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的人,村裡的事,講述人性的弱點

我從農村長大,非常閉塞,距離最近的鎮子還有十幾里路,那裡的貧窮和落後,即使現在依然令人觸目驚心。見過了很多村裡的故事,李二紅(化名)家裡有五個孩子,因為貧窮,有一箇中途夭折了,農村這種現象很常見,越生越窮,越窮越生,可能跟當時的大環境有關,或許因為人多,地裡的農活有個幫手。

村裡的人,村裡的事,講述人性的弱點

人均資源越少的地方,人越難淳樸。

記得又一次,妹妹在家玩火,把整個貨架都點燃了,嚇得團在一起,一動也不敢動,那天,剛好家裡的甕裡沒有水,那時候的我才14歲,我冒著火,把妹妹從火里拉出來,然後呼喊著讓鄰居家幫忙接點水,去幫幫我家,很多人只是出來看了看,又回去了,沒有人去幫。

還有一次村裡一個老漢有兩個兒子,老漢年紀接近70歲了,開始在大兒子家生活,大兒媳婦嫌棄每天在家裡吃,要不少開銷,然後商量著送到二兒子家,住了一段時間,過些時候,兩個兒子都開始嫌棄老人,都不去管老人,老人乞討為生。

貧窮到極致的生活,太容易暴露人性中的惡,掙扎在最底層的人,活著的首要目標就是活下去,為了蠅頭小利可以頭破血流,為了直接利益,可以不顧後果,致人死地

村裡的人,村裡的事,講述人性的弱點

經常聽村裡人說的一句話是,看人家二虎的孩子,多有本事,人家坐火車從來都不花錢,一問為啥不花錢,原來是逃票,逃票在他們眼裡,竟然演化成有本事的人。

即使,有一家人的孩子足夠優秀,考上了大學,報考志願的時候,不是去根據孩子的喜好,或者專業的好還來填報志願,而是到當地的小廟裡拜一下,應該報考華北方向的大學還是西南方向的大學。

  • 當一個人物質匱乏到極致,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的時候,自尊和臉面就成為奢侈品,不擇手段成為動物的本能。

貧窮在在底層,那些社會陰暗面更為真切立體,所有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都被放大無數倍,為了活著,為了獲取更多生存資源,有那麼多人喪失底線,人格扭曲。

村裡的人,村裡的事,講述人性的弱點

當我們覺得那些人的行為好古怪,不可思議的時候,迎接我們的同樣也是異樣的目光。

我們不是批評底層社會的種種惡習,因為那種習性,有著歷史的特殊性,因為物質的極度匱乏,需要不斷拷問人性。

永遠不要拷問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同樣的道理,放大到一個縣,一個市,經濟相對發達一些的城市,需要的更多的是創新新的,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經濟欠發達的城市,提供的崗位相對是穩定的,重複性高的工作。這也是為什麼前段時間比較火的那篇文章,寧死也要脫離底層社會,雖然忍受霧霾,出行不便的困擾,依然願意留著北上廣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