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燈1
林彪元帥一生只會打戰,不會結交朋友,所以我們印象裡的他向來都是獨來獨往的,而且對於部下,林彪向來都是有點威嚴的,所以長時間林彪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在東北的時候,四野人才,怪才居多,各個人才在開會之前總要寒暄一番,但是林彪一來就鴉雀無聲,林彪給各個將軍們講述戰術的精義。將軍們對於林彪的信任和尊敬是與日俱增。
在四野,有兩個人能和林彪談得來,一個是羅榮桓,一個是劉亞樓。今天講講羅榮桓。
羅榮桓是毛主席一手培養出來的軍事政治參謀天才,井岡山時期,羅榮桓就是後勤保障和政治工作的好手,毛主席在前線指揮大戰,羅榮桓發展兵力和糧食。政治工作。
長征時期,林彪作為軍團長,軍事一把手,先後和好幾任的政委鬧情緒,毛主席把羅榮桓調任到紅一軍團,這才好轉,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期間,林彪和羅榮桓都是配合無間的。林彪向來性子高傲,但是對於這個羅政委林彪是打心裡佩服。
東北作戰期間,林彪初期失敗而北歸,率領著7萬大軍,但是過了三個月,7萬大軍變為30萬精銳,這就是羅榮桓的功勞,在48年遼瀋戰役前夕,東北野戰軍已經發展到了100萬軍隊,羅榮桓功不可沒,而且百萬大軍南下打錦州,多麼大的後勤補給呢,羅榮桓一個人負了全責任。東北野戰軍入關後。毛主席讓羅榮桓擔任軍委參謀長,林彪還老大不情願呢。
羅榮桓從戰爭期間身體就不好,患有很嚴重的腎病,遼瀋戰役之後,羅榮桓幾乎師累虛脫了,但是他只休息了幾天就繼續工作了。建國後,羅榮桓繼續工作在63年左右逝世,林彪打破自己不出門的原則親自為羅榮桓主持葬禮。這在林彪的一生中師絕無僅有的。
四野在東北初期是接受了蘇聯繳獲的日本武器,之後自己辦學校,辦工廠,發展軍工。
歷史大家
前蘇聯方面公佈的資料是,一共向四野和前身東北野戰軍、東北民主聯軍提供有七十萬步槍,一萬兩千挺機槍,四千多門各種炮以及六百輛坦克等,目前國內對這個數量沒有全面、精確的統計,對這個數字的支持與反對都無從談起。
蘇聯人提供的這些武器裝備絕大多數是繳獲日本關東軍和偽滿軍隊之手,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時,擊斃日本關東軍數量是八萬三千人,被俘近六十萬人;截止1945年,偽滿洲軍隊的數量是十五萬人,內含航空兵和高射炮兵等多種技術兵種。兩個數字一加,可知關東軍和偽滿軍的兵員數量在八九十萬左右。
打響三大戰役之第一大戰役——遼瀋戰役前,四野的兵力達到了一百零三萬,這個數量與關東軍和偽滿軍的數量大致相同,從理論邏輯上看來,武器裝備數量也應該比較接近。除了這些武器裝備,東北民主聯軍也以“撿洋落”這種蘇聯默許的方式,從民間零星蒐集,獲得了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補充。
蘇聯支持、默許山東解放區等地的十幾萬大軍從水陸兩路進入東北,其控制的水路必經港口大連,更是數次堅拒國民黨軍隊登陸,為東北根據地的建立和未來遼瀋戰場上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歷來現實
略提一些在回憶錄與檔案裡頭,關於解放戰爭時蘇聯援助東北的其中兩個項目:一、經由滿洲里運送的軍事物資;二、軍工生產。
一、經由滿洲里運送的軍事物資
東北抗聯指揮周保中與蘇聯協商,如果發生內戰,希望蘇聯能以武器裝備支援中國共產黨。東北局於1945年9月向蘇方交涉蘇聯繳獲的日本武器,請周保中起草電報、於保合發電聯絡,蘇方同意撥給,東北局遂派肖勁光由滿洲里過界去蘇聯押運。1946年4月下旬,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派肖勁光和王明貴到滿洲里接受了一批大約可以武裝30萬軍隊的武器和裝備,立即運用於四平戰役。(《忠骨:抗聯名將王明貴將軍回憶錄》頁 313-314;《風雪松山客:於保合回憶錄》頁130)
