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孔子的價值觀,是現代人最好的參考

現在我明白了。如果沒有他們,我的哀傷將遠遠勝過欣喜,甚至這一生只剩下十個字:重複而乏味,茫然過日子。by 泰戈爾

「分享」孔子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最好的参考

在我學生時代,我曾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沒有孔子、孟子、老子、莊子, 我們求學時會不會輕鬆一點,傳統的包袱會不會減少一點?至少我們需要背的古文會大量縮減,這是多麼值得開心的事啊。

那時候只覺得他們難以親近,不易理解。

後來,我到了而立之年,才明白。如果沒有中國四哲,我的哀傷將遠遠勝過欣喜,甚至這一生只剩下十個字:重複而乏味,茫然過日子。讀懂他們的文字,領悟他們的思想,實踐他們的教導,品味他們的智慧,然後這才發現自己身為中國人,並且能夠從小使用中文,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生活在如此快速的現代化節奏中,我們每天為生活奔波忙碌,我們疲憊焦慮不堪,為友情、愛情的疏離難過甚至流淚,龐大的孤獨感時常籠罩著我們,萬般思緒如鯁在喉,很多時候我們無法言說。

這時候,我們開始思索,人生有什麼意義?

因為“意義”不是別的,而是“理解之可能性”。我過這樣的生活,以這種方式與人來往,這一切作為是“可以理解的”嗎?如果說不出所以然,也就是沒有一個說法,那麼,我的人生就談不上什麼意義,只是人云亦云,隨俗浮沉,十六個字就講完了:“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恩怨情仇,悲歡離合。”其他的大道理都只是風聲吹過而已。

面對如此處境,似乎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愛好及追求智慧”,這些智慧來自中國古人的哲學。雖說是古人,但一點也不老舊;他們使用古文,卻依然照亮了今日世界。

「分享」孔子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最好的参考

1

中國四哲,是解開我們疑惑的鑰匙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他們並稱“中國四哲”,在我年輕時,只覺得他們難以親近,也不易理解。孔子說話精簡扼要,如念格言金句;孟子倡言仁政理想,結果落個好辯之名;老子看似很有見地,內容卻是恍惚難解;莊子寓言常有巧思,讓人感嘆浮生若夢。

但現在,好像越發理解了。

他們身處危機時代,虛無主義的威脅有如張牙舞爪的惡魔。孔子與孟子代表儒家,主張“由真誠引發內心行善的力量”,使價值的基礎安立於人性中,如此可化解價值上的虛無主義。老子與莊子代表道家,主張“凡存在之物皆有其來源與歸宿”,那即是作為究竟真實的道,如此可消除存在上的虛無主義。前者重視“真誠”,後者肯定“真實”,殊途同歸,但皆使人的生命展現明確意義,有如麗日當空、光明普照,而人生的喜悅與快樂也有如空氣般自然遍存。

「分享」孔子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最好的参考

2

孔子,會不會離我們太遠了?

經常有人問:都什麼時代了,孔子那一套還有用嗎?

現在人學習大多偏功利性,我不支持,但能理解。

那麼,儒家經典對現實生活有哪些指導意義呢?

我想用四句話來作概括:對自己要約,對別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重點是“約、恕、儉、敬”這四個字。

第一,談到儒家,一定要談修養,也就是說,不管你受到多少教育,還要落實在生命的改善上。修養簡單來講只有一個字——“約”,從約束自己開始,話到口邊留半句,做事給人留餘地。開始時會有壓力,久而久之就習慣成自然,變成你的第二天性,整個人的修為就會慢慢顯示出積極的效果。

第二,對別人要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換位思考。有“恕”這個字在心中,尊重別人與尊重自己一樣,就會走遍天下。這個“恕”字來自孔子回答子貢的提問,子貢問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孔子說應該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三,對物質要儉。人活在世界上,我們已經使用了許多大自然的物質,所以要儘量節儉珍惜。這個道理在今天特別有用,在發展經濟的時候,不能忽略對自然資源的珍惜。

最後,對神明要敬。神明包括我們的祖先在內,你敬畏祖先,你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光宗耀祖:一定要修養自己的德行,讓自己變的更完善,讓社會變得更美好。這才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應該走的正確的路。

「分享」孔子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最好的参考

3

孔子的價值觀,是現代人最好的參考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從小我們就被要求學習孔子,為什麼偏偏不易理解,偏偏在小時候就要求學習,後來,才明白,在我們孩童時代,學習孔子,其實是塑造良好三觀的開端。

孔子的價值觀對現代人來說就是最好的參考。

一般人的價值觀分三個層次:

第一是自我中心,這是一個人天生的本能,不管受沒受過教育,他一定都是自我中心,先考慮自己的需求。在這個階段,價值觀有兩種價值,第一種是生存,第二種是發展。人一定要先活下去,活下去之後就會要求怎麼發展。

第二層次是第一層次的向上提升,即人我互動。人我互動的時候也有兩層價值,第一層是禮法——禮與法律,第二層是情義——有情有義。法律是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行為規範,它是禁止你不要做危害社會的事;禮是引導你積極地跟別人互動,彰顯了一種適當而高尚的情懷,比如說禮儀、禮節、禮貌,這些都是一個社會不可或缺的。

第三層次就是情義,有情有義。到了這個層次一定需要有某種犧牲奉獻的精神,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活得很好。有情有義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自我。超越自我同樣也有兩種價值,一個是無私,一個是至善。無私就是不要有私心,要向顏淵學習,就把自我的執著完全消解,自己有優點不要誇耀,有勞苦的事情自己來做,這樣一來,就跟一些宗教裡講到的“無私”的精神是可以相通的。第二個價值是止於至善,那就是孔子達到的境界,也是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希望天下走上大同的境界。

所以,這樣一個完整的價值觀對現在人來說是最好的參考,這樣的價值觀它具有普世的魅力。

「分享」孔子的价值观,是现代人最好的参考

讀孔子,不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修身立德,孔子可以幫助我們揭開關於人生意義的很多疑問,可以化解我們心中的不平和不安,平靜我們的內心,重塑我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