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这是重构重塑后的第一次检验,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这是使命拓展后的第一次实战,彰显着北疆武警的威武形象。

6月1日上午,额济纳旗赛驼场硝烟弥漫,阿拉善盟“猎鹰—2018”反恐实战演习全面打响,参加演习的武警额济纳中队官兵在近似实战环境中检验打赢本领,以过硬的能力素质赢得了驻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风云变幻,时代变迁;硝烟不再,要塞依旧。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边陲要塞,国家卫星发射基地,全国第四大陆路口岸,内蒙古最西部的入疆要道,额济纳历来都是敌特和恐怖分子秘密渗透、辗转内地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驻守在这里的武警额济纳中队牢记职责使命,聚力练兵备战,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始终聚焦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以“全力干好维稳这件大事”为己任,以能打胜仗为不懈追求,苦练打赢精兵,忠实履行新时代“两个维护”使命任务,在大漠戈壁谱写了强军兴军的崭新篇章,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从1959年到2018年,中队官兵居安思危、高度警惕,用青春坚守三尺哨位,实现

连续59年“万无一失”

执勤是武警官兵的“饭碗工程”,执勤出了问题就是打了败仗。59年前,中队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额济纳旗自治区保安大队正式在新成立的看守所执勤,用忠诚和奉献履行维护着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神圣职责。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中队官兵接过革命老前辈的枪,肩负起新时代“两个维护”的使命重任。

身处祖国边陲,置身大漠戈壁,两国边境,两省交界,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各种奉献考验。如何世代坚守、万无一失?

在中队楼前地面上,写着“从这里走向战场”7个血红大字。这里是官兵们每天上哨、下哨集合的地方,时刻提醒着官兵“哨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战斗”“上哨一分钟,警惕六十秒”。像这样的警示语,在营区的执勤哨位、灯箱橱窗、通道走廊,甚至每名官兵的理论笔记本上都能看到。

心中有意识,行动有警惕。中队注重持续强化官兵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每月安排形势任务、职责使命专题教育,每周分析执勤形势,每天通报监区情况,每班哨提问执勤纪律,保证了严峻的执勤形势深深刻入官兵头脑,做到时刻不忘、一刻不松。坚持把治理执勤隐患作为确保安全的长久之策,既重视治理物防、技防等“硬隐患”,又突出治理人员思想、官兵关系、制度落实等“软隐患”,提出了“坚持中心居中、主业主抓要一以贯之,推进执勤隐患归零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执勤风险要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成效不收兵,确保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2009年,中队刚刚搬迁新营区时,很多执勤设施还不完善,党支部一班人就一点一策、一岗一策,穷尽一切可能充分预想情况,逐项研究对策,认真细化处置方案,反复组织论证推演,同时,全力整治影响执勤安全的倾向性问题,大力加强“三能”“六会”“五快”训练,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依案高效处置。

“执勤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在祖国边陲执勤站岗我倍感光荣。”当班领班员何耀武用质朴无华的话语,道出了大漠卫士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边境看守所执勤环境特殊、情况复杂,是反恐维稳的最前沿,容不得丝毫闪失。中队官兵坚持把强化执勤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抓紧不放,结合社会形势和执勤特点,提出“单兵决定成败”执勤理念,突出防逃制逃这个重点,分类组织专勤专训和方案演练,通过点滴抓养成、细微抓规范、从严抓训练,训强了基本技能,训活了情况处置,提高了执勤能力。从2015年至今,中队成功制止在押犯脱逃11起15人,确保执勤目标绝对安全。

59年来,无论人员、位置、环境怎么变,中队官兵心中的信念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为祖国戍好边,为人民站好岗”。

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从零下40℃到零上70℃,中队官兵寒来暑往、战天斗地,用热血锤炼打赢本领,打造

坚不可摧的“内蒙古西部第一哨”

位置偏远增援难,独立作战是关键。额济纳中队距支队机关640公里,只有一条公路相连,距离最近的兄弟单位也在700公里以外,最快增援都要7小时以上,遇有紧急任务等靠增援变得遥不可及。

没有靠就要靠自己,靠自己必先强能力。中队一茬茬官兵始终牢记强军目标,坚持战斗力唯一标准,大兴精武强能之风,全力练兵备战,从不因天候恶劣而缩短训练时间,从不因科目危险而降低训练难度。严格军事训练“八落实”,深入纠治“议训多谋战少”“组训多研战少”“跟训多参训少”等和平积弊,叫响“当兵就当能打胜仗的兵”的口号,设立军事训练“龙虎榜”,常态组织“沙漠越野拉力赛”和“魔鬼周”超极限训练,大力开展“群众大练兵,比武当尖兵”创纪录活动,不断强化官兵敢打必胜的过硬本领和“两不怕”的战斗精神。近年来,中队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中勇夺21个冠军,军事训练成绩始终走在支队前列。

在额济纳中队,定期都会出现一种情况:驾驶员背上了狙击枪,侦察员当上了突击手……这种看似简单的岗位互换,折射出中队党支部坚持战斗力唯一标准,坚持实战实训的鲜明导向。

