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2018年4月的數字貨幣市場,已經跌到沒有任何行情可言的地步了。

幣圈經歷了2017年的瘋狂,從2018年開始進入了寒冬期,無論是主流幣還是價值幣亦或是空氣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多則跌幅100%,少則跌幅50%,引發幣圈內資產大量縮水的韭菜們陣陣哀嚎,時至清明,甚至有人制作了下面這張圖來紀錄已經價值歸零的ICO項目,而不難判斷在2018年接下來的時間裡,會有越來越多的ICO項目價值歸零。

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站在2018年4月的時間節點往回看,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整個2018年數字貨幣的趨勢都是在一輪大熊市之中的。

而這一輪行情下跌邏輯和2017年的94時完全不一樣,94是因為消息面的變化讓市場猝不及防,導致了大量恐慌盤奪路而逃,但市場牛市的格局並沒有因此改變,消息面的變化往往很難改變已經形成的趨勢,所以恐慌盤迅速消化後,牛市便重新開始了。

而這一輪的下跌則是在高位持續放量出貨造成的牛市終結,整個趨勢已經被逆轉,雖然現在市場炒幣熱情仍然很高,但由於幾乎沒有新韭菜入市,市場資金呈現小幅淨流出的狀態,所以造成了市場存量資金持續博弈且震盪向下的大環境,在現有市場無新增資金的情況下,持續的探底,磨底的行情將會延續,熊市格局不會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輪下跌後的反彈也會越來越弱,直到大部分人失去信心,不再關注這個市場。

如倪叔之前所判斷的那樣:曾經激烈如熱火烹油的區塊鏈概念在混亂的秩序中逐漸下沉,而缺乏真實大資金認可的數字貨幣市場如今墮入冰窟。

但倪叔並不認為:數字貨幣市場的陷落,是我們應當放棄關注區塊鏈市場的理由,往往: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請注意,倪叔所說的希望,並不是預言說的數字貨幣市場還會有一輪牛市,大家可以繼續炒,而是說:當投機泡沫褪去以後,反而有可能迎來:價值的迴歸。

區塊鏈技術曾經是一個雄心萬丈的創想,如果他們成功了,他們的發明可能會比任何反壟斷規則更有效地挑戰科技巨頭的霸權。

過往的它受困於一場輻射全球的投機泡沫,使得那些追求開放和去中心化網絡的技術專家們發現自己被一群想一夜暴富的機會主義者所包圍。

使得在泡沫破滅之前,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機會了解它真正的含義,它可以是黃金,可以是貨幣,可以是互聯網的未來,但唯獨不可以是它本身。

而如今投機泡沫的破滅,則意味著“幣時代”結束了,隨著而來的時代,屬於鏈,屬於真實的技術創新與價值落地,不再是反覆的概念與幣值炒作,而唯有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那些真正能代表的區塊鏈技術未來的項目價值才真正能被世人所看見。

2018年4月9日下午,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啟動儀式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行,首批10家區塊鏈產業企業集中籤約入駐。在產業園啟動儀式上,杭州暾瀾投資董事長姚勇傑宣佈成立雄岸全球區塊鏈創新基金,該基金總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徐小平任基金顧問。

而此前一直持謹慎態度的政府忽然釋放如此明確的信號,放在幣市徹底淪陷的當下看來,無疑是對區塊鏈市場的價值迴歸方向的一大肯定。

或許,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區塊鏈新時代的到來。

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01 金融:區塊鏈改變現實世界的最大入口

如果有人能穿梭未來,從100年後的時空中回望今天,他一定會認為:區塊鏈對現實世界的改造才剛剛開始,而第一個和區塊鏈技術融合至深的領域一定是:

金融!

