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懿沒有諸葛亮名氣大?

墨錦詞

從《三國志》正史到後世的歷史,對司馬懿的評價都不高,包括吹捧了司馬懿的《晉書》裡,還是寫了司馬懿之死,跟王凌和賈逵有關。司馬懿殺了曹氏兄弟後,獨攬大權,有篡位的意圖。結果王凌不服,反他。司馬懿抓了王凌,途經賈逵廟時,看到王凌大聲呼喊賈逵在天之靈不能放過司馬懿後。司馬懿每天晚上做夢,就夢見賈逵罵他。賈逵是曹操手下最正直的大臣,司馬懿見他罵,羞愧不已,竟然一天夜裡嚇死了。


一個被曹操的兒子曹丕當作鐵哥們,當作託孤大臣,又被曹操的孫子曹睿當作託孤大臣的人,居然奪了曹氏天下,這樣的人能被後世稱頌嗎?只有在當今唯利是圖的世界裡,拋棄了傳統仁義的世界裡,才會被某些人狂捧。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老薑聰蒜

這主要由以下3點原因:

第一,效力的人不同。

司馬懿效力的曹魏在早期人才濟濟,司馬懿並沒有被重用。司馬懿施展才華主要在曹操去世後,曹魏已經有了基礎,司馬懿的作用相對較小,到後期才上位。

諸葛亮效力的劉備,幾乎一出山就得到重用,劉備甚至“唯其命是從”,諸葛亮出山,劉備正處在人生的低谷,寄人籬下,無人無兵無地盤,是跟諸葛亮一起打下的荊州益州兩地,貢獻突出。



第二,地位不同。

司馬懿在曹魏始終遭到曹魏統治集團的猜疑和打壓,用的時候就啟用,不用的時候就罷官罷軍權,甚至安排臥底監視。

而諸葛亮就不同了,劉備完全信任,託孤之後,諸葛亮更是大權在握,是蜀漢政權的實際掌控人,名氣自然更大。



第三,受歷史傳統評價不同。

在古代歷史上,受儒家思想影響,認為蜀漢政權是正統的政權,而曹魏屬於是篡漢自立的亂臣賊子,不受推崇和肯定。相應的,效忠正統的諸葛亮就比效忠亂臣賊子的司馬懿名氣更大。




津城沐雨

劉備遠了諸葛亮做託孤重臣,諸葛亮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曹丕,曹睿選了司馬懿做託孤重臣,司馬懿篡看曹家的江山,你說你要作為帝王,你宣傳哪個?不說作為帝王,就是作為朋友,你出門把家託付給朋友,回來家被人佔了,你啥想法?

諸葛亮出師表每每讀起都讓人動容,司馬懿心機深沉,每每想起他的狡詐,陰險依然讓人不寒而慄。

曹睿曾問陳矯:“司馬公中正,可謂社稷之臣乎?”陳矯曰:

“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司馬懿確實是能臣,但是未必是能安社稷的人。司馬懿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若能勝之司馬懿一擊必殺。若不能勝,司馬懿寧願龜縮不前。司馬懿就像一隻隱藏暗中,時刻凝視獵物的毒蛇,不動則已,一動必要有所獲,與這樣的人相處,你不覺得脊背發涼嗎?

諸葛亮行事光明磊落,對待政敵,諸葛亮對付李嚴開誠佈公,依法行事。司馬懿對付曹爽,欺騙偽裝,設計奪權。諸葛亮僅把李嚴一人,削職為民,並不牽涉到其他人,而且還重用李嚴的兒子,這就是諸葛亮行事光明的自信。


司馬懿對待曹爽,許諾保其平安,然後出爾反爾,後夷其三族。諸葛亮臨死把國家託付給蔣琬,費禕,才能計,司馬懿將大權託付給司馬師,司馬昭,以親疏論。諸葛亮一生都為公,司馬懿大多數為私,高下立判。

就連出身匈奴的石勒都對司馬懿不屑一顧:“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他曹孟德,司馬仲達,狐媚以取天下也!”事實上曹操也不算欺負孤兒寡母,如果沒有曹操,漢獻帝可能過得更慘,而曹操如果沒有漢獻帝未必不能成就大魏。但是司馬懿就純粹是欺負孤兒寡母了。


連司馬懿自己的子孫晉明帝都瞧不起司馬懿,王導和溫僑見明帝,明帝向他們詢問晉朝是如何得天下的。溫僑沒有回答,估計也是自己都感覺臊的慌,王導說:“既然溫僑不願意回答,那就由我來說吧!”王導就把司馬懿誅夷名族,寵樹同己的是一五一十的告訴明帝。明帝聽了了之後,用手捂著臉趴在床上說:“若真如王公所言,晉的國祚怎麼能長久呢?

王導溫僑見明帝,帝同溫僑前世所得天下之由。溫未答,頃,王曰:“溫嶠年少未諳,臣為陛下陳之。”王乃具敘宣王創業之始,誅夷名族,寵樹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貴鄉公事。明帝聞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長!”