在長春、四平等地的戰役中,感受到我軍武器裝備不足,因此彭真於1946年5月中旬派肖勁光前往滿洲里、段子俊前往綏芬河,與蘇聯接洽武器彈藥等軍事支援;另外唐天際也前往蘇聯談判。楊至成於1946年7月時,陪同肖勁光前往滿洲里,接收蘇軍運來的日軍物資。(《遼瀋決戰中的通信兵》〈憶東北通信聯絡處初創時的工作〉頁7-9;《歷史研究》2008年第6期〈馬歇爾使華與蘇聯對華政策〉頁148;《楊至成將軍》頁300)
西滿分局為了加強支援前線工作,於1946年冬在滿洲里設立西滿軍區辦事處,接管由蘇聯進口的武器彈藥等軍用物資,由賈石、常彥卿擔任辦事處正副處長。滿洲里市工作委員會書記王子堅、市長劉復初協助組織運輸任務,從蘇聯進口大量的武器、彈藥、藥品、布匹等,交換東北的農副產品,在滿洲里口岸站鐵路換裝,支援了四保臨江、三下江南戰役以及1947年6月的四平戰役等等。(《滿洲里與抗美援朝戰爭》〈回憶在滿洲里的戰鬥歷程〉頁274-276;《滿洲里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頁1〈我軍接管了滿洲里車站〉;《劉復初與滿洲里》第四章;《滿洲里市志》頁1020-1022、頁1027-1028)
陳雲於1946年11月派劉亞樓、葉季壯、張化東為全權代表,從綏芬河前往蘇軍遠東司令部,談判取回一部分蘇軍帶走的日本關東軍武器彈藥、交通載具及軍用物資;1947年1月商議以私人公司名義透過貿易方式交換,東北局因此成立東興公司、蘇方用秋林公司名義,雙方都用滿洲里和綏芬河兩口岸作為交接地點。蘇方運送50架日軍飛機、各種炮1000餘門、各種車輛1000餘輛、步槍約30餘萬支、輕重機槍約3000挺,以裝備東北野戰軍;武器彈藥於夜間進口。張化東回憶陳雲要求不得透露此事,使他當時無法向周桓、朱瑞直接說明。(《張化東回憶錄》頁82-90;《王首道回憶錄》頁494-496;《滿洲里文史資料選輯第2輯》頁103〈東興公司及其它〉)
李富春也派何長工向蘇聯代表卡瓦洛夫談判一批存放在滿洲里的日本關東軍武器彈藥,取得各種槍炮以及坦克。(《何長工回憶錄》頁427-428)
二、軍工生產
東北軍區軍工生產於1947年9月以前由於搬遷機器、製造技術、原料設備等種種原因,以製造子彈、手榴彈、迫擊炮彈為主,未製造步槍、機槍等槍械;成品的質量不盡理想,羅榮桓於1947年10月的會議發言“要首先解決質量問題。手榴彈打不響,迫擊炮彈瞎炮,子彈不能打”。東北軍工生產從1948年起初步走上軌道,經過該年5月的炮彈會議討論,於下半年各地初步確定了炮彈規格。(《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第四冊》頁322〈東北軍區軍工部軍工工作報告提綱〉;頁370〈東北軍區軍工部三年半軍工發展總結〉;《羅榮桓年譜》頁509)
軍工原料方面,曾缺少子彈發射藥、手榴彈雷管材料、迫擊炮彈引信彈簧鋼絲、炸藥、三酸、有色金屬等等重要材料;1946年以後經由蘇聯和北朝鮮援助,解決了軍工生產主要材料困難。(《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第四冊》頁271〈東北軍區軍工部關於當前軍工生產情況及今後意見〉;《革命老根據地冶金軍工史1928-1949》頁154〈東北軍區軍工部軍工生產三年來材料供應情況(抄件)〉)
大連的建新公司於1948年起,製造大量炮彈供給華東;當時大連仍由蘇聯駐軍控制,蘇聯於1947年6月以後默許軍工生產。建新公司在當地購買物資燃料、水陸交通運輸與炮彈實射測試等等,主要由中共旅大地委與東北局和蘇聯協商解決。(《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第四冊》頁291〈大連軍事工業報告〉;《遼寧軍工史料選編第一輯》頁10〈旅大地委關於建新公司軍工生產的報告〉;黨霞《合作與衝突:旅大地區蘇聯與中共關係考察(1945-1949)》頁55-66)
泰寶646
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國民黨急忙派出接受大員,都在內地趁機搜刮漢奸的財富,以及日本人留下的財富,我黨卻派了10萬大軍包括大批政工幹部從陸路和海路向東北浩浩蕩蕩地進軍。
甚至新四軍第3師從蘇北都往東北趕,基本上都是缺衣缺槍缺彈的隊伍,不得不佩服黨內高層的戰略眼光,東北是天然糧倉,全國的重工業基地,得東北者得天下。
