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一個很少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的子女?

好媽媽的親子時光

說到“一個很少給爸爸媽媽打電話的子女”,我們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子女不懂事、不孝順”。但細細一想,或許沒這麼簡單。

你可能也有過此類經歷——別說是打電話,有時候我們在家裡直接面對父母的時候,能說會道的我們就好像變成了啞巴,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一個很少給爸媽打電話的子女”或許不是沒有想到父母,而是與父母之間存在溝通問題。他們可能從小到大與父母的溝通都不夠順暢,一直以來都沒能得到父母的理解、影響父母的觀點。長此以往,他們堅信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因此害怕與父母溝通。

與父母存在溝通問題的子女可能是經歷了以下三種情況:

1. 在低迴應的教養方式下長大

“低迴應”的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對子女需求的回應程度低,包括物質需求以及心理需求。這樣的父母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嚴厲型,一類是忽視型。

嚴厲型的父母不但很少回應子女的需求,同時對子女有過高的要求,要求子女必須達到自己定下的不切實際的期待。子女可能會因為害怕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對父母說“不”會招致批評和懲罰,因而選擇對父母保持沉默。

忽視型父母對子女沒有期望和要求,也不回應子女的需求。當子女主動開口時,這類父母往往採取否認、迴避的態度,久而久之子女會感到“我說什麼父母都不會聽”,從而不再嘗試與父母溝通。

2. 父母的情緒和想法不穩定

他們的父母可能是情緒和想法多變的。心情好的時候能與子女進行良好的溝通,心情不好時就會變得粗暴。對於子女提出的同一個要求,他們可能今天答應,明天就反悔。這種反覆會讓子女很困惑,他們不懂怎麼和父母溝通才是對的,索性不去冒險,避免溝通。

3. 觀察到他人與父母溝通時的無助

還有的子女雖然自己並沒有很多負面溝通的經歷,但是他們可能觀察到身邊朋友、同事與父母溝通時的無助,再加上缺乏和父母溝通的正面體驗,也可能產生“父母同樣不會和我好好說話”的預期。

當然,子女不給父母打電話的原因很多,存在溝通問題只是多種可能中的一種,具體原因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References:

Peterson, C., Maier, S. F., & Seligman, M.E. (1993). Learned helplessness: A 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知我心理學

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而且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兩個例子,先來說說我的妹妹,當年父母想要一個兒子,妹妹生下來之後,剛滿月就被送到姥姥家,由姥姥撫養,一直到妹妹四五歲,才回到我們這個大家庭,那時弟弟已經兩歲了。

爸爸媽媽覺得虧欠了妹妹,平時對妹妹會格外關照,也叫我這個做姐姐的對妹妹好一些。說實話,我與妹妹的相處不過是每次去姥姥家短暫的相處,並沒有太深厚的感情,剛開始她回到家裡時,心裡多少有些排斥。

現在妹妹已經結婚生子,但妹妹很少給父母打電話,若不是有什麼事情,一般都不會打電話過來,包括給我打電話,大多都是因為有事,爸爸媽媽也頗有微詞,去年父親去了新疆工作,家人都不放心,經常給父親打電話,問問他的情況,但妹妹很少打,父親抱怨地說:“別人都給我打電話,就老二不給我打。”

再來說說我老公,我老公只有一個母親,父親在他上大學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母親改嫁,老公與母親的感情一般,母子倆個即便是坐在一起也沒有什麼話說,老公對待母親不是一般的客氣,客氣得有些不正常,每說一句話都要思考一下,就怕母親多疑,因為婆婆什麼事情都容易想歪了,平時打電話也很少,一通電話說不了三分鐘,彼此就沒有話說了。

為何會這樣,也與老公小時候不在母親身邊長大有關,老公小時候是奶奶一手帶大的,上了小學,就被送到縣城,住在伯父家,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婆婆又是一個不善言辭,不太懂得關心孩子的人,對老公的學習生活基本不過問,都是公公過問,所以,導致了母子之間的關係很一般。

