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汙分流 截汙納管

十里大溝全長2373米,北起大觀區皇冠路鐵路橋,南至腈北路。該大溝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最初用於排澇、灌溉

整治工程內容包括:雨汙分流、河道駁岸、沿線截汙、景觀綠化、景觀亮化等,其中截汙主管網3438米,臨時截汙管線382米,檢查井97座。工程總投資3800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針對十里大溝周邊已查明的28處汙水排放口,市相關部門和大觀區正在積極協調處理

6月5日,大觀區皇冠路鐵路橋附近的十里大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操縱兩臺挖機作業,開挖土石方。

十里大溝全長2373米,北起大觀區皇冠路鐵路橋,南至腈北路。十里大溝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最初用於排澇、灌溉。上世紀80年代,隨著鄉鎮企業的興起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溝兩側逐漸聚集了相當數量的生產型企業及小加工作坊,同時因為缺少雨汙分流等配套措施,大溝水質逐漸惡化,2015年被列為黑臭水體。

為整治十里大溝黑臭水體,我市相關部門綜合採用截汙納管、水體清淤、橋涵駁岸工程、活水循環、生態修復等多種技術措施推進項目設計,防洪設計標準為50年一遇。整治工程內容包括:雨汙分流、河道駁岸、沿線截汙、景觀綠化、景觀亮化等,其中截汙主管網3438米、臨時截汙管線382米,檢查井97座。工程總投資3800萬元,預計今年底完工。同時,針對十里大溝周邊已查明的28處汙水排放口,市相關部門和大觀區正在積極協調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