東野攻打錦州,集中500多門重炮猛轟國軍陣地,守軍司令範漢傑中將東躲西藏,本次城市攻堅戰僅用了30個小時。
因沒有重炮,徐總只好採取土工作業,挖地道炸城牆,整整費時72天,才把臨汾城拿下,對照一下,東野打錦州,耗時一天多時間,可見武器的作用有多大。
東北野戰軍,也即1949年初,經整編後的第四野戰軍,其武器裝備的來源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各地入關部隊隨身攜帶的輕型武器:但限於手槍、步槍、輕重機槍、小型迫擊炮等裝備,沒有榴彈炮等大炮和戰車等重型武器裝備。
二:東野發動群眾,在城鄉各地收集來的槍炮和戰車:10萬大軍到了東北後,第一個任務就是到城市和鄉村,發動群眾到處尋找槍支和大炮,到1947年2月,步槍、駁殼槍自不必說,負責籌建炮兵學校的朱瑞,共收集了大小火炮700多門,另外還有坦克及牽引車輛,這些火炮經過修理之後,成為東北野戰軍炮兵部隊的基礎。
三:東野總部從蘇軍那裡要來一批槍炮:1947年夏季攻勢後,隨著戰役規模越來越大,僅靠蒐集的彈藥是不夠用了,東野總部給蘇聯最高領導人寫了一封信,要求彈藥支援,蘇軍從繳獲的日軍武器中撥了一部分給東野,裝備了30個步兵團、2個山炮營。
四:東野建立自已的軍工企業,自造槍炮和彈藥:時任東北軍工部長的韓振紀,在中朝蘇三國交界的小城琿春,建起了軍工廠,造了部隊急需的子彈、手榴彈和迫擊炮彈,後又開辦了多家兵工廠,東北軍工生產了充足的彈藥,為東北野戰軍進行大規模戰役提供了物質保證。
五:戰場上繳獲對手的武器裝備:戰場上收繳武器裝備,歷來是我軍裝備的主要來源,解放戰爭時,老蔣就是運輸大隊長。
此外,我軍剛進東北時,運用了一些外事手段,從蘇軍手中接受了幾個日關東軍的軍火庫,三八大蓋、歪把子輕機槍還是搬出來不少。
國平軍史
一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在遼瀋戰役爆發前,東北野戰軍總兵力大約104萬,擁有槍支38萬,輕重機槍兩萬挺,大炮約3000多門。
抗戰結束時,陝北中央一共向東北派遣了十幾二十幾萬部隊。當時的目的就是搶佔東北。
在強佔東北的過程中,因為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時間就成了最致命的一個要素,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儘早趕到東北,派往東北的軍隊基本上都沒有重武器。
它們自身攜帶的輕武器就是他們作戰的基礎。
二
第二個來源,就是通過各個渠道收繳的武器。
因為當時抗戰剛剛結束,有一些武器散佈在東北各地。缺少武器的東北野戰軍不得不到處去搜尋武器,結果還真找到了一些,但數量不會很大。
另一方面,當時東北有很多土匪,在土匪手中,各式的槍械都有。東北野戰軍派出不少軍隊,配合地方政府圍剿土匪。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了一部分的槍支彈藥。
因為蘇聯紅軍的進攻比較迅速,日本人有部分軍火庫來不及處理,東北的戰事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日本天皇宣佈投降。東北野戰軍派出大量的士兵,在當地老百姓的配合下,找到了一些軍火庫,得到了不少的槍支。
三
但僅僅擁有以上的武器,對付全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隊是遠遠不夠的。
在東北戰爭爆發初期,東北野戰軍節節敗退,一度被打退到松花江以北。如果戰爭繼續打下去的話,就可能只有退到蘇聯去了。
然而僅僅半年之後,東北野戰軍就展開了猛烈的反擊,迅速佔領東北,除了城市之外的大部分鄉村地區。
更是在一年之後,解放了東北全境。武器是軍事戰爭中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東北野戰軍能夠迅速打敗國民黨軍隊,肯定有其他的先進武器來源,那麼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毫無疑問,來自於蘇聯的支持。
