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常談又無法避免,谷歌、百度要隱私還是便利?

今年的谷歌I/O大會可以被總結為毫無懸念,又懸念叢生。

之所以沒有懸念,是因為谷歌這次的主題是“All in AI”,幾乎所有產品都與人工智能有關;但說它懸念叢生則是因為所有人都在期待劇透谷歌能把AI技術發展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不過,也有人始終保持頭腦清晰,清楚地明白這些AI產品之所以能如此人性化,是在於獲取了足夠多的用戶數據基礎上。而這背後又扯上了那個老生常談卻無法迴避的隱私安全問題。

老生常談又無法避免,谷歌、百度要隱私還是便利?

其實大家都知道,機器學習最需要的就是足夠的數據和訓練。

而谷歌之所以能大力發展AI技術離不開他海量的用戶和數據。谷歌的用戶基數是多少科技公司望塵莫及的。Android原生系統在全球用戶就超過了20億,再加上搜索、瀏覽器和地圖等許多產品構成幾乎完整的網絡服務閉環。

同時,這也使得谷歌能或許龐大的用戶數據,並把它們作用於AI研發。

以用戶角度來說,如果要使用谷歌AI技術帶來的便利,那麼就需要將自己的個人數據託付給谷歌才行。這就與李彥宏的那句話有點類似了。

老生常談又無法避免,谷歌、百度要隱私還是便利?

李彥宏曾經公開表示“中國用戶願意放棄隱私換便利”,引起眾多網友憤怒,甚至連不少官媒都點名批評。

說到底,單純事實而言,李彥宏所說的並沒有問題。這原本就是目前互聯網公司的運作循環。

用戶信任互聯網公司,將自己的數據交給他們,而公司在保證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將它們用作機器學習訓練,又為用戶提供更人性化和便利的服務。

老生常談又無法避免,谷歌、百度要隱私還是便利?

事實上,互聯網公司的根本就在於用戶和數據。但獲得數據背後也意味著沉重的責任,因為這些數據不僅代表用戶的隱私,同樣也是來自用戶對這家公司的信任。因此,李彥宏對於這一點或許不應該說得如此輕描淡寫。

否則,技術的濫用,數據的洩露,都會給用戶帶來巨大的損失。在用戶隱私保護不利這方面,社交巨頭Facebook的遭遇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老生常談又無法避免,谷歌、百度要隱私還是便利?

其實在人工智能滲透我們生活之前,就已經先一步收集到我們的隱私了。每個用戶在網站註冊時,都需要先同意一個用戶條款,這其中就涉及到用戶隱私的歸屬問題。

可能不少人都認為這些公司必定會有保護用戶隱私的義務,但其實擁有數據的公司保護個人隱私的意願遠並沒有那麼強烈。

即使是BAT這樣的大公司,在掌握瞭如此大量用戶數據後,當個人用戶的隱私因為公司的利益而被暴露出去的時候,企業們又是否會拿用戶註冊時打勾的“用戶協議”當擋箭牌呢?

由大數據發展的趨勢來看,個人用戶的隱私無疑岌岌可危,作為互聯網公司,應該明確個人隱私數據歸用戶所有而非公司,企業有義務責任安全存儲傳送用戶數據,履行好安全責任,而當企業在使用用戶隱私數據時,用戶也應有知情權和選擇權,而不是單單在一個“藏”起來的用戶協議上打勾這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