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人,村里的事,讲述人性的弱点

我从农村长大,非常闭塞,距离最近的镇子还有十几里路,那里的贫穷和落后,即使现在依然令人触目惊心。见过了很多村里的故事,李二红(化名)家里有五个孩子,因为贫穷,有一个中途夭折了,农村这种现象很常见,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可能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或许因为人多,地里的农活有个帮手。

村里的人,村里的事,讲述人性的弱点

人均资源越少的地方,人越难淳朴。

记得又一次,妹妹在家玩火,把整个货架都点燃了,吓得团在一起,一动也不敢动,那天,刚好家里的瓮里没有水,那时候的我才14岁,我冒着火,把妹妹从火里拉出来,然后呼喊着让邻居家帮忙接点水,去帮帮我家,很多人只是出来看了看,又回去了,没有人去帮。

还有一次村里一个老汉有两个儿子,老汉年纪接近70岁了,开始在大儿子家生活,大儿媳妇嫌弃每天在家里吃,要不少开销,然后商量着送到二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过些时候,两个儿子都开始嫌弃老人,都不去管老人,老人乞讨为生。

贫穷到极致的生活,太容易暴露人性中的恶,挣扎在最底层的人,活着的首要目标就是活下去,为了蝇头小利可以头破血流,为了直接利益,可以不顾后果,致人死地

村里的人,村里的事,讲述人性的弱点

经常听村里人说的一句话是,看人家二虎的孩子,多有本事,人家坐火车从来都不花钱,一问为啥不花钱,原来是逃票,逃票在他们眼里,竟然演化成有本事的人。

即使,有一家人的孩子足够优秀,考上了大学,报考志愿的时候,不是去根据孩子的喜好,或者专业的好还来填报志愿,而是到当地的小庙里拜一下,应该报考华北方向的大学还是西南方向的大学。

  • 当一个人物质匮乏到极致,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时候,自尊和脸面就成为奢侈品,不择手段成为动物的本能。

贫穷在在底层,那些社会阴暗面更为真切立体,所有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被放大无数倍,为了活着,为了获取更多生存资源,有那么多人丧失底线,人格扭曲。

村里的人,村里的事,讲述人性的弱点

当我们觉得那些人的行为好古怪,不可思议的时候,迎接我们的同样也是异样的目光。

我们不是批评底层社会的种种恶习,因为那种习性,有着历史的特殊性,因为物质的极度匮乏,需要不断拷问人性。

永远不要拷问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同样的道理,放大到一个县,一个市,经济相对发达一些的城市,需要的更多的是创新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提供的岗位相对是稳定的,重复性高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比较火的那篇文章,宁死也要脱离底层社会,虽然忍受雾霾,出行不便的困扰,依然愿意留着北上广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