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飘来火药味,看看“火山口上的兵种”都在比些啥?

部队里,和什么打交道最危险?

答案当然是——弹药

驻川某弹药试验站就是这样一支随时和危险相伴的部队,7个专业、20余个工种,检测、储存、销毁、维修……个个和弹药有关系,难怪这里的兵都被称为“‘火山口’上的兵种”。

赛场飘来火药味,看看“火山口上的兵种”都在比些啥?

近年来,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增多,弹药保障的种类、层次和执行任务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练兵备战要求,是官兵们思考和讨论最多的问题。

在单位组织的“立起战斗力标准、端正打胜仗导向”大讨论中,大家就自身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打仗意识不强,当‘和平兵’思想抬头”、“训练老一套,能力提高不快”…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站党委决定:拉出来,比一比,看看从训练场到战场到底还有多少差距。

赛场飘来火药味,看看“火山口上的兵种”都在比些啥?

“填平弹体空隙”,“注意引爆药块位置”,“一次击发底火正常”…… 5月的蓉城,一场比武竞赛正紧锣密鼓的进行。走进比赛场,听不到部队特有的炮声隆隆、杀声阵阵,却隐隐约约能嗅到战场中才有的火药味,这给略显寂静的训练场带来些许紧张和严肃。这些“火山口上的兵”,到底在比啥?

“一箱弹药在搬运过程中不慎跌落,请及时分析,判明险情”,“前线弹药不足,需调用一批库存时间长的弹药,请对其可靠性进行检测,判断是否能继续使用”,条件一出,弹药检测专业选手立即展开精密测量分析。

赛场飘来火药味,看看“火山口上的兵种”都在比些啥?

“起爆!”随着一声巨响,一枚遗留在实投现场“未爆手榴弹”被成功排除。

“点火成功!”参赛人员将火工品烧炸炉前端点火头进风量调整合适后,烧炸炉顺利实施点火。

即将组织发射,导弹装备突然“趴了窝”,参赛人员仔细检查接口电路板工作状况,当即判定为场效应管故障,在更换后加电试机,故障成功排除,用时仅7分钟。

赛场飘来火药味,看看“火山口上的兵种”都在比些啥?

“新接收弹药1吨,请按分类将弹药堆垛。”仓储专业操作叉车绕过“8”稳稳将弹药箱放成堆,前后左右相差不到1CM。

比武竞赛如火如荼,各路高手排出座次,但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名次、成绩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找出差距,拿出措施。“弹药收发夜训时间不够”、“复杂弹种野外销毁能力需要加强”、“某新型导弹维修能力亟待提高”,在检讨式总结中,比武竞赛暴露出的问题逐一列上了整改日程,官兵们又紧张地投入到新一轮训练中去……

作 者:李 勇 卿梦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