在每年的勤训轮换中,中队都坚持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自觉摒弃“排名优先、尖子靠前”的错误观念,在保持反恐力量定人定岗定位的基础上,视情组织过硬的执勤能手、训练尖子进行岗位轮训,走开了“一专多能、一兵多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战斗力的成倍提升,确保部队始终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实战实训、训战一致,部队打赢能力才能越来越强。为保证训练最大限度地与实战对接,中队组织官兵全副武装在沙漠里练五公里,在戈壁滩上练搏击,在红柳丛中练搜捕,在风雪地里练潜伏,在沙尘暴中练瞄准,一招一式都向实战对表、向打赢聚焦。同时,把大沙漠、戈壁滩、胡杨林、红柳丛等驻地主要地貌和环境特征“搬到”中队,作为战术场,定期开展模拟对抗演练,全程加大训练强度、设置多变敌情,让每名官兵都把亮剑的本领训足,打赢的真功练硬。在中队长邵喜文的带领下,针对每种环境特点,摸索出了一套“沙漠追击一千米,戈壁一枪要毙敌、胡杨树下多变换、红柳丛中靠协同”的实用战术。

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能战方能止战!基层是战斗力的“刀尖”,必须做到手中有力量、应急能到位、情况能处置。为适应反恐任务拓展需要,去年年底,中队在调整改革中扩充了应急排,一开始,面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武器装备缺东少西”的窘境,党支部一班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按照“特战特训特建”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开展人装结合训练,没有教材,他们就向机动支队特战大队要,没有经验,他们就收集整理国内外经典反恐案例,每周组织战例分析、战法研究和两官编组作业,在实践磨砺中不断加快战斗力体系化生成。在与阿拉善盟反恐支队进行联合反恐演习中,官兵们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进行密切协同、灵活机动、迅捷高效的战术行动,成为了对方虚心“取经”的最大亮点。

北疆边陲凯歌扬。6月1日上午,阿拉善盟“猎鹰——2018”反恐实战演习在中蒙边境额济纳打响,这是G7京新大通道贯通后组织的首次反恐演习。受领任务的武警额济纳中队官兵迅速出击,封控环疆环边要道,在恐怖分子劫持人质逃入火车站谈判无果的情况下,武警官兵精准侦察、立体突击、排除爆炸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恐怖分子、解救人质,被驻地党委政府誉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内蒙古西部第一哨”。

驻守在边陲要塞上的尖刀铁拳

从单一执勤到多样化任务,官兵们鏖战戈壁、驰骋大漠,用担当撑起人民安全感,赢得

2006年12月12日深夜,旗宾馆突发大火,57名旅客被困楼内。接到报警,中队官兵迅速赶赴火灾现场救援,在呛鼻的浓烟和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大家用打湿的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浇湿的棉被一趟趟钻进火海,救出一个又一个被浓烟熏倒在地的客人。官兵们30分钟的生死救援,换来的是54人火海重生。被中队官兵火海中救出来的宾馆张经理回忆说:“武警官兵危险面前就像一只只出山猛虎,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不畏死亡,钻出钻进一连救出50余人。我至今想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为了素不相识的人而不惜自己的生命?”现场指挥救援的时任额济纳旗政法委书记梁建国表扬中队说,“武警中队是众多驻军中行动最快、任务完成最为出色的部队。”

牢记使命,忠于使命,才能不辱使命。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北开南联、东西贯通的深入推进,额济纳这个“桥头堡”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中队的使命任务也变得越来越繁重。盲目乐观是致危之由,居安思危才是久安之策。如果缺乏政治上的敏感性,丧失应有的警惕性,一旦有事就会打败仗。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为回答好习主席“三个能不能”的胜战之问,中队坚持在反思强能、在补差中发展,突出“五个不会”“二八现象”这个重点,抓住“查、析、改”三个关键环节,围绕思想观念、战法研练、日常战备等7个核心问题,持续兴起“胜战之问、使命追问、能力叩问”群众性大讨论,开展“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活动,制定实招实策的整改措施,既增强了官兵“危险就在身边,战斗随时打响”的危机意识,又确保了问题清仓归零。

2007年9月29日,额济纳旗东风镇牧场发生特大灭门惨案,犯罪嫌疑人胡依嘎将邻居一家三口杀害后持刀潜逃。接到上级命令后,时任中队长王慧成带领应急班前出处置。官兵顶着沙尘暴,在戈壁滩和红柳林中连续搜索追击40余公里,将其围困在红柳林中。胡依嘎是有名的摔跤手,生性残忍,又持有砍刀,很难抓捕。中队官兵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运用过硬的擒敌技术迅速将嫌犯制服。驻守一地,守护一方。“国际胡杨旅游节”安保、极端天气救援、落水儿童营救……类似的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都有中队官兵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驻地11.5万平方公里的安全稳定。

位置偏、交流少、借鉴难,却挡不住中队官兵备战打仗的坚定决心。长期以来,中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每次任务结束后,都自下而上组织反思式总结,查找问题不足,研究加强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实现打一仗进一步。2017年7月,京新大通道全线贯通后,中队针对官兵“实战历练少”“反恐经验缺”的实际,按照“一句话命令加补充指示”流程,认真研究分析反恐形势变化特点,突出兵力配置、战法运用、指挥协同、综合保障等重点,将现有装备进行模块化定岗定位,逐位置研究力量运用、逐人员规范编携配装,及时修订3类19种战备方案,加强“防冲闯、防破坏、防端窝”和“反袭击、反爆炸、反劫持”专项训练,确保中队始终做到“两个不经,一个保持”。

今年年初刚刚组建的应急排就在全国“两会”安保期间崭露头角。当时,中队担负G7京新高速额济纳旗二号山公安检查站武装警戒任务,参战官兵高度警惕、临危不乱,成功处置车辆强行冲卡事件10余起,抓获吸毒、偷盗人员6人,缴获管制刀具11把。

图文|田冰、毛胜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