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黑龍江裡那條“黑龍”來自新泰

傳說黑龍江裡那條“黑龍”來自新泰

美麗富饒的新泰,可以說是龍的故鄉,有關“龍”的地名數以百計,有關龍的故事數不勝數,“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就是其中的代表。

傳說早年龍廷鎮黃崖村有個李寡婦,與女兒桂香相依為命。村北的龍堂山下的大龍池和小龍池,傳說是龍的駐地,每年都有廟會。這年夏天,李寡婦和女兒桂香也來趕廟會。誰料想忽然颳起了大風,隨後,電閃雷鳴,又下起了暴雨。母女倆躲在龍王廟裡避雨,一陣電閃雷鳴,就見那廟裡的龍在閃電中就像活了一般。這一下子把李寡婦給嚇昏了過去。雷雨過後好久她才醒過來,和桂香回到家。

過了幾天,李寡婦茶飯不思,知道自己懷了身孕,覺得沒臉見人,就更加不敢出大門了。數月後的一天夜裡,一陣陣的肚子疼,她知道孩子要出生了。等到生下來後卻找不到小孩,李寡婦很是納悶。

第二天三更時分,李寡婦正在睡覺,迷迷糊糊中覺得有個東西吃她的奶,醒來後看看什麼也沒有。一連幾天都是如此,李寡婦心想:這到底是個啥怪物?為啥非到夜半三更來吃奶?她想來想去想不明白,就和桂香想了個辦法,看看那個吃奶的到底是個啥東西。這天晚上,李寡婦把油燈放在身邊點著用瓢頭蓋住,躺在炕上合著眼睛裝睡覺;桂香手拿菜刀躲在門後頭,準備等那東西來了就立即關門,把它關在屋裡看個究竟。

三更時分,那東西又來了。李寡婦覺得時機已到,一下把燈敞開。只見一條龍,身子盤在房樑上,頭正伸進她懷裡吃奶。李寡婦嚇得“啊”地一聲昏了過去。那條龍一驚,回頭就竄。桂香關門時,龍頭已出去了,尾巴叫門擠了個正著,桂香咬了咬牙把那截尾巴剁了下來。開門一看,龍早已經無影無蹤,門上鮮血淋漓。再去看母親,臉色煞白,兩眼圓瞪,已經嚥氣了。

鄰居趕來看了那截尾巴,一位老人說:“這是龍尾巴。李寡婦生了個龍羔子,她擔不得,嚇死了,快把她葬了吧!”人們這才知道李寡婦生了一條龍,因為這條龍被剁了半截尾巴,就稱這條龍叫“禿尾巴老李”。鄉親們幫忙埋葬了李寡婦,並在她墳前立了一方刻著“龍母墳”三字的石碑。不久桂香也下世,埋在李寡婦墳墓的旁邊。

第二年李寡婦的忌日,正晴空萬里的天猛然颳起了大風,一會兒,黑雲滾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還下了一溜雹子。雨過天晴,人們發現李寡婦的墳頭培了土、壓著墳頭紙,那墳頭紙還乾乾的,墳前還有沒燒完的香。此後,每年這一天,都是起大風、壓黑雲、下大雨、下雹子,李寡婦墳上培土、壓紙、上香。人們明白了:這是禿尾巴老李不忘孃的養育之恩,回來給娘上墳磕頭來了。所以,以後每逢下冰雹的時候,新泰一帶的人們就說“這是禿尾巴老李又給他娘上墳了,趕快往天井裡扔切菜刀!”。因為禿尾巴老李最怕切菜刀剁它的尾巴,就不敢下冰雹了。

自從禿尾巴老李的母親、姐姐去世後,年幼的黑龍便離開了黃崖村,開始闖蕩天下。這一天,他騰空而起直奔東北方向,降落在在一條大江上,但這條江有一條白龍居住,人們稱作白龍江。一山不容二虎,一江不容二龍,禿尾巴老李就和白龍約好五月初五那一天決戰,勝者留敗者走。

為了保證決戰的勝利,禿尾巴老李想起了個主意,它聚集起闖關東的山東老鄉,告訴大家說:我過幾天要與白龍決戰,請求老鄉幫忙。大家按照禿尾巴老李的囑咐,備下大量饅頭、石頭和生石灰堆在江邊。禿尾巴老李交代說:開戰兩個時辰以後,要是江水混濁發黑,那就是我要出水吃東西,你們趕緊往江裡扔饅頭;要是江水清澈,就是那個白龍出來找東西吃,你們就往江裡投石頭和石灰。

到了五月初五這一天,凡是闖關東的山東人,都停下自己的生意前來幫戰。開戰兩個時辰後,江水開始混濁變黑,助威的山東人按照事先吩咐,一個勁地往江裡扔饅頭,禿尾巴老李吃飽了,眼看著騰雲探淵。又過了不大一會兒,江水又變得非常清澈,山東老鄉就知道,這是那條白龍出來找東西吃了,就一齊向江中拋下石頭和生石灰。白龍這時候已經筋疲力盡,吃了石頭,特別是吃了那些生石灰,在肚子裡燒了起來,哪裡還有什麼戰鬥力?就這樣敗在了黑龍的手下。

黑龍戰勝了白龍,但山東老鄉備下的石灰太多沒用完,堆在江邊慢慢粉化膨脹,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後來的“長白山”。這條江從此也由禿尾巴老李住了下來,因為他是一條黑龍,所以定名“黑龍江”,這個名字一直叫到了現在。

據說,禿尾巴老李常住黑龍江。東北三省和下東北的山東人,都信仰禿尾巴老李,禿尾巴老李保護著老家人,保證山東人坐船的安全。人們乘船過黑龍江,如遇著狂風大浪時,就高聲大喊:“我是山東人!”江面頓時風平浪靜。時間一長,各個江河的船公在開船的時候,都會有沒有地問一聲“有山東人嗎”?如果回答“有”,那這船一定會暢行無阻。就是船上沒有山東人,有人冒充山東人回答說“有”,禿尾巴老李也會格外照顧,保證你平平安安。久而久之,在江河裡開船先問問也沒有山東人,就成為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而這條規矩竟慢慢形成了風俗。

在禿尾巴老李的老家,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有情有義又孝順的小龍,他的姥孃家,人們稱作“老龍窩”,他停留過的村子,人們稱作“龍停”,叫著叫著,就叫成了現在的“龍廷”,他住過的村子就叫“龍宿莊”,後成為“龍溪莊”。他洗過澡的東山深水澗里人們稱作“龍池”,後來鄉親們在這裡為他建了一座廟,這個村莊現在就叫“龍池廟”村。善良的新泰鄉親,以這種方式紀念這位身世可伶、卻講究孝道的小黑龍。

傳說黑龍江裡那條“黑龍”來自新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