由此不難看出,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長大後,與父母的關係很難做到親密,不是不孝順父母,只是在心裡有一道難以名狀的鴻溝,想親近卻親近不起來。


沛澤媽讀心理

子女很少給父母打電話這種現象,很多人第一反應應該是這個做子女的不孝順、不知道體貼父母,這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童年時期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很好的建立起來,導致成年後子女對於父母的依賴感缺失。

依戀心理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格發育,它不僅是歸屬感、安全感、信賴感等形成發展的基石,也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同理心、自控力、樂觀、信任等優秀能力的衍生和發展。

依戀關係分為三類:  

① 全依戀 (Secure),這類兒童與母親在一起時能舒心地玩玩具,並不總是依附母親,當母親離去時,明顯地表現出苦惱。當母親回來,會立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很快平靜下來並繼續玩遊戲;  

②不安全依戀,迴避型 (insecure- avoidant),這類兒童在母親離去時並無緊張或憂慮,母親回來,他們亦不予理會或短暫接近一下又走開,表現出忽視及躲避行為,這類兒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與母親的安慰沒有差別;  

③不安全依戀,反抗型 ( insecure- ambivalent),此類兒童對母親的離去表示強烈反抗,母親回來,尋求與母親的接觸,但同時又顯示出反抗,甚至發怒,不能再去玩遊戲。

如何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第一,0-3歲這個時期要有穩定的照看者。一般來講這個人最好是母親,其次是父親。母親的陪伴在孩子的依戀關係形成中佔有非常大的比重,父母一定要儘量多陪伴在孩子身邊。

 第二,要高質量的陪伴。包括具備良好的陪伴環境與良好的陪伴態度,對孩子的信號能做出合適且積極的回應、對孩子的照顧溫柔而細緻。如此,孩子就會對父母產生較強的信任感與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會幫助他與外界嘗試接觸。環境選擇也影響著孩子的依戀心理,過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使孩子的被關心度及個體看管時間減少,會造成孩子的安全感下降。

  第三,父母所創造的良好家庭關係。成長在父母婚姻幸福、家庭美滿和睦,並且較少有摩擦的家庭中的孩子安全感會比較強。

孩子生下來就像一張白紙,之後上面寫了什麼、畫成啥樣,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和壞境決定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所表現出來的不好的部分,其實就是父母自己的問題點。我們總是在討論怎樣教孩子,其實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家長該如何與孩子一起成長。


耳媽卜卜

說來慚愧,我就是這種很少給父母打電話的人。

父親是個思想老舊的人,在子女教育這塊很古板。父親就是父親,兒子就是兒子,這個不能亂,所以父親在我們面前很嚴肅,從不和我們兄弟開玩笑。小時候我比較調皮,父親經常打我或者罵我。久而久之,父親留在我心中的只有威嚴。我和父親很少說話,在一起只有沉默。

在外面唸書或在外工作,我從來不給家裡打電話,感覺沒啥說的。都是家裡感覺我像失蹤了一樣,給我打的電話。雖如此,但我還是能感覺到父母對我的愛。有一段時間,感情受過創傷,我不怎麼相信愛情。不急著談女朋友,不急著結婚。父母急啊,眼看都是大齡青年了。為我的終身大事,父母是操碎了心。

現在,看到父母越來越大,我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我還是不給父母打電話,而是用回家這種最直接的方式代替。家裡需要什麼東西我給買上,家裡有忙的我就幹活,能為他們減輕點負擔就減輕一點。

以我的經歷來看,之所以不給父母打電話,是因為從小和父親缺少溝通,沒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機制。但是,對父母沒有不孝敬之意。現在,我還是不會給他們打電話,我回家。


逍遙客小劉

很多人如果在不瞭解任何前提的情況下,一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定就會說:這真的是一個不孝順的子女啊!人在外地,不常回家,還不打個電話給爸媽問候一下!

