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心理問題都源與幼年時期所建立的有缺陷的“三觀”

“三觀”主要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看似高大上以至於有點空泛的三觀在當今社會似乎越來越被人忽視,但是人類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源與有缺陷的“三觀”。

三觀再認識—實現與外部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和解是自我認知成熟的里程碑

先來解釋一下這三觀具體是什麼,世界觀指的是人們是如何認識這個客觀世界的,包括外部客觀環境以及我們所身處的社會,是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其中主要是指我們是怎麼看待外部世界的。人生觀則是告訴我們該如何認識自我,認識生命是什麼,自我是什麼。價值觀則是人們在處理自我與外界關係時應該採取的價值取向,即在把自我融入外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定位自我,如何判斷自我在外界世界中應該如何行事。

通常而言,一個孩子在5歲以前,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已基本形成。其中世界觀包含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客觀實體的認識,即對我們生活的宇宙以及所有客觀實體存在的認識,對這一部分的正確認知對自我最重要的作用是它能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建立在客觀實體和客觀規律的基礎之上的,而這些客觀實體和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能做的只有接受它、順應它,或者利用客觀規律改造它。對外部世界客觀性的認知是我們建立健康心理體系的基礎,它能夠避免很多問題。比如妄想症,比如偏執症等等。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我們就能知道什麼時候什麼是必須要接受的,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時候該跟自己較勁,什麼時候該自己和解。而人生觀則是將一些人生的本質性的東西告訴我們,使我們能夠認識到生命是一個過程,自我只是宇宙中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我們最原始的使命就是生存和繁衍。而個體的生命又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組成部分,人類因相互依存而得以生存和繁衍,任何人都無法脫離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而單獨存在。價值觀就是在世界觀和人生觀得以建立之後,在其之上而形成專門為處理外界和自我關係時的價值判斷體系。價值觀回答的問題是什麼對於人類而言是有價值的,我們在面對外部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時該如何決策和行動。

心理問題的根源—有缺陷的“三觀”

所有的心理問題究其本源都是因為上述三觀的缺陷而造成的。比如,有的人會抱怨出生的家庭,認為其家庭未能為他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從而導致了他當前的困境。我不想責備這樣抱怨的人,因為他的抱怨很能是對一個事實的客觀描述,因為確實有很多人因為家庭或者父母的原因,使得他未能建立正確的三觀,從而嚴重影響了他的發展(因為客觀上講,每個人的三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家庭或者父母)。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三觀問題,但是人們這樣抱怨出生家庭正是由於他們未能意識到客觀世界具有的客觀性,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的,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糾結甚至受困於無法改變的客觀環境,因為我們還可以改變自我,並在遵守客觀規律和現實條件的前提下去改變外部世界。再比如,一些人可能會受到外界的不公平待遇,因而會反問“難道我還要回饋一個待我如此不公的世界嗎?”,人們產生這樣的疑問,其根源同樣來自於其有缺陷的三觀。作為人而言,我們真正的價值從來都不是因為對自己的滿足而體現出來的,作為一個廣義的社會人,我們的價值全部都來自於對他人和社會的付出和貢獻。我們的價值來自於撫育子女、贍養老人、創造知識、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以及對他人無私的幫助和關愛,這些既是我們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們最高層次快樂的源泉。

個人救贖的新起點—重新構建正確的三觀

一個僅僅依靠滿足自我原始慾望的人是永遠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的,那些低級的快樂最多隻能之稱之為快感,而只有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而帶來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才是一個人能夠在生命終了時引以為傲的快樂。如果你很幸運,有一個很好的原生家庭,有一雙知道如何教育你的父母,那麼你很可能可以獲得一個健全的三觀。而如果你不夠幸運,那麼請你也不要放棄,只要你能夠重新通過學習和自我調整來重新構建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那麼你今後的人生肯定會比現在快樂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