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楼的“华尔兹”:上海建工助力上海最复杂平移工程完成到位

四段平移共53.32米、整体抬升0.5米、顺时针转身89.6度。

一栋百年老楼在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的陪伴下,于上海闹市区一隅,跳起了一段美丽的“华尔兹”。

百年老楼的“华尔兹”:上海建工助力上海最复杂平移工程完成到位

自动化:从“伸长手臂”到“迈动双腿”

传统的建筑平移,使用多台液压千斤顶同时发力,推动建筑“往前走”。但千斤顶被固定在混凝土墩子上,其极限长度往往无法满足行程需求,因而只能在千斤顶前面不断叠加型钢顶铁。这就相当于一个人手不够长,于是握住长杆作为手的延伸,杆越伸越长,必然是越发地难以控制。因而,这种传统工艺的平移往往是速度慢、风险高、施工工序多,同时需安排大量劳动力在现场施工。

而此次平移工程的最大亮点就在于:采用研发的房屋自动平移装置。这种装置的原理不再是延长一个人的手,而是让他迈动双腿——推动房屋的液压千斤顶不再被固定于混凝土墩上,而是会跟着房屋一起往前“走”。平移不再需要依靠一根根型钢顶铁,只需要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组限位器,作为液压千斤顶的落脚点。据施工方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介绍,房屋自动平移装置将平移速度提高了2~3倍,并节省约2/3的人工成本,同时显著降低了施工风险。

百年老楼的“华尔兹”:上海建工助力上海最复杂平移工程完成到位

房屋自动平移装置▲

需要注意的是,该项技术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专利。而本次平移工程,是自动平移技术的首次实践应用。

转身89.6度:庞大又精密的“华尔兹”

如果仅仅是将房屋平移数十米,则并不能称为“最复杂”平移工程。据该工程平移单位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天军介绍,与以往平移工程相比,此次工程的最大难点是:平移至中段时,建筑本身进行了顺时针89.6度的旋转。这在全上海平移工程史中十分罕见。

百年老楼的“华尔兹”:上海建工助力上海最复杂平移工程完成到位

百年老楼的“华尔兹”:上海建工助力上海最复杂平移工程完成到位

这栋700吨老楼的“华尔兹”舞伴,是4台旋转千斤顶,以及全体建设者。整个旋转过程必须十分精密,稍有不慎,便会损坏建筑。在全体工程人员的无间配合下,历经十天,老楼无惊无险地跳完了这段精密的“华尔兹。”

百年老楼的前世今生

位于虹口区海南路84号、四川北路街道HK172-13地块的百年老楼建于1920-1930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楼是一幢老式花园住宅建筑,为独栋三层砖木建筑,主要特征体现在折坡式屋面、清水红砖外墙配以砖雕花饰、立面连续券柱式外廊等,体现了殖民地外廊式风格后期的装饰特点,曾作为虹口区政府办公楼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