但是,我想要告訴你,一個家的氛圍是相互感染的。你給孩子怎樣的“關懷”,孩子就是反饋給你怎樣的“關懷”。

年初,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的新聞剛出,社會各界都覺得非常震驚:為什麼一個堂堂北大的優秀學生,會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這樣的絕情?這樣的孩子真的是做的很不到位!但是,隨著事件的深入,我們知道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透出了太多不夠的行為,這個優秀畢業生沒有辦法在家庭中感受到愛、反而是一味的感覺自己被壓抑、於是想要逃離,最終他選擇離開家,出國、拉黑父母。

所以我想要說的是,孩子身上反饋出來的所有問題,其實都是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只是孩子將這些問題呈現出來了而已。

以上。


柏燕誼心理諮詢師


首先要看這個問題出現了多久,孩子是最近幾個月或者最近一年給父母打電話少了,還是從離開家開始,這個孩子就不太給父母打電話。

如果孩子給父母打電話的次數在最近一段時間內變少了,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去了解和分析實際的情況:

1、生活的環境和工作的環境有沒有什麼改變(比如搬家、旁邊裝修等)?

2、是不是工作/學業很忙,加班時間多?

3、工作/學業是否順利?是不是工作/學業壓力比較大,怕給父母打電話時帶出自己的情緒,讓父母擔心?

4、孩子最近的身體狀況怎麼樣(食慾、睡眠)?

5、孩子最近交的朋友是什麼樣的(職業、個性等)?

6、孩子的精神狀態怎樣?生活上、經濟上、情感上有沒有遇到困難?


我們不應該只關注孩子給不給父母打電話,然後做出一個主觀的評判。我們更應該從關心、尊重、愛護孩子的角度出發,從不打電話的背後找找原因,看看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幫助。


尤其是孩子從離家開始就很少給父母打電話這種情況,父母更要想一想孩子需要什麼,而不是自己需要什麼。不給父母打電話,說明孩子不願意跟父母交流。而這種情況的產生,一定不是一天兩天,是長時間親子溝通的不順暢導致的。


如果我們往前推,會發現,孩子大了不和父母交流,原因在於孩子小的時候,就沒有形成溝通交流的家庭氛圍,當然父母也沒有教給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父母之所以沒有教給孩子表達自己,是因為父母也不具備溝通表達的能力。


中國文化的特點,傾向於教給我們隱忍,因而“不表達”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和父母“話不投機半句多”。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從孩子一出生做起,抓住語言、情緒的發展期,教給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當然,父母也要及時給與回應和提供實質性地幫助。久而久之,溝通和表達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孩子再遇到事情就願意和父母敞開心扉。


父母要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可以到手機應用商店下載《蘭海說成長》APP,看蘭海老師手把手的視頻示範進行學習。



蘭海

首先我不想提倡親情綁架,這道題很明顯想表達的意思是子女很少再去關心父母了,很少再給父母打電話了,就算打了電話,也是哦,嗯,啊之類的短字。

而父母又非常渴望與子女建立更多的聯繫,在一直等不來子女的電話,就會給子女打過去,每次接電話聊的內容也基本上是吃了嗎?在那兒怎麼樣啊?過得好不好啊?之類的。

而子女往往是報喜不報憂了,遇到困難,他們想自己解決問題,那麼父母就會很失望啊!在父母看來,無論孩子多大,他還是個孩子,他為什麼不再依靠我了呢?

其實父母要想與子女變成正常的親子關係,是要想想在子女的成長過程當中,是否曾經傷害過孩子?孩子的需求是否沒有被滿足?是否總因為學習的事情對孩子發火?

