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如何在童真中重新找回愛的能力?歷經三季摸索的《放開我北鼻》,每一次都給出了驚喜。本季節目主打“去愛吧,像小時候一樣”,

讓明星哥哥和萌娃寶貝們在彼此的陪伴中成長,也更側重於引導觀眾從北鼻身上,找尋日常生活中經常忽視的“愛的表達”。

能做到這一點,源於節目本身不願被已有節目束縛的創新,以及其基於“兒童本位”的構思思路。從已播出的兩集來看,節目保持著平淡且真實的細節,不刻意設計衝突,讓明星哥哥和北鼻相處時的歡樂與煩惱都自然流露;同時,節目也做出了契合新環境的突破,讓諸多細節都折射出對育兒理念的思考。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哥哥力”Max,卸下明星身份,反差萌凸顯真實自我

“大哥哥+小北鼻+開放式的環境”是《放開我北鼻》跳脫固有綜藝節目表達的標誌,而這一季的哥哥們,在卸下鏡頭包袱時,其反差萌更是在“哥哥力”不斷Max之餘,也表現出其真實的個人特質。

三位哥哥,都為年輕的90後,再加上因為個人成長背景和性格的不同,與北鼻們相處時的狀態也各不相同,頗具看點。

作為行走版“帶娃教科書”的陳學冬,其“哄娃36計”讓黃景瑜目瞪口呆、自嘆不如。雖然此前已在其他綜藝節目中,擔任過班主任,但這回面對的北鼻,年紀更小,其很多思維方式還未像小學生一樣建立起來,仍是非常懵懂的狀態。言語表達還未完全成熟的豪豪,更是其需要解決的難題。

第二期節目中,豪豪執意要睡在上鋪,因為擔心其會從高處跌落,幾位哥哥與豪豪展開了拉鋸戰。陳學冬見勸說無效,便抱起豪豪,讓他體驗一下床鋪的高度,自己感受危險。溫情之外,也有嚴格的一面:豪豪因為誤會與Jackson發生爭執,陳學冬便厲聲制止,指出他的錯誤。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相比陳學冬熟練的帶娃技巧,黃景瑜還處於學習階段。這個熒幕上的硬漢,在萌娃面前便成了溫柔的大哥哥,知道自己不會哄娃,便默默地承擔起做飯的任務。即使一直搞不定豪豪,他也不惱,總是陪伴其左右。

熒屏之外,黃景瑜更真實地流露出滿心歡喜、體貼入微、焦頭爛額等各種狀態。面對孩子鬧情緒束手無策;哄萌娃寫日記直言“這作業太難了”,黃景瑜在剛勁有力的硬漢形象和溫柔靦腆的哥哥形象之間,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萌。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孩子王”王嘉爾,看到蟑螂時會張皇失措,但面對小北鼻時卻滿格“哥哥力”,不僅搬行李、教英語,也慢慢學會了換尿布等日常技巧。與小北鼻的相處中,他也在成長。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仍在見習階段的周震南,雖然目前主要擔當日常場記,但客串的“小紅花哥哥”已經受到滿分喜歡,動輒被北鼻們集體猛撲。小北鼻們也能按照周震南的引導,說出和畫出自己所想。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三位“90後”哥哥與小北鼻的思維其實都屬於直來直往型,因此在相處時總會有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比如,黃景瑜幾次跟小朋友打招呼都被忽視,後來就選擇默默守在廚房做飯。而同為東北老鄉的辰辰首先拋來友誼的訊號,但黃景瑜拿著手機在門口猶豫好久,仍然選擇鎮守廚房。

很難想象,在被流量裹挾已久的綜藝節目中,能看到幾位哥哥拋開偶像包袱,真正與小北鼻們生活在一起。

他們打破了年齡、固有身份的限制,讓其生活狀態下的簡單、純粹都釋放出來,一擊即中觀眾們的心。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據悉,還會有幾位飛行嘉賓前來體驗。在之前官宣的劇照中就有“新手奶爸”張傑悉心為北鼻們準備餐具,臉上滿滿的認真勁兒;首次參加大陸綜藝節目的言承旭則十分寵溺地喂萌娃吃飯;華晨宇、費玉清也被粉絲拍到帶著萌娃們出門乘地鐵、逛超市,更一同去公園野餐、放風箏,度過完美的一天。

女性身上的柔情或許是征服孩童們的法寶,但明星哥哥們同樣貢獻出了相處的另一種模式。《放開我北鼻3》摒棄了喧鬧的遊戲模式,讓平凡溫情的細節中,凸顯陪伴和成長的真章。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純天然童言童語釋放節目魅力,“向孩子學習愛”投射當代問題

古人詩句中的孩童,或“忙趁東風放紙鳶”,或“兒童急走追黃蝶”,亦或“側坐莓苔草映身”……孩童們總是天真的、按著自己的方式感受生活的樂趣,也因為無所顧忌,所以總是能直接說出心中所想。《放開我北鼻3》中的萌娃就從不“套路”,帶領著觀眾一起返璞歸真。

最初設計節目的具體環節時,主創團隊想要的便是一種簡單和純粹,這與孩子身上的特性十分契合。不到5歲的萌娃,和毫無帶娃經驗的哥哥們,兩個懵懂的群體生活在一起,其人物關係也是純淨的。