如果東北野戰軍徹底被打敗,顯然不符合蘇聯當時的國家利益。在蘇聯退出東北的時候,他們甚至把東北工廠的鋼鐵都拆走了,自然也不會把槍炮留給東北野戰軍。
當戰爭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斯大林還是決定給東北野戰軍提供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又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也有自己生產的。甚至慄裕在山東戰場上的節節勝利,關鍵因素之一,也是東北野戰軍給他提供了大量的蘇式裝備,包括大炮。間接的可以說,這也是蘇聯的幫助。
因為抗戰結束後,南京政府和蘇聯曾經簽過協議,蘇聯政府不得向八路軍武裝提供武器。所以這件事情是秘密進行的,不公開的,因此很少人知道。
新知傳習閣
客觀為本,事實為準,說大實話,說出新意,不陳腔濫調,不落俗套。喜歡英威軍事裝備答題,點擊右上方 +關注。
我的答案就是,絕大部分是蘇聯援助的,小部分是通過其它方式得到的。
對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的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不過,任何觀點和看法,都要以事實為依據。
佔領東北的蘇聯紅軍
在東北最大的事實是什麼?那就是蘇聯紅軍,此時正在控制,佔領東北。這是任何人在分析當時軍事形勢時,都不能忽略的最主要問題。
一、英國和美國乞求蘇聯出兵
為啥蘇聯紅軍會在東北?這是因為,1945年,蘇聯紅軍進軍東北,打敗了一百萬日本關東軍。
蘇聯紅軍打敗日本關東軍,繳獲日軍的軍旗
為啥美國和英國軍隊不來東北打日軍,就是因為怕,怕出現大規模人員損失。所以就去乞求蘇聯來打。
二、英美以巨大代價,與蘇簽訂屈辱協議
英國和美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蘇聯簽訂了屈辱的協議,以下為主要內容:
承認蒙古獨立;中東鐵路歸蘇聯;大連為商港,旅順為軍港,由蘇聯租借。這些利益涉及中國,懾於英國和美國的逼迫,當時的中國當局無奈接受。
日本佔領的千島群島,庫頁島,歸蘇聯。這樣就產生了日本北方四島被蘇聯佔領問題,時至今日也沒解決。因為這四個島是否歸屬千島群島,雙方有較大的爭議。
朝鮮以38度線,由蘇聯紅軍和美國軍隊分別佔領,這樣的後果更嚴重,在5年後爆發了朝鮮戰爭。
三、蘇聯和當時中國當局再籤條約,確定利益
蘇聯和英國,美國簽完協議後,又和當時的中國當局簽訂了條約,再一次確定了涉及其在中國利益的問題。
四、蘇聯出兵東北,擊敗日軍,佔領東北
蘇聯得到了以上實質利益後,在1945年8月,也就是對德國戰爭完成後的3個月,派出重兵,向東北的日本一百萬關東軍發動進攻。並於2周內迅速擊垮日軍,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本關東軍向蘇聯紅軍投降
自此以後,東北由蘇聯紅軍完全佔領。
五、八路軍進軍東北,得到蘇聯的支持
1945年下半年,八路軍大規模部隊出關,進軍東北,組建了東北地區軍隊,也就是四野的前身。
八路軍為啥能大規模進軍東北?因為得到蘇聯的支持。為啥蘇聯支持八路軍?因為追求的目標一致。
佔領東北的蘇聯紅軍
要知道,當時的蘇聯,連續打敗了德國,日本兩大強國,其國力和軍力如日中天,威震世界。沒有蘇聯的同意,任何國家,任何軍隊都不敢進入東北。美國,英國同樣恐懼,不敢派出軍隊進駐軍東北。
六、蘇聯向八路軍,及後來的四野援助武器裝備
蘇聯對外軍事援助,有一個優良的作風,就是不計代價,不計成本,不遺餘力。只要有什麼,就援助什麼,不做任何保留,而且款式新,質量優。如在抗美援朝對中國,在中東戰爭對阿拉伯國家,在越南戰爭對越南,都是如此,其規模和數量遠遠超乎人們想象。
不過,在東北對四野的援助,蘇聯既講原則性,也講靈活性。一方面由於和當時的中國當局簽訂了條約,直接給蘇聯最好的武器裝備,未免會落下口實。另一方面,針對當時四野的軍事作戰對象,也根本用不著這麼好的武器裝備。
於是,蘇聯就將繳獲日軍關東軍的武器裝備,大量援助四野。