而現在子女在遠方求學,心裡一下子空了,家變得清冷了,跟自己的伴侶也沒有啥可說的。那麼內心與人溝通的需求該在何處安放呢?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性,22歲,他是一名演員,媽媽是一名小學校長,喜歡歷史,目前在學習心理學。爸爸在政府部門工作,多年以前當過兵。爸爸媽媽之間很少溝通,所以媽媽總是想和他交流,聊心理學方面的,可是他比較忙,他內心也愛著媽媽,他現在感覺他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很難平衡。

心理諮詢師經過訪談了解了足夠的信息,告訴這個男孩:你的媽媽是小學校長,一般來說能說會道,愛操心的人,會做小學校長,而且她操心操慣了,你這一離開,她會感到不適應。並且她感到和你有共同語言,很明顯你的興趣愛好和你媽媽很像,所以她願意找你聊天。

你的爸爸以前當過兵,要知道當兵的人往往說一不二,他缺少思考的,會按命令行事,長官讓他打哪兒,他就打哪兒,久而久之他習慣了服從命令,做事就會雷厲風行,你怎麼樣和這類的人有聊天的感覺啊!因為聊天是一個慢活,是要讓人慢下來,靜靜地去思考,並願意花時間去聆聽,你爸爸會覺得這樣沒有意義,所以你媽媽才會願意找你聊天。

正常情況下是子女有子女的生活,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可是你的家庭是父親不愛說話,做事特別果斷,缺少思考;你媽媽恰恰又是一個特別愛說的人,而且又學了心理學,想和你分享她每天學習的心得。

可是你沒有這麼多時間啊!那麼你怎麼辦呢?你要告訴你媽媽要學習系統的心理諮詢,看《整合式短程心理諮詢》這樣的書,讓她把精力消耗在這兒上,不要讓她再跟你較勁,讓她跟系統的、規範的心理諮詢培訓來較勁,她很快就感覺到要學的是有非常多,她就不會再找你經常聊了。

需要有策略的應對父母,策略就是讓他們的生活充實起來,往往夫妻之間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孩子又去了外地學習或工作,所以就很盼望孩子能給父母打個電話。可是孩子也在忙啊!無論他是處於學業還是事業,都在起步階段啊!

如果他現在懈怠了,天天陪父母聊,那不就成了提前養老了嗎?父母也要想想,你年輕時候的樣子,是否就能體會到孩子現在的狀態呢?

所以當我們的生活充實起來,我們就不會把精力放在別人身上,偶爾打個電話,互報平安,你做你的,他做他的,彼此心理能感覺有一根線牽著就可以了。

我們往往要讓別人來填補我們內心的空虛,想想這正確嗎?

另一方面,孩子長大了,不願意與父母再交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孩子以前受過傷,而父母那時候忙,沒有去關注孩子內心。在孩子最需要關心的時候,父母忙;在孩子事業或者學業處於起步階段,父母閒。而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啊!

我們為什麼一直這樣錯誤的輪迴呢?我感到擔心的是,這一代年輕人有了孩子以後,會不會也會複製他們的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呢?

還有一方面原因是與父母聊不來,現在年輕人懂得太多了,玩手機玩的特別溜,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太強了,而父母才剛剛會用智能手機,這就必然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很low。

可是孩子有沒有想過,當你小的時候,你不會做題時,你的父母嘲笑你:這題都不會做?你咋這麼笨呢?和你現在瞧不起父母不會用智能手機不是一樣的道理麼?

當然了,是父母首先做錯了,父母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不會做題,求助於父母的時候,父母選擇了埋怨和嘲笑,父母需要道歉。

我不太知道其他人與父母的關係卡在了哪裡,我時常也會對父母有埋怨,這些都是在我成長經歷當中烙印在腦海裡,形成了自動化思維。所以我就在不斷地去除這些錯誤的自動化思維,父母當年沒意識到,現在意識到了,現在我們也意識到了,所以就需要改。

在雙方時間都很充裕的時候,不妨談談心,也許一開始會比較阻塞,但只要你想把你的心理話跟家人講,他們會慢慢理解你的。

需要有一個人率先做出破冰。我們與父母的溝通模式是會複製到其他人際關係當中的,比如與父母關係很好的人,他會與其他人關係也很好,因為他父母很民主啊,家庭氛圍很好,友善相處,有問題耐心解決就好,不會去埋怨、指責,這些都是沒有用的,除了傷害感情以外,沒有什麼積極的因素。

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演習負責,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該有的表現。父母有想和子女談話的需求,如果子女忙的話,只需要看到父母這個需求就可以了,在恰當的時候儘量去滿足他們;父母在提出需求的時候,也要去想想,孩子現在在幹嘛?是不是忙著呢?