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最成功的應用,中本聰一開始希望把比特幣變成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系統,成為數字貨幣,但最後比特幣成為了價值儲值者,對世界從另外一個角度實現了重塑。

區塊鏈第二個成功的應用也是金融領域,它是以太坊。以太坊一開始的目標是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的平臺,不過最終來說,以太坊重塑了眾籌領域,讓眾籌真正落地生根。

正是由於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在於:不可作假、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不依賴第三方機構)的特性,因而區塊鏈技術的使用,會對於傳統金融業態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傳統金融業務細說起來非常龐雜艱深,但總體來說,其製造利潤的方式,主要通過:以相對便宜的利息吸儲,以相對高的利息房貸,中從收取差價獲得利潤。而在具體的業務開展的場景之中,它首先要核心定義的問題是:哪些情況下放貸,是符合我銀行利益的?

而這就衍生了大量的公共信息獲取問題,銀行系統只有掌握了足夠多的公共信息與數據才能支撐它們完成這麼多的放貸決策。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建立用戶檔案,要建立徵信系統,建立對資產查詢的系統與估值方法等等整套金融體系……

最終,整個金融行業從大面來看:影響力最大的是各種中介機構,不管是傳統的銀行,還是互聯網的P2P平臺,本質上都是中介機構,通過信息不對稱進行撮合交易,收取差價獲得利潤。

而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就是:就要儘可能地減少和消除中介,最終實現點對點的交易,把原來屬於中介的利潤歸還給交易的主體,讓生產關係更加扁平化。

所以我們可以說: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是一次對現行傳統金融行業的進行底層邏輯改造的機會。從區塊鏈的角度來看,整個傳統金融市場這個超萬億級別的巨型市場,今天一切還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後來者用區塊鏈方式來改造,來重建,來重新定義,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機會。

因而在倪叔過往關注不少區塊鏈明星項目,如:Ripio、Jibrel、SALT、ETHlend、Lendroid等,它們有的是做基於智能合約的信貸網絡,有的是做數字貨幣的抵押貸款等,都試圖減少中間商的存在,比如Ripio試圖搭建一個放貸人和借款人直接交易的全球網絡。

雖然選擇的方法與路徑不同,但很顯然:它們都將目光放到了“用區塊鏈技術改造傳統金融業”這個萬億級的市場機會之上。

而在這個賽道之上,倪叔最新觀察到的一名玩家名為:DCC,它的全稱是Distributed Credit Chain,它也是看到了區塊鏈對銀行業務重塑的可能性,也因此提出了一個長遠的目標:它要成為區塊鏈時代的信用基礎設施。

在對它進行了一系列詳細瞭解之後,倪叔暮然發現:這個可能是一個足以媲美Ripio的項目,因為它不僅是針對區塊鏈金融的一整套的完善解決方案,而且從銀行的業務劃分來看,存/貸/支付是三大核心支柱業務,其中Ripio瞄準的是:支付與結算,而DCC所選定的則是:市場體量更為巨大的貸款業務,這決定了:DCC既避免了與Ripio直接競爭,又有可能借貸這個更廣闊的市場中創下屬於自己的天地。

02 DCC全球首個分佈式銀行公鏈

作為幣安天使投資人JRR Capital又一明星項目,DCC是全球首個分佈式銀行公鏈,致力於打造全球金融服務機構去中心化的底層生態系統,構建個人信用信息可以自由流通的普惠互鏈世界。

雖然心懷“為了整個區塊鏈時代的銀行業務提供基礎設施”的夢想,但DCC也很清楚“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整個銀行體系的改造可能需要十年之久,因而它從一開始就選定了自身落地的切入口:

信貸領域。

信貸是銀行業的基礎。信貸業務是人類經濟生活中最重要的金融場景之一。它的重要性無需贅言。

從貸款方式看,18世紀之前的貸款大多是基於抵押的貸款,而到了今天,基於信用的貸款已經相對普及。比如通過FICO評分進行信用風險評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最近幾年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信貸決策系統,也開始逐步應用到信貸風險評估中。