司馬懿所做的事,連他的子孫都羞於啟齒。何況後人呢?他要是比諸葛亮還要有名氣,這天下才是真的沒救了。


漁耕樵讀

司馬懿這樣有陰謀有手段的人,歷史上比比皆是,他跟諸葛亮比能力還是可以比較的,比名氣?他的名氣本就是沾了諸葛亮的光!

他該恨諸葛,因為諸葛亮的光輝形象,讓同時代所有的智慧之星都變得黯然,司馬懿還不算最氣的,最氣的是周瑜……

他也得感謝諸葛,因為諸葛亮他才能有超級的“點擊率”,才能世代跟著被後人品評,被後人研究千年,一次次出現在各類文獻書籍之中。如果沒有諸葛亮,以司馬懿的修為,在我泱泱大國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滄海一慄。倒是他的子孫無能,導致五胡亂華,漢人被屠殺至歷史最低點,因為這事,他才有機會被牽扯上歷史舞臺!



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蟄伏,都在演給曹操看,等曹操死了,他到晚年了,也只是在謀權。何來魅力,反而可悲!偷來了江山不僅保不住,還給漢人留下如此之巨的遺殤,居然還能跟諸葛這樣封神登仙的角色成為一生對手,他才是最應該跪拜諸葛的!


雷襌

諸葛亮,距離現在已經1800多年了。他在人們心目之中的形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經過了各朝各代的洗禮。



現在很多黑諸葛亮的,說諸葛亮的成名其實都是因為《三國演義》的誇大。《三國演義》是明朝的書,你有沒有想過,明朝之前的人是怎麼評價諸葛亮的呢?

我們先從唐代講起,杜甫有一首《蜀相》裡面這樣一句,“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詩大家很熟悉。這說的是諸葛亮的悲情。白居易《詠史》裡有:“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一句,說的是諸葛亮的忠誠。



除此以外,李白在《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李商隱在《武侯廟古柏》都提到諸葛亮,整個唐朝,他們推崇的是諸葛亮的公正無私,忠於職守。

到了宋代,司馬光對諸葛亮的評價並不太高,但朱熹認為諸葛亮是儒家義利觀念發展史上的代表人物,認為諸葛亮雖然北伐失利,但他卻以仁愛之心招徠懷附。宋朝官方給諸葛亮以很高的評價,將諸葛亮的靈位與古代許多傑出人才一起供奉起來。諸葛亮的品格贏得宋人的敬重,人們往往把自己仰慕的人比作諸葛亮。



明代就更不要說了,《三國演義》為什麼把諸葛亮描寫成那樣一個曠世英才?那是因為讀者需求,諸葛亮在人們的心中地位很高,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符合群眾的口味。如果《三國演義》完全按正史來寫,那就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流傳就不會那麼廣。



明朝以後,諸葛亮的地位,再次踏入高峰。大量的成語和歇後語應運而生,如新官上任三把火,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諸葛亮彈琴,鎮定自若。諸葛亮住茅草房,懷才不遇。

時至今日,諸葛亮依舊是大家茶餘飯後討論的焦點。中國是封建王朝,講究忠君,為什麼諸葛亮名氣那麼大?為什麼各朝代都要主推諸葛亮?原因就是他的忠,原因就是他的正,原因就是他的鞠躬盡瘁。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君主,他希望他的子民都能像諸葛亮一樣,為了他的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比較而言,再來看司馬懿,司馬懿忠誠嗎?他奪了曹魏的皇位。司馬懿正派嗎?裝可是司馬懿的拿手好戲。作為各朝代的君主,不可能主力推崇司馬懿,讓大家都去學習司馬懿的私心。所以,經過了各朝各代,經歷了時間的洗禮,諸葛亮的形象肯定要遠遠超過司馬懿。


節點15

三國時代是個群雄並起的時代,而人才的湧出卻是在東漢末年,也許是亂世出英雄吧,戰爭除了出名武將,自然少不了有謀略的文臣,司馬懿與諸葛亮也是,然而他們所處的政治環境不同。

司馬懿在魏的地位

司馬懿在曹操時代是並不出眾的,但曹操也是一個善於識人的人,司馬懿不止一次被曹操人任用,但卻拒絕,想要只做漢室之臣,直到曹操任丞相後才開始進入曹操一派,或許是為了仕途吧。

曹操在的時候,司馬懿是沒有發展空間的,因為荀彧等謀士跟曹操的早,並且能力出眾讓人信服,司馬懿並不傑出,也沒有超越其他人的閃光點。

司馬懿的崛起是在支持曹丕稱帝,受到了曹丕的重視,從曹丕死時是把曹真和司馬懿作為託孤大臣就可以看出,司馬懿在曹丕時代是真的飛黃騰達了。之後在曹爽一事中又有了傑出的功績,自己又是剩下的唯一託孤之臣,司馬家權臣之路由此開啟。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都是高估的