所以我在一開始才提到了親情綁架,有很多人是這樣的意識:我生了你,養了你,你就得聽我的,哪怕是我是錯的,你也得聽我的。有這樣觀念的人大有人在,而且這樣的人品行都不會是很好,比如有家暴啊,有虐待啊等等,他們對子女就是控制。

他們很可恨,但也很可憐,從來沒有體驗過什麼是愛,什麼是溫暖,在他們看來佔有慾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子女如果還再一味地滿足這樣的父母的需求,你是把父母也害了,因為你沒有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問題,而且他們的很多言行已經嚴重影響了你的生活與工作。

有很多人畢業、找工作,選擇自己租房子住,他們不再想與父母見面,不是冷血,也不是無情,而是想逃離,我們去詢問便知道,他們的童年很不好,缺少需要的依戀關係。而恰恰這樣的父母會去指責他冷血和無情。

我就在想,這又是何必呢?是父母成功地創造了這樣的糟糕的環境,使得孩子在這樣“系統的”培養中,變成了父母最不想看到的樣子。

我認為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只要你能改,能意識到問題,而且改過自新,孩子也會願意和你打電話,願意和你見面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孩子小的時候被父母所傷,肉體的傷已經看不到了,但心靈的傷會帶一輩子。那麼孩子什麼時候會選擇諒解呢?是父母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變得比以前更好了,更和善了,更體貼了。

有一本書,我推薦全天下的父親好好看一看《不體貼的父親》。看書名好像感覺像在指責父親是吧?當你看的時候會流淚的,文字的意義是看你用怎樣的語音和語調講出來,呈現的意義就會不一樣。

平和的講不體貼的父親,是在承認自己確實是在教育子女方面上失誤很多,然後幡然悔悟,改過自新。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這樣改變的,他有一天在和孩子發了脾氣以後,感到特別懊惱,他不相信剛才那個暴跳如雷的人是他自己。

他緩步走到了孩子的書房,看到孩子在默默畫著一幅畫,他感到孩子也很傷心,孩子在通過畫畫來宣洩內心的受傷。他掩面而泣,他很後悔,為什麼剛才傷害了孩子,孩子轉過頭髮現父親坐在了地上,上前關心地問:“爸爸你怎麼了?”

這句問話就像洪水開閘,他哭得更厲害了,他想到自己是孩子的時候,父母沒有對他足夠的關心,而且他現在又離婚了,會有很多煩心事,當孩子在受到他的心靈傷害以後,還會來關心他,他感到特別感動。

在哭完以後,他與孩子聊了很久,說了很心理話,對孩子講他的心路歷程,他不想再這樣傷害孩子了,他與孩子做了約定,他要改過自新,從現在開始。

孩子突然感受到他的那個可愛的爸爸又回來了,父子倆又長時間地抱在一起。

第二天,父親在開心地給孩子準備早飯,孩子開心地與父親問好,兩個人的關係從那天開始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他通過自身的蛻變,感悟到需要寫出一本書來,來治癒更多的家庭,於是有了這本《不體貼的父親》。

我很認真地看完了,很感動,原來愛會讓人心靈平和,感受溫暖,我們需要長時間保持這種舒服的心境,所以就需要努力讓自己心靈平和,友善待人。

而這些是要有足夠的覺察,並且需要持續的注意力,才能形成習慣。自動化思維是一個非常不好的東西,你在遇到事情以後做出的下意識行為往往是錯的,所以就需要替換這些模式,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耐心,從而去修正言行。

白巖松說過: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個聲音在回答: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人,再然後就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所以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再成為一個優秀的父母,孩子也會變得優秀。

我是90後心理諮詢師,希望我的文字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想法,謝謝!