比起一些強情節綜藝節目設計出來的戲劇點,《放開我北鼻》其所有的看點其實都是從萌娃身上的“真”,以及人際關係的“純”中沉澱下來的。

萌娃的“真”,讓觀眾看到了他們調皮搗蛋背後的“小心思”。臨近睡覺,豪豪卻和哥哥們玩起“糖槍”,弄得滿屋子的糖,但他其實就想和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東西;辰辰身為哥哥,生活習慣已逐步養成,仍會在有競爭性質的基本情境中完成任務,只是因為很喜歡被鼓勵的感覺;已升級為3.0版本的Jackson,也承擔起了哥哥的責任,常常教育豪豪不要調皮。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著名哲學家尼采,將人生劃為駱駝、獅子和嬰兒三重狀態。嬰兒的狀態既不是被他人要求“你要怎樣”,也不是自己吼叫“我要怎樣”,而是真誠而無懼地認可自己“我就是這樣”的狀態。於北鼻們而言,他們還未正式進入系統的教育,其仍處於嬰兒的狀態,他們身上保有著最原始、最質樸的情感,值得我們去學習。

像這些北鼻一樣,我們才不會羞於表達心意。初次相見時,Jackson為大家畫起城堡,豪豪調皮地擦掉了,兩人發生爭執,戰火一觸即發。但Jackson很直接地表達出,他希望豪豪道歉的想法。而可愛的豪豪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馬上說了“對不起”,Jackson則溫暖地秒回:“沒關係”。這情緒間的快速轉變,連陳學冬都詫異。錯了就勇敢說對不起,喜歡就自如地表達,小北鼻的天真,在提醒著每個人不要忽略語言的力量。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像北鼻一樣,我們也能學會如何給予別人溫暖。陳學冬為北鼻們做好飯後,Jackson率先比起大拇指:“好吃!這個飯真好吃!”忙碌了一早上的陳學冬,收到北鼻的好評後,欣慰不已;喵喵初次來到北鼻之家,與豪豪發生了小摩擦,辰辰主動出馬,以身作則的帶領喵喵一起玩。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在表達愛意、給人溫暖之餘,學會釋放自己也是重點。即使是北鼻們中的大哥哥,當要自己去開門面對陌生人時,辰辰也會怯怯地說:“哥哥,我怕是壞人”;豪豪恐高且不知道如何表達,黃景瑜一直緊緊跟著豪豪,溫柔呵護、不急不惱,終於打開了豪豪的心房。一聽道豪豪說“抱抱我,我害怕掉下去”,黃景瑜便緊緊抱住這個平日驕縱的孩子,兩人都釋放出本真的自我。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這一季《放開我北鼻》讓觀眾在陪伴之外,全身心地感受到童顏的可愛、童言的天真。成年人為孩子建立得以成長的城堡,而孩子們為大家營造的是爛漫無邪的童真世界。城堡提供了保護,而童真世界裡,那些關於愛、鼓勵和自我的故事,會一直繼續。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愛要如何說出口?陪伴式成長妙解都市症候

《中國新聞週刊》曾做過一項小組訪談,發現焦慮、注意力匱乏、“選擇障礙症”“親密關係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等這樣古怪的病症在都市人群中突然大面積爆發。

實際上,這些“病症”處於某種心理障礙和真正的疾病之間。它更像是一種對於當下精神狀態的精準描述。這些“病症”的出現與中國都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互聯網時代的碎片化特徵息息相關。一方面,人們承受著現實世界巨大的壓力;另一面,互聯網成為了人們的另一個外掛“器官”,不斷填喂信息,在彌合人們信息焦慮的同時製造著更大的焦慮。

人們在壓力和焦慮之時,可以從孩童身上回味無憂無慮的時代,緩解心中的症狀。《放開我北鼻3》在哥哥和萌娃互相陪伴時,同樣用純真歡樂的節目內容,妙解都市症候。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第二期節目中,王嘉爾為了哄住幾個北鼻,隨口說了一句關於蝙蝠俠的故事。Jackson便開始了天馬行空的想象,蝙蝠俠不再是超級英雄,他和小狗、鯊魚一樣,只是Jackson內心所瞭解事物的一種投射。整個故事也沒有按成人世界的法則進行,最終蝙蝠俠會被鯊魚吃掉。對於這一整套故事,連王嘉爾都感嘆自己被繞進去了。

可以看到,在忙碌的社會中,保持孩子般的想象力,能讓生活更加輕鬆。畢竟,著名思想家狄德羅都肯定了這種能力:“想象,這是種特質。沒有它,一個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機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稱其為人。”

細節激發陪伴新理念,《放開我北鼻3》如何做到“向孩子學習愛”

對於當下的網綜節目,很多人都認為“網感”是關鍵。而撐起“網感”的往往是強烈的戲劇衝突、瑣碎的笑點和能繼續開挖的話題。但《放開我北鼻3》則提供了另一種創作模板,它讓平淡而真實的細節,激起了人們心中“向孩子學習愛”的層層漣漪。這種奇妙的價值輸出,已經讓網綜的社會視角進一步打開。

歡迎訂閱“首席娛樂官”,點關注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