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力量:孩子的表現,可以映照出祖孫三代的“三觀”

魯迅說,兒童的行為出於天性,也因環境而改變,所以孔融會讓梨。

顯然,魯迅先生所說的天性是來自於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就會有民間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有個做生意的人很是苦惱,說10歲的兒子總罵街,即便對他用抽嘴巴子的方式管制也不能制止。

我說當然,因為你們夫妻就喜歡罵街,因為你從小就是被你父親以抽嘴巴子的方式管起來的。

他臉一紅,說您怎麼知道我家歷史?

家風的力量:孩子的表現,可以映照出祖孫三代的“三觀”

我說不知道,當一個人訴說自家孩子不聽話,有諸多毛病的時候,就是在告訴別人:我這個人很差勁。同時也在暗示別人:我的父母很差勁。

為什麼?

一個少年兒童的表現,就是一個水滴,他可以映照出最少祖孫三代的“三觀”。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粗俗、卑劣和落後是遺傳的,高雅、文明與先進同樣也是遺傳的。

我們來看一箇中國近代優秀人家的圖譜:徐志摩是金庸表哥,錢學森的夫人蔣瑛,是金庸的表姐。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給了瓊瑤的三舅袁行雲。金庸的大姨媽袁曉園,是漢語拼音的發明人,民國國大代表。當年在去法國留學的船上35天內掌握法語。

道理很簡單,你是誰,你的老婆就是什麼樣的人。然後,你們共同教育出像你們一樣的孩子,交往出像你們一樣的朋友。

種族的延續,就是家風的養成。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興旺幾代人或是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

家風的力量:孩子的表現,可以映照出祖孫三代的“三觀”

墨子曾經感嘆,他老人家說,絲線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顏色也就跟著變化。也就是“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的意思。

一個人的交朋友是橫向渲染,生孩子是縱向遺傳。爹媽所交的朋友都愛好仁義、誠實守信、淳樸謹慎且遵紀守法,那麼他的孩子基本就會事業興盛,身體平安,名聲也日益顯赫,家人就日益健康,為人做官也就合於正道了。

假若,父母所交的朋友不安分守己,還諂媚逢迎、好勇鬥狠、結黨營私,那麼孩子必然會日益衰落,身體就日益危險,名聲就日益毀壞,家人就日益虛弱,為人做官也就不得其道了。看看那些退步的,失利的,落敗的,腐化的領導幹部,哪個沒有一批自以為得意的兒女!

今天是六一,兒童過節,父母三思!

樹立家風,是每一個“想明白的人”刻不容緩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