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很優秀的中醫研究生沒去大醫院而是開診所,生活很好

——孟長海/文

我的習慣於感慨的毛病,也是引來議論的。友人說起,這有何用呢?

實際上,作為一名中醫的從業者,有時候感慨萬千就是讓中醫發展的更好一些,由此戲言:廟堂不傳江湖事,井底之蛙常憂天。

這個感慨是有發源的,近期見過的關於研究生的信息,也是讓我自己有些思考的。這裡有幾個:

一件事是一個得意的學生讀了碩士然後快畢業了,我是幾經動員勸說趁著年輕和英語好以及學校好的資源,把博士讀了。但是,這個學生有了自己的選擇,要到診所工作。

幾個很優秀的中醫研究生沒去大醫院而是開診所,生活很好

第二件事是碩士考試的。一個學生初試考了400多分,很高的分數,專業排名第二,但是最後還是被淘汰了,這是有不少的感慨。

第三件事是一個初試被淘汰的高分考生,建議他調到其他專業,學碩就不錯,但是他的堅持是做臨床的,最後放棄了調劑。

第四件事是讀博士的學生,總是有些壓力的,不僅是學業考核關於論文的指標和畢業的希望,還有來自於多年苦讀急於投身工作孝順父母的渴望和多年的煎熬。

第五件事是北大聽了報告,這裡見識的都是高學歷的學者,滿腹經綸,都是博士層次,博導水平,在這個環境下才知道所謂的大學教育層次感的強烈對比。

第六件事是還有很多的學生即將走上實習,然後開始準備研究生的考試,這是千軍萬馬。而這些人有多少抱著強烈的振興中醫的夢想而選擇讀研究生呢?實際上,很多人覺得是潮流,然後跟著走。

關於中醫以及研究生,目前沒有了優越的感覺,過去初中時期我的老師很多都是中專畢業或者民辦的,而中專老師就是佼佼者,社會精英,有很好的地位。後來,有了大學生再後來日碩士研究生就要普及了。早二十年,考研者寥寥的,研究生就是人才,待遇好,單位好,發展機遇多,而今博士畢業也找不到優越的感覺了。對於博士和單位人的發展,也越發的在體制內受到了職稱職務的困擾,在一切以科研為核心的評價機制下,博士也要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許多青年的博士和年輕的學者也是滿頭華髮,疲倦也是常在。

幾個很優秀的中醫研究生沒去大醫院而是開診所,生活很好

這就有一個問題,學歷教育水漲船高,但這個體系究竟是誰在主導著發展呢?是什麼潮流?在這個潮流中如何把握?

自然,很多人選擇了繼續提升空間和學歷層次,這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在帶學生時候一直堅持“doctor=醫生”的道理,這個趨勢是人類進步的表現,如果要佔領醫學最好的境地,這個學歷是每一個醫學生必經的渠道,而實際上目前就業緊張的形勢下,博士也是被分為三六九等的了,要發展更好,選擇博士也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了。

但,人畢竟是不平等,一是稟賦差異,有人聰明,輕鬆考上了,有人不行被卡住了,想讀博的人多了,但並不是全民普及的。二是所處經歷、家庭、感情環境不同,很多人要放棄,不得不放棄。因此,研究生選擇也是兩種,有人可以上,走到學歷頂峰,有人可能隨遇而安或者能爬到哪裡就到那裡。

爬多高與未來是有關係的,而且影響很大,這是學校教育自古以來的模式。學而優則仕,而今學而優也意味著優越的工作和社會地位,而這些能夠得到的有時僅僅考慮的就是博士帽子以及體現的學術作品。但這是一個自建國以來,特別是幾十年來人才評價機制和職稱制度運行的結果,人往高處走,只要在體制內,要職稱,要工資,就需要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不然就要出了這個局。

而這個局之外也是一片天地,對於年輕人來講也有著很多的機遇。

回顧自己的同學,多年來沒有讀大學的很多,沒有讀碩士的很多,沒有從事國家事業單位工作的也很多,沒有做醫生教師的也很多,但是他們發展也依舊的很好,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幸福的家庭,他們詮釋了學歷並不是社會唯一的需要。

幾個很優秀的中醫研究生沒去大醫院而是開診所,生活很好

所以,對於學歷的追求完美是不必要的,對於人的成長來講,是需要定位的,要有規劃的,現在是什麼,將來做什麼。我總是發現,我們以及周圍的人和組織都是不善於去享受生活以及工作快樂的,每每總是把壓力貫穿一生,從幼兒園起的攀比以至於到工作後的各種不平衡,總是迷失在社會的圈裡,自己加壓,家長朋友加壓,工作加壓,如此沒有時間心情去享受存在的本來狀態,以至於到了高處不勝寒,功成名就也埋怨,這是什麼生活呢?

人生來不會一樣的,當我們感慨三十而立,或者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時候,許多人已經奔向不惑知天命和花甲了,如此的感慨許多理想美好的已經沒有了意義,而這個很多時間不由人。唯一的把握,就是喜怒哀樂的心態了,努力了不後悔,努力了不成功不後悔,不努力不後悔,這也許就是中醫研究生最好的心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