蘇聯紅軍繳獲日本關東軍三八大蓋步槍和機關槍
日軍的武器裝備,深受四野指戰員的喜愛,如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使用較多,較受歡迎的就是日軍三八大蓋步槍,92步兵炮了。
日本軍隊的92式步兵炮,美軍繳獲後也愛用
後期蘇聯紅軍從東北撤軍後,對四野的援助依然源源不斷。還有一個大家不太瞭解的事實,日本軍隊在遠東,除了東北關東軍,還有一江之隔的朝鮮軍,數量也相當龐大。
蘇聯紅軍繳獲日軍的武器裝備,數量眾多
在東北四野的大戰打響之後,隨著戰局的發展,蘇聯還從將從日本朝鮮軍繳獲的武器裝備,從朝鮮經由鴨綠江,圖門江運到東北,援助四野。
蘇聯紅軍在日軍投降後,清點繳獲的武器裝備
這樣,四野對敵軍,不僅有兵力優勢,更有武器裝備優勢,無論在數量和性能方面,都遠勝於敵軍。
英威軍事裝備
中共在爭取東北的過程中,曾經得到蘇軍的幫助,這是不爭的事實,有些已公開的材料也證明了這一點。通過蘇軍取得武器的時間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1945年8月到11月。最先進入東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克林部從關東軍最大的蘇家屯軍火庫裡運出了2萬支步槍、1千挺輕重機槍、156門迫擊炮、山炮和野炮,抗聯的周保中在接受了長春大本營的軍火庫後,先後共運出了步槍5萬多支、輕機槍2千多挺、重機槍8百餘挺、擲彈筒5百餘個、迫擊炮20餘門、山炮5門、彈藥1200餘萬發。進駐錦州擔任衛戍任務的周家美部在蘇軍的協助下,通過解除錦州偽滿軍隊一個旅5000餘人的武裝,獲得火炮28門、輕重機槍216挺、步槍3200餘支、手槍150餘支、炮彈100餘箱、子彈500多萬發、汽車20輛。另外,蘇軍還將繳獲的日偽武器倉庫中的大批武器彈藥交給衛戍司令部,計有各種火炮50餘門、輕重機槍480餘挺、步槍1萬支、手槍200餘支、各種子彈500多萬發。1945年11月12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說“槍接受了十二萬支,還有些炮”。1945年11月29日,陳雲、高崗在給中央的報告中說“蘇對我援助是秘密的,有限的,槍10萬,炮3百”。從軍隊實力統計上看,1945年底,關內各解放區進入東北部隊總數為107959人,擁有步槍39641支、輕機槍1139挺、重機槍105挺、擲彈筒59個、追擊炮64門。1946年5月底退到北滿時的實力統計為:人員324571人、長槍160881支、輕槍機4033挺、重機槍749挺、各種炮556門。半年內多出長槍12萬多支、輕重機槍3500餘挺、各種炮400多門,這期間戰鬥損耗多,繳獲少,多出的部分應為蘇軍援助所得。
紅葉72826616
四野在東北的武器裝備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當然是他們自帶的武器裝備,這是基礎。雖然這些武器都是輕武器,但經過抗戰的繳獲已完全不是紅軍時期和八路軍時期的落後裝備了,打運動戰是完全可以應付的。
其次是日本遺留在東北的武器。關東軍被蘇軍全殲後遺留了大量的武器,按老蔣和蘇聯簽訂了屈辱的賣國協定,東北是要完整的交給國軍的。但是國軍在抗戰時期腿太快了,都跑到西北去了。日本投降後腿又太慢了,只顧得江南的接收和搜刮,對東北的重視不夠。而毛主席高瞻遠矚,日本投降前就佈局東北,蘇軍清繳關東軍還沒結束,隨著蘇軍回國的抗聯部隊已經開始建立政權和黨組織。山東河北的解放軍也緊急派部隊星夜兼程挺進東北。解放軍先敵一步到達東北也就贏得了獲取武器的先機。一方面四野先頭部隊開始做蘇軍的工作。一來關東軍的武器蘇軍用不上,二來蘇軍撤軍時間緊,只顧得拆運洗劫工廠的機器設備,也就把一批當做廢鐵運回國內的軍火用交換的方式留給先期到達的又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四野部隊了,但是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當年任四野參謀長的劉亞樓上將在1962年12月13日的一次講話中澄清過這個問題。