心靈之音的空間

我出去外地上班之後也是很少打電話給我爸媽,主要是好不容易出去了,和爸媽就沒有多少話說了,每次打電話都是說那幾句話,久而久之就不想打電話了,自己口才也不好吧,也不可能像別人那樣去問候爸媽,說什麼爸媽我愛你我想你之內的,覺得說這種話太矯情了,自己也說不出口,就只想在外面好好上班,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讓父母不要為了我操心就好了,真的沒有那麼多的話給爸媽說了,我是95年的,有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太沒有良心了,連給爸媽打電話都不想打了,我在外面上班的時候,爸媽都十分關心我,天冷了會告訴我,多穿點衣服,睡覺要蓋好被子,平時要吃飽,不要餓肚子,真的對我很好,可是我出去上班之後就是不想打電話給爸媽,我曾經很想每個星期都給爸媽打一次電話就好了,但是每個週末到了最後一天想給爸媽打電話,總是沒有勇氣打電話,有時候很羨慕身邊的同事,經常看到給家裡打電話。

真的覺得自己沒有良心,好像一個白眼狼一樣的,人家給狗一點吃的,狗都會好好老家的,哎,不說了,一會兒給我爸媽打個電話


看看1925840

我和老媽的通話有時一個月一次,有時幾個月才有一次,顯然我就是一個很少給爸媽打電話的子女,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感情。

首先,電話不是唯一的溝通方式

在互聯網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存在太多通訊交流的工具,完全沒必要非藉助打電話表達關心和敬愛。比如鮮少用電話溝通的我時不時往自己家族群(家庭成員都在)扔幾個紅包,或者在群裡發各種搞笑的逗比照片,然後全家人都一起討論,互相吐槽,再然後我們在不在一起,通不通電話,其實一點不妨礙我們的人溝通和交流,自然生疏感也沒有那麼強烈。


其次,不想讓父母擔心

孩子無論多大,始終是父母眼中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我來說越來越喜歡報喜不報憂,一來,父母不在自己身邊,遇到事情即便告訴他們,除了增加一個煩惱的人,沒有什麼作用;二來,父母在家,我遠在外面,幽怨太多很讓他們極度不放心;三來,自己逐漸長大,很多事情該要自己承擔,跟父母吐槽太多,讓父母更覺得自己沒長大,估計恨不得把自己綁在身邊。所以為了不讓父母過於擔心,很多事能不說自然就別說,這種消沉的情緒不能帶給父母,這也是我電話比較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後,不打電話不影響我對父母的愛

即便工作再忙,幾個日期節點,即便沒有和家人待在一起,也一定會與父母通話,為父母買點禮物,比如母親節、父親節、中秋、春節、父母的生日等等必要記住的時間點。

其實父母很疼愛我們,對我們索要的不多,我們對父母的愛不一定非要停留在電話中,愛父母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很多方式都可以表達,所以我不認為很少給父母打電話的孩子是不孝順或者不愛自己父母的表現。


軒逸箐風鈴

這樣的子女

第一,原生家庭比較溺愛,只有自我,沒有別人,覺得父母就是為自己服務的,沒有感恩之心。

第二,這樣的子女,可能生活壓力大,心理苦澀,也不願意給父母打電話,其實也是一種藉口,把苦難當藉口。

第三,越是不給父母打電話的,越是一個感情寡淡的人,內向,不願意與人溝通。

第四,不常和父母打電話的人,不能說他不孝順,但是不打電話確實是不孝順的一個表現。

第五,不打電話的子女,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一些父母對他的有些不公允,他就唸念不忘,執念太深,然後報復父母,不打電話。

其實這不打電話的孩子應該好好想想。不要到時晚了,後悔來不及的,孝順父母要趁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