡自己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她馬上跑到朋友家裡以及體育館的衣帽間去找放錯了地方的襯衣。

好媽媽也可以對孩子發脾氣!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憤怒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在某些時刻,不生氣並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反而給孩子一種漠不關心的感覺,因為那些關心孩子的人很難做到一直不生氣。

總之,我們發脾氣的目的是要孩子理解:“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只要不偏離這個目的,偶爾的生氣和憤怒會讓孩子明白界限在哪裡。但無論如何,對孩子發脾氣,還是要慎之又慎,畢竟一不小心就容易變成對孩子的數落和責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