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延從4.6ms 到 0.63ms!

在電信運營商全業務運營、產品類型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寬帶網絡的體驗已經成為實現差異化增長及構築競爭優勢的關鍵,而

時延正是其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

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下稱“上海電信”)日前利用低時延專線網絡,為某期貨公司將延從4.6ms(環回)降至0.63ms,在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亦實現了業務的增收。

該期貨公司原先使用上海電信2M本地傳輸專線,實測時延4.6ms,隨著其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和網絡時延對金融業務重要性的日益凸顯,希望將時延優化縮短至3ms以下,並願意為此支付增值費用。5月4日,上海電信基於低時延專線網絡為其開通了一條時延值為0.63ms的專線電路,運行近兩週後反饋情況良好,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網絡時延從4.6ms 到 0.63ms!

上海電信副總工程師 張軍

時延是競爭力、時延是用戶感知、時延是經濟效益,各大運營商都在尋求降低時延的方法,上海電信在該領域走在了最前列。

上海電信早在2015年即通過對傳輸設備和各類板卡的海量測試,找到了降低傳輸時延的兩個方法,並利用固網運營商基礎設施的獨特資源優勢,於2016年建成一張本地低時延專線網絡,在全市範圍內提供本地低時延專線的普遍服務。同時,基於現有資源管理系統,針對客戶的低時延需求,開發了專線時延預估功能,實現了售前和售中的專線時延預估能力。

根據傳輸設備和板卡時延測試數據,結合光纜線路資源,採用大數據分析手段,上海電信創新性地提出了以內環1ms、中環1.5ms、外環2ms、上海境內(除崇明外)3ms時延圈的客戶承諾指標體系,並於2016年底實現了產品化的工作

網絡時延從4.6ms 到 0.63ms!

上海電信低時延專線網絡的成功並非偶然,這得益於其獨到的技術創新思維,以及跨專業、跨部門、跨前後端、跨產業鏈的協同能力。

“沒有最好的技術,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張軍認為,技術創新的核心價值是要打造四個能力,即技術變現能力、差異化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技術應用的領先能力。實際上,上海電信低時延專線網絡的三個創新點皆不是最新技術,但充分發揮了其自身的資源優勢,唯一一家做到了低時延的全市覆蓋,形成了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上海電信專業技術條線在低時延專線網絡的建設與產品化過程中尤為注重協同,端到端打通了整個流程,運用集體智慧和力量攻克難關,從而將設計與方案真正變為現實。

文字:蔣均牧(C1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