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鄭互質,800年周王朝的最後一點顏面

上期我們說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結果讓申公得到了機會帶領三戎和東夷滅了西周,結束了西周的荒亂無道,那麼西周結束之後發生了什麼呢?我們本期來講一講,西周滅亡後東周的故事,周鄭互質。

周鄭互質,800年周王朝的最後一點顏面

話說西周滅亡之後,諸侯共同推舉了周幽王已經廢掉的太子姬宜臼,也就是申公的外孫,當上了新的周王,史稱周平王,平王為了避免受到西戎的威脅,就將王都東遷到洛陽,這就是歷史中的東周,東周之時,周朝的國立已經開始走向滑坡了,對外沒有較大的兵力去抵抗戎敵,對內,連諸侯都開始無法掌控,甚至要依靠鄭武公晉文侯的保護才能有一小塊地盤,這其實已經暗示著東周終究會滅亡的命運。

周鄭互質,800年周王朝的最後一點顏面

周鄭互質,800年周王朝的最後一點顏面

鄭武公作為周平王的大臣,也是做了很大貢獻,鄭武公在世時,用強大的國力保證了東周王室的安全,表面上來看,天下依然是周朝的,所以鄭莊公便得到了周平王的重任。被封為王室卿士,武公下世之後,莊公即位,鄭莊公開啟了春秋爭霸的歷史篇章。

周鄭互質,800年周王朝的最後一點顏面

鄭莊公即位之後,先是打敗了戎狄,然後是挫敗了其母親與叔父的反叛陰謀,對內,禮賢下士,改革內政,大大的增強了鄭國的國力,然而作為周王朝的諸侯,特別是近畿強國,鄭國的強大引起了周平王的深深擔憂,本來就是諸侯制的朝代,各有封地和領土,鄭國一旦強大,自然免不了當鄰居的帝王顏面盡失,安全收到威脅,於是周平王就設計,趁著鄭國國內多事的時候,把鄭莊公的國卿的位置去掉,讓給了虢公,周平王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分化鄭莊公在朝中的權利,但是這樣做的後果也是極其嚴重的。

周鄭互質,800年周王朝的最後一點顏面

有史料記載,周平王即位之初,鄭莊公為了讓周平王能夠祭拜自己的祖先周公,就用自己封國的領土與魯國交換,甚至增加玉璧作為籌碼。使周平王有了祭祀的泰山的機會,可見,鄭莊公是對周平王忠誠的,《左傳》中也有記載,鄭莊公由於自己的強大,在朝拜周王的時候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仍然堅持朝拜。說明鄭莊公是很尊王重禮的,然而周平王卻要削去本來就該受到榮譽的鄭莊公的國卿之位,於是,鄭莊公就前去王都,表達自己的不滿,鄭莊公深知,如果沒有鄭國的護佑,周王朝可能更加危險,於是就提出了互換人質以證明相互需要的誠意。於是周王子狐去了鄭國,鄭公子忽去了周都,周鄭互質從表面上來看是雙方之間的誠意抵押,實則是不對等的,鄭國作為周朝的諸侯國,卻與帝王互相拿公子為質,已經逾越了君臣的禮節,而平王的這番舉動,表面上是沒什麼問題,實則已經把自己降到了和鄭國以及其他諸侯一樣的位置上,這也為後來的諸侯相互攻伐,而周朝卻無法阻止管理埋下了伏筆,表面上的周朝只有一個帝王,實際上的世界,已經是暗潮湧動了。周鄭互質,象徵著歷史上,春秋時期的爭霸已經開始。也表示,周王朝最有一點顏面,也被撕下了。

下期文章:繻葛之戰時的春秋小霸鄭莊公,與三國時的曹操有何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