他說:“一般人總認為蘇軍留給了四野不少武器,這是誤解。這個戰史(指編寫中的四野戰史)既然是存檔用的,可以把這個問題寫清楚。當時不僅不給我們武器,還吃掉了我們不少部隊。也可以寫一下當時斯大林為了照顧與國民黨的關係。還有個重要問題:當時我們曾向中央建議,以中央的名義向蘇軍要些武器。毛主席當即電示:中國革命主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義向他們要東西。這個電報,我親自看過,要查一下。後來以四野的名義,用糧食和他們換了一些武器。”1947年6月25日,林彪以個人名義給斯大林寫了一封信,強調指出:“目前缺的唯一條件就是武器,尤其是彈藥(特別是炮彈)的不足。為此,我請求你給我們以武器彈藥的幫助,將紅軍繳獲的現存在遠東的日本武器彈藥交給我們,並希望還能將德國的武器彈藥儘量撥給我們。”
另一方面四野和東北局全民動員搜尋關東軍遺留隱藏而蘇軍沒顧得上管的大批武器,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司令員和東北軍政大學副校長兼東北炮校校長的朱瑞提出了"分散幹部,蒐集武器,發展部隊,建立家業"的十六字方針,除派遣少部分幹部到主力部隊訓練骨幹外,其它師生全部分散到東起綏芬河,西至滿洲里,南從長春,北到穆陵的廣大地區收集武器。在朱瑞和炮校黨委的組織領導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至1946年5月,共收集各種火炮700餘門,炮彈50多萬發,坦克12輛,汽車23輛,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種器材,為建立東北炮兵奠定了物質基礎。到1947年2月,朱瑞領導炮校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門。其中加農榴彈炮49門、野炮97門、山炮108門、步兵炮141門、迫擊炮約300門、高射炮(包括高射機關炮、飛機用機關炮)137門,另外還有坦克及牽引車65輛。這些火炮經過修理之後,成為東北野戰軍炮兵部隊的基礎。如果是國軍先期到達,蘇聯繳獲的武器就會交給國軍了,他們是有協議的,關東軍遺棄的大批武器我們也撈不到了。
第三就要歸功於國軍了。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有一個非常響亮的稱號“運輸大隊長”,這可不是浪得虛名的。美國幫忙搶運到東北的國軍全是美式裝備,而在四野頂住其先期進攻以後,這些武器裝備就隨著國軍的敗退和被奸而成為四野的了。美國不遠萬里送來的武器裝備經運輸大隊長的搶運,及時的到達了四野的手中。第四,是我們自己生產的。在林彪多次向斯大林繼續索要武器沒有得到答覆後一次次的教訓表明,蘇聯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取得解放戰爭的最後勝利,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東北局決定大力加強軍工生產體系的建設。李富春說:“過去靠日本留下的炮彈打,現在需要自己來造了。”1945年年底進軍東北時,中共中央從延安和各解放區抽調了一批軍工幹部到東北去開展工作。他們在瀋陽、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機器設備,中朝蘇三國交界的小城琿春建立了東北的軍工基地,先建起了機器廠、子彈廠、手榴彈廠、鍊鐵廠、裝藥廠和木材廠,這6個廠是東北解放區最早的軍工基礎。到了1947年,東北的軍工生產已初具規模,部隊得到了源源不斷的彈藥補充。羅榮桓政委親自抓軍工生產工作。1947年8月,東北局任命黃克誠為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總管後勤的供應、軍工和軍需工作。1947年9月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開東北軍工會議,會上任命何長工為軍工部部長,伍修權為政委。韓振紀、王逢源為副部長。東北軍工生產告別了分散和小規模經營狀態,進入了一個大發展時期。
