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游泳就一定要嗆水嗎?

對於會游泳的,不會游泳的人來說,大部份都會覺得:不嗆水就學不會游泳,想要學會游泳就得多喝水。很多人在游泳學習過程中因為怕嗆水,把泳姿學得很僵硬、很扭曲,有的甚至心靈都愛到嚴重創傷,久難治癒,而且因為嗆水體會不到游泳的樂趣,甚至被水嗆得對游泳深惡痛絕,一輩子都不想再游泳,於是退出游泳圈了,可憐的娃。

其實,在正確的學習步驟的引領下,學習游泳是根本不用嗆水的。嗆水的基本都是急於求成的,一上來就各種姿勢,先陸地模仿,然後下水,直接就展開動作訓練,這種游泳的學習模式我通常稱之為“速成法”,這種方法一般是救生員教的,不是教練教的。“速成法”忽視了必要的水環境適應性訓練。比如說,水中站立(這裡指的不是踩水,只是十分簡單地在淺水中腳踏池底站直)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可能很多人都說這是什麼鬼啊,還要教嗎?對,這要教,而且很重要,為什麼,因為水壓比氣壓大,水中站立,但對於從沒下過水的初學者,是需要適應的。再比如,同樣是水中站立,對於從沒下過水的初學者,從水平漂浮狀態回到腳踏池底垂直站立,這是很難的,這就是為什麼二十釐米深的水都能淹死人的道理。

因此,要避免嗆水,就得有步驟地,由易到難地學習游泳,而換氣可能是游泳中最難的動作,應該放在最後。比如說,學習某個泳姿,應該有分解動作,分步學習,練腿的動作時可以先學漂浮,再學扶岸蹬夾水,接著漂浮蹬夾水,學習手臂動作時可先學直立劃臂,然後再手腳配合,將劃臂與蹬夾水、漂浮整體配合起來,動作次數不用太多,一口氣的時間就可以了,待配合熟練後,再試練每次抬頭,這些練習過程全都不需要換氣,全都是憋氣訓練,所以沒有嗆水的危險,待動作都熟練後就試著學換氣,這樣,整體過程輕鬆愉快,游泳者也就能喜歡上游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