三國演義在諸葛亮北伐的描寫中,說諸葛亮最大的敵人便是司馬懿,便是諸葛亮最擔心的也是這個人

忽細作人報說:“魏主曹叡,一面駕幸長安;一面詔司馬懿復職,加為平西都督,起本處之兵,於長安聚會。”孔明大驚。參軍馬謖曰:“量曹叡何足道!若來長安,可就而擒之。丞相何故驚訝?”孔明曰:“吾豈懼曹叡耶?所患者惟司馬懿一人而已。”

這裡把司馬懿作為了諸葛亮的重要敵人,大家把諸葛亮和司馬懿做對比也是因為此,但實際上這兩人都被高估了。


  1. 首先司馬懿前幾次諸葛北伐他都沒參加戰鬥,來阻擋諸葛亮的是曹真。
  2. 諸葛亮第一次取得勝果是因為曹真尚未到來而且兵發突然,魏國沒有準備。
  3. 後期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戰鬥互有輸贏,但諸葛亮卻再難推進一步。
  4.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描繪的很精彩,但事實上戰鬥卻很簡潔,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之前運籌帷幄有很明顯的出入。
所以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軍事能力是被高估的,但軍事能力倒真是差不多。

司馬懿名氣不顯是因為前期不出名

司馬懿名氣不大明顯是一種錯誤的說法,但拿他和諸葛亮比,他失去了先機。諸葛自跟隨劉備後便是一個進入了所有人視野的人,它不同於司馬懿在曹操陣營裡不顯名。同樣,之前也說過司馬懿是曹丕即位後才被重用的,那時候司馬懿已經是人過中年了,和之前壯年就出名的諸葛亮比,怎麼會顯得出名呢。然而三國中把他和諸葛亮的北伐聯繫在一起,被作為諸葛亮的“宿敵”。自然會和諸葛亮做比較,那麼名聲自然不顯。


憶尋塵



諸葛亮是蜀國的丞相,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早在劉備被捻得四處逃命的時候,諸葛亮一燒博望,二燒新野,三燒赤壁,三氣周瑜,草船借箭,聯吳抗曹,一攬子謀略讓其名垂青史。但是諸葛亮典型的完美主義人格障礙,讓他事事親為,為了實現劉備的託孤遺願,六次出師,最後寸功未建,病逝五丈原。諸葛亮雖是愚忠,但這份衷心足以感天動地。



再看司馬懿,知道曹操的為人,擔心被殺,只能隱忍,靠壽命長活活耗死曹操。諸葛亮的出師北伐成就了司馬懿執掌兵權的願望,作為諸葛亮一輩子的對手,司馬懿能屈能伸,能忍辱負重,而且謀略算計和諸葛亮不相上下,在諸葛亮面前從沒打過勝仗的司馬懿洪福齊天,又活活耗死了諸葛亮,壽命實在太長的司馬懿不但耗死了曹操,還耗死了曹操的接班人曹丕。

隱忍了大半輩子,耗死了最可怕的對手後,司馬懿抓住機會發動兵變,把曹魏江山拿了過來。

可以說,三國中最聰明的人非司馬懿莫屬,只是《三國演義》這部劇過分裝飾了劉備集團,刻意貶低了司馬氏的能力而已。


毒刺劍客

首先,諸葛亮人品高潔,對蜀漢忠心耿耿,而司馬懿人品低劣,抽空子就會幹掉老闆。在一家公司裡面,如果你是老闆,你願意用諸葛亮這樣的人還是司馬懿這樣的人?

其次,諸葛亮能力卓著。可以把一家窮途末路的小公司經營成大公司,並且經營的有聲有色,而司馬懿只能抱著大公司寄希望於對手CEO病逝,然後才能保住不被滅掉。

再其次,諸葛亮主張攻心為上,而司馬懿喜好殺戮,比如遼東大屠殺、高平陵事變大屠殺。顯然老百姓不喜歡屠夫。

諸葛亮唯一的問題是壽命太短,而司馬懿的長處是壽命長,正所謂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令人唏噓。


紅色星河

司馬懿在人們心目中是個膽小、篡權的奸臣,在京劇中和曹操一樣,是白臉,諸葛亮是能掐會算、足智多謀、忠心耿耿的丞相在京劇中是近乎神人的形象,在傳統觀念中是好人。所以司馬懿遠沒有諸葛亮有名。


興海亭

首先,司馬懿並不忠心。

其次,諸葛亮為的是匡扶漢室,盡心盡力。

司馬懿,只為自己的私心。

曹操活著的時候就一直防備司馬懿,是他兒子不中用。

最重要的是,司馬懿也一直沒鬥過諸葛亮。

只是天意弄人,諸葛亮死的早。

最後只剩一個司馬懿。其他的,劉阿斗,曹操孫子根本鬥不過他。

所以他統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