李世鵬15
四野作為解放戰爭時期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可以說這和四野的裝備是離不開的。
日軍70萬關東軍的裝備幾乎全部被四野繳獲,加上東北軍工體系以及蘇聯的援助,使得四野在短時間內便極大的提高了作戰能力。
而且林彪將軍在在錦州的時候,用的就是典型的蘇聯戰術,集中500多門重炮,以集團化的模式進行步炮結合,步坦結合。四野能有如此戰鬥力,離不開林彪將軍。
當年蘇聯進攻東北關東軍,僅僅幾天時間裡就摧毀了日軍的抵抗意志。而這時候八路軍高層就開始了同蘇聯的接觸,並且在日本投降後,派出了20萬人的部隊直接奔赴東北,其領帥就是林彪。這支部隊也就是四野的前身,是四野戰鬥力的保證。在到達東北之後,這支部隊不像國民黨忙著收繳偽軍日軍武器,而是直接佔領軍工廠,並且接收蘇軍的佔領區倉庫。依靠蘇軍的支持,一共獲得超過7000多門各種型號的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900多門重炮。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時林彪佔領了中朝邊境附近的軍工廠,都是日軍遺留下來的,可以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炮彈和子彈,還有可以養活幾百萬大軍的糧食。繳獲了這些家產後,林彪還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蘇軍把關東軍俘虜中,那些高素質的炮兵、坦克兵、空軍教官留下來,目的就是讓這些日軍教會自己部隊。為此還建立了空軍學校、炮兵學校。
有了這些家底,林彪的陣地戰能力有了用武之地,林彪在蘇聯養傷期間,見識了什麼叫做火力,什麼叫做現代化的陣地戰。所以在火力運用和戰術突擊上,林彪要強於其他將領。何況當時蘇軍索性給了四野一個人情,那就是把蘇軍的一些重炮、榴彈炮留給了林彪,還幫助其升級了軍工廠。
四野出關之後,連蔣介石都驚歎這是一支出關的猛虎,四野的整體作戰水平,軍事素養遠遠強於同期的其他部隊。所以四野幾乎都是陣地戰的主角,攻堅戰更是四野的拿手好戲,國民黨的美械部隊在四野面前都不值一提,畢竟有裝備不會用是硬傷。國民黨的軍官幾乎沒有人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陸戰,就如同日本關東軍同蘇軍一樣。蘇軍的作戰模式已經領先日本,就算給關東軍最好的裝備,他們也發揮不出來。
喜歡歷史的朋友拜託點擊紅色字關注,謝謝!
小司馬遷論史
抗日戰爭結束後,面臨東北重鎮的接收問題,國共兩黨都採取了行動。
蔣介石認為國民黨是代表國家的合法代表,由於東北是蘇聯軍隊解放和佔領的,為避免誤會,所以在接收層面上主要採取的是外交和政府談判模式。但是睿智英明的毛主席一直倡導槍桿子裡出政權,直接派出十萬大軍進駐東北。
鑑於中蘇兩黨的良好關係,蘇聯在移交上對國民黨接收代表進行了搪塞與拖延。最後蘇聯將佔領和接收的日本關東軍的軍事物資全部移交給瞭解放軍,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在自己的回憶錄《畢生的事業》一書中寫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得到大量的繳獲的武器裝備。僅我們兩個方面軍就從原關東軍手中繳獲並移交給解放軍的代表3700門火炮、迫擊炮和榴彈炮,600輛坦克、861架飛機、約1200挺機槍、近680座各類軍火庫,以及松花江分艦隊的軍艦,稍後又轉交了大批蘇聯武器。解放軍的代表表達了對蘇聯及其武器的感激之情,它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創造了重要的先決條件。”
同時,東北當時是我國工業重鎮,大連後來成了解放軍的兵工廠,大量槍械、手榴彈、榴彈炮等等武器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裝備瞭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