這些新技術對於推動普惠金融有意義。不過,由於中心化的操作,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這些數據,雖說可以進行脫敏處理,但是由於是中心化服務器,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也存在內部員工盜取用戶數據的可能性,總之,關於用戶的隱私安全幾乎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在越來越重視隱私和安全的年代,顯然,這種互聯網金融信貸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除了以上的缺陷,中心化信貸也存在自身無法解決的矛盾。這個矛盾是中間人角色的矛盾,這是更深層的問題。

這個矛盾包括了成本、效率、利益分配不合理。首先來看成本,信貸的成本主要是壞賬成本和運營成本,也就是包括了不還錢的成本、風險評估成本、越來越高的獲客成本、催收成本等。

這些壞賬成本、流量成本以及風控成本,最終來說,都是從借款人收取費用才能持續下去,這也意味著真正有信用的人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為不還錢的人付出費用。但中心化的方式下,這些成本是無法解決的。

效率方面,由於用戶的身份、信用記錄、借款記錄等都需要驗證,借款人對於自己的信用情況和借款服務瞭解不多,需要藉助貸款中介進行服務,這導致借款的效率變低,價格更貴。

中心化的模式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分配的不公平。隨著各個金融中介機構或者互聯網借貸平臺獲得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和借貸記錄,它們對於放貸人和借款人來說,都具有更多的優勢和信息壟斷能力,這導致了一些中介機構的暴力,比如有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曾有段時間,年化利率超過100%,有的小額短貸年化利率曾超過300%,這對於借款人和放貸人來說,都是非常大的不公平。

而解決傳統金融中介機構或者互聯網借貸平臺各種問題的最佳解藥在目前來看,是以DCC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

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從模型來看:通過DCC系統,實現去中心化的金融體驗,會極大降低信息中介機構的利潤,把多餘的利潤,甚至是暴利讓利給借款人、放貸者,讓借款人能夠以更低的利息借到錢,讓放貸者獲得較高的利息收益,最終形成充分競爭,利率合理的信貸市場,也能極大降低參與者的門檻,讓放貸人、放貸機構、借款人或借款機構、信用數據驗證服務商、風控策略服務商、提供存儲和算力的服務商、DCC協議平臺等都能在繁榮生態中因為自己的貢獻獲得收益。

DCC通過構建去中心化的信用生態,最終是要實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目標,有不可篡改的身份和借貸歷史記錄,有統一不可作假的數據報告,有更加高效的借貸匹配,有更好的資產流動性,也有更好的市場化利率。

總的來說,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信用借貸業務模式將會重塑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信用借貸平臺的諸多弊端,同時,通過區塊鏈推動新形態信貸體系產生。

而且DCC作為一條公鏈,它通過平臺機制為各參與者提供可以自運轉的生態體系。

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如果DCC最終成功建立公鏈生態,實現所有借貸的參與者:借款者、放貸者、數據驗證者、風控策略提供者、提供算力和存儲的節點、擔保者等都能夠根據智能合約獲得自己的收益,那麼,就有機會形成一個真正自運轉的信貸生態體系。

而這意味著:隨著DCC在“最終為中心化時代的金融業務提供基礎設施”的夢想之路上一路狂奔,一個新的區塊鏈金融世界正在被一步一步的建構,新的用戶的通證系統(類身份證),新的區塊鏈徵信系統,新的區塊鏈信用貸款業務等等都在DCC的公鏈之上慢慢被製造出來……

這無疑為是個前程遠大的夢想,而Dcc對信貸業務的改造則只是其計劃的一個開始。

據最新消息,DCC已與國內頂級車貸服務提供商悅車網絡聯合宣佈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車輛標準化資產的金融需求展開深度互動,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車貸消費場景中的應用落地,切入面向車輛購買者的消費金融市場。

危中有機區塊鏈:當所有人陷入絕望,希望卻在暗處滋生

則不免讓人覺得:DCC離它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