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密檔:介哥選將,不帥滾蛋

民國密檔:介哥選將,不帥滾蛋

李楚瀛:1905—1950

籍 貫:廣東連縣(現連南)

職 級:陸軍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八十五軍中將軍長

官 階:陸軍少將

蔣先生提拔學生,遴選將官,受封建認識的影響,非要兩個條件,第一能打,第二能看。能打是拔擢的前提條件,不然名字也到不了他案前。

第二個條件就有意思了,你如果長得相貌周正,儀表堂堂,那你提拔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一般人疑問,這是提拔帶兵打仗的將軍,又不是挑女婿,長得帥有什麼用。說起來,是沒什麼作用,但將先生本身是帥哥,平時生活簡單刻板,軍容嚴整,最見不得人沒條沒理,汙糟邋遢。

抗戰時有粵系中將軍長在重慶候命敘職,數天沒動靜,某日卻突然傳命覲見,侍從室的人在旅店沒找到人,問茶房說可能是外出就餐了,最後在火鍋店找到他,一看時間差不多,拖著他上車就走。搞得這位老兄想換裝也來不及,一邊行進一邊自我心理建設,從忐忑不安轉而憤憤不平:丟那星!阿叔千里迢迢而來,在重慶等十幾天才傳見,你的時間是時間,我的時間就不是時間? 他老兄越想越氣,廣東人“丟那媽”的蠻子脾氣一上來,心一橫,算了我就這樣去見蔣阿拉,他還能把我槍斃?於是他穿著濺了幾塊辣椒油的長袍,頂著一身燻人的火鍋味出現在委員長辦公室裡……下場可想而知,參議終身。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蔣先生聽評書多,受影響太深。總是幻想自己的部屬學生,一個個都是白馬銀袍的英俊小將,兩軍對壘之下,這邊腦門上插著野雞翎,拎著爛銀槍的帥哥一打馬出陣,對頭那些嬌滴滴的番邦女將便瞪著大眼,意亂情迷起來,隨即芳心暗許。好,不用打了,連陣前收妻的死罪,也免。

這個邏輯倒是捱得上點邊,蔣先生的正統意識很強,他濃重的民族情結中,有一道特效藥,就是“漢軍須英武,漢官重威儀。”你若是長得獐頭鼠目,滿臉橫肉或者是猥瑣鬼祟,別再浪費生命,自動滾蛋吧。

如是此故,他的黃埔學生,若是能打又能看,只要不死,就不愁沒前程。所以我的老鄉李楚瀛,因為能打能衝,還長得相貌俊朗,為人謙和,因此在一期同學中,升官速度倒也火箭。十五年,便從少尉排長殺上中將軍長。

民國密檔:介哥選將,不帥滾蛋

李楚瀛,名就,字自勖。連陽一帶的人取名,喜歡用就字。大約意思是目標達到,然後成功、成就。

連陽偏僻,自古多出土匪,難出人傑,更少大官。所以李將軍能投考黃埔軍校,那是全靠連陽郡望深厚,喜歡提攜後輩的何春帆將軍拜託老友鄒魯、許崇清保薦。一期同學通訊錄上,他的通訊地址,印象中便是何春帆將軍當時的住宅,要不就是另一位鄉賢前輩何剋夫的。

李楚瀛早年家境貧寒,他兄弟幾人全靠母親賣鹹煎餅養活,所以李做人做事,謹慎精進,品行高潔,同情窮人,清廉自守。

從北伐開始,他戰陣勇猛,一路提拔,五年軍齡便躍升團長。適逢家鄉士紳倡修小學,並向李家呼籲損款。李楚瀛收信之後寄了數十元法幣回來。紳商們大惱,認為其摳門孤寒。有人無意中瞭解,發現李母每月也只得數元維持生活,住房還是破瓦屋。才明白這位革命軍團長,雖然升官,卻並未發財。

李楚瀛離鄉廿載之後,一九四五年才返家一趟,鄉親們以為李總司令一定會前呼後擁,衣錦而還,但這位將軍循古禮,為了表示自己是本鄉晚輩,不敢驚動地方,離家一里路時下馬步行。

就這次回家,李楚瀛還是為了親自抓捕任少校出納,貪汙軍餉潛逃的堂弟。李氏全族懇求,李將軍無奈之下,只好同意在償還公款後不追究此事。但是他又要求堂弟需罰稻穀200擔作為族產,族中長輩並且要在每年清明祭祖的時候以此事訓誥後輩,維持清廉自守的人格。

抗戰時他在河南帶兵,家鄉堂弟來投奔從軍,向他敘說家裡的事情,這位主力軍的軍長問起家中白髮老孃的身體,堂弟說老人家還能上山割茅草。李楚瀛長嘆說,想回家看老孃,但是老在打仗,不知要打到什麼時候。家中每月都有信來,說老孃身體很好,要我安心打仗報國,誰知道是真好還是假好……說著說著,這位將軍淚盈滿眶。

民國密檔:介哥選將,不帥滾蛋

李楚瀛打遍了抗戰中原戰場每一場關鍵戰役。抗戰初期他任湘軍系陸軍第二十三師少將副師長時,師長是隔壁湖南省嘉禾縣的李必蕃。

一般人很難相信這支雜魚部隊有多堅韌,以一個裝備破爛,兵不滿額的步兵師,在山東菏澤力扛日軍第十四師團數天的進攻,雖然節節敗退,但你換別的部隊試試?

李必蕃將軍陣亡殉國前,在軍用地圖上遺憾地寫下:“誤國之罪,死何足惜,願我同胞,努力殺敵。”殘兵由李楚瀛統領突圍。

他當八十五軍軍長時,他族弟李記帶從軍部特務營排長,調到二十三師六十八團二營當四連長,李楚瀛對他交代:人各有志,你要到六十八團去,三哥不攔你。我也沒什麼貴重的東西給你作紀念,送你句詩,叫作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李記帶說我沒什麼文化,不懂詩。李楚瀛解釋道:“這意思是當軍官的百戰難免一死,你要做好為國犧牲的準備”。李記帶氣很壯,說有什麼問題,你經常教育士兵要用“耕田不怕屎,當兵不怕死的精神抗戰。”我當兵打仗也有那麼多年了,還怕這個? 李楚瀛說:“這不對,人家總以為打仗是當兵的先死,當官的後死。其實,敵人先打的是官,不是兵。你平時打日本鬼不也是先打官,後打兵……所以你要做好思想準備。”

民國密檔:介哥選將,不帥滾蛋

一九四九年九月,連縣在鄉軍人聯合會,李楚瀛的會員名片。

李楚瀛這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將領,同時又是堅定的三民主義信徒,死硬的封建衛道士。他錯誤地認為共產黨不講四維,破壞八德,是對中華文化道統的毀滅。所以在一九四九年初,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他從淞滬警備司令部副司令任上,回廣東出任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打算頑抗到底。十一月,他在連縣組織“反共救國軍”第九軍,自任軍長。隨後,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挺進連陽,12月16日李楚瀛在連縣戰敗被解放軍俘虜。

———————————————完

前媒體人,知名歷史學者,軍史專家、華師大口述史協會首席顧問,《國家記憶》文獻影像展策展人。

敬請持續關注抗戰老兵,關注本號,懇請轉發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