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

文/古申賢山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古申賢山,本名付京生

著名美術評論家、今日鑑藏美術館藝術顧問

古人一直有在天上飛翔的夢想,但在現實中難以實現,於是就寄託於神話小說,中外皆然。自萊特兄弟1903年設計製造的飛機成功進行了飛行之後,世界上開始有了重於空氣、有動力、可進行操縱飛行的航空器。發明了飛機,現代人快速進入航天時代,這使得大多數普通人,也基本上獲有了在天上飛行的經驗,坐在飛行的飛機上通過舷窗欣賞窗外的風景,給許多人留下了極美好的印象,所以,一旦有人把這種視覺感受用畫面表達出來,就很容易引發人的情感共鳴。

在艾國先生用中國畫的水墨語言表達這種感受,用以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之前,似乎並沒有哪位架上的視覺藝術家,成功地表現過這種經驗。所以,最近幾年,艾國先生一直在滿懷熱情作這件事兒,他發明了“俯遠法”,率先成功將現代人在天上飛行的經驗和感受表達出來。也許,艾國先生髮明的“俯遠法”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譬如,如何超越囿於攝影式視覺直覺感受,使之具有視覺語言上的更大的親和力;再譬如,如何讓畫面超越散亂的斷片式表達方式,讓畫面更有整體感,並使之再在感觀上給人以更簡易、更輕鬆的感覺,等等,這些都是需要繼續努力探索的。但艾國先生在這方面,無疑是篳路藍縷的開山者,無論後人如何發展繼承,他都是開宗立派者。

艾國先生對傳統的中國畫表現語言,有著幾十年的探索、研究、實踐經驗,他的筆墨表達能力極強,也極高邁,對中國畫的六法範疇,以及,對中國畫六法範疇中的諸多審美概念的內在意蘊(如風骨、神采、氣韻、格調,乃至意象、境界、教化等等審美標準),他都在創作實踐中把握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這就保證了艾國先生一上手錶達他的“俯遠法”,便使得他的“俯遠法”具有了“效果歷史”的基本特徵,簡言之,就是他的“俯遠法”,在創新的同時,不失傳統筆墨技法語言和章法構成的基本特徵,從而保持、固守了傳統的水墨語言的美感的基本特色。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娘子關無人機所見

136*68cm

2018年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一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二

戰國時代的莊子,在《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這是較早的記錄人企望自由翱翔天空的願望的文字。不過莊子的語言裡,還有著更深的文化意蘊,這乃是自古已然的中國切實人踐行“天人一體”式的人格修為的哲學表述。

《逍遙遊》中還說:“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事實上,莊子寄託在這句話裡的深層寓意,是人的生命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建構,人生在世,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格局的大小、境界的高低,決定了人生的質量。所以,艾國先生的“俯遠法”,是“接受美學”、是“體驗美學”語境中的產物,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值得當下學者下大力氣深入探討、研究。

艾國先生首創的“俯遠法”,是從未有過的新事物,雖然中國古代山水畫有高遠法、深遠法等等章法構成形態,但這與艾國先生“俯遠法”,雖有血脈聯繫,但終究是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如欲使之體系化,尚有諸多理論問題需要解決。譬如,不要畫成地圖,不能離開中國畫的審美範疇,要注重中國畫的以神寫形,要注重中國畫的鏡教功能,以及,要注意中國畫的意象、境界與中國人的文化歸屬的關係,等等。鑑此,目前,艾國先生自己已經通過實踐驗證,對照古代典籍中相關論述,如《林泉高致》、《芥舟畫學編》等文獻所載相關內容,作了大量思考及實踐驗證,但還需要繼續挖掘傳統資源使之昇華變現,還需要藉助現代的研究方法以及現代的智性思維方式,使之條理化、體系化,並能最終感性(形象化)表達。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雲夢山之路

138*69cm

2018年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一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二

艾國先生涉及“俯遠法”的思考與實踐,內容大致有:觀察法,表現手法,圖像構成,三個方面。觀察法,涉及“盤桓周覽”,表現手法,涉及“筆墨意象”,圖像構成,涉及章法遠近、虛實、聚散。這之中,意象,在“目所綢繆”中,形成統一的鏡像,這就為“俯遠法”奠定了充分的理論基礎。,

艾國先生的“俯遠法”,是在較高級的審美體驗裡進行實踐的,他是一位虔誠的研究佛學的居士。佛教境界說與中國藝術意境理論是有一定的通融性的。傳統文化的心性學說對古代文藝創作心理學的啟示與影響,在艾國先生的“俯遠法”實踐中,是有真切體現的,他的筆墨,是追求性靈之真如的體現,乾淨,無拖泥帶水之虞,一默如雷,動中寓靜,有鳥鳴山更幽之美,禪悟的這種中國特有的宗教體驗在艾國先生的“俯遠法”中,顯現的是一種“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生命愉悅境界。這樣的畫面,能使欣賞者通過審美欣賞,在“明心見性”中,在精神上,達於“浮名寄纓佩,空性無羈鞅”的境界,自覺去除自我因世俗羈絆而帶來的種種縛累。

目前,艾國先生的“俯遠法”,與傳統山水畫境界中常見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式的圖像表現語言方式,即圖像所表達的那種“眼界今無染,心空安可迷”式的人之真性也是自然界萬物之真性合一無二式的圖像表達方式,有著某種高度的吻合。於是,在艾國先生的“俯遠法”中,也就自然而然有了那種“月映萬川”般的人文關懷。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艾國先生的“俯遠法”是有特殊現代性的價值與意義的。宋人文同《守居園池雜題•望雲樓》詩曰:“巴山樓之東,秦嶺樓之北;樓上捲簾時,滿樓雲一色。”中國人的那種近似現代“區塊鏈”式的方位感,那種遊觀覽察,那種時空的自由調度,那種縱橫捭闔的心理機制,有著運籌帷幄式的戰略級思維導向,這就是艾國先生的“俯遠法”的價值與意義所在。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天下第九關娘子關

90*90cm

2018年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一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二

唐人李白是位追求生命在浩瀚的宇宙自由翱翔的人,他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東京》,詩境從三峽回望渝州——清溪——平羌江——峨眉山寫出,漸次展開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然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來到黃鶴樓,會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其實就是上述的“區塊鏈”之觀。表明傳統中國畫中的時空拓撲,象數構成,是可以延展出與當下的P2P,即區塊鏈思維相連接的思維形態的(所謂P2P,猶如五億人若都通過一臺中央服務器下載某一部電影,必然擁堵,但若張三正下載一部電影,李四便可以從張三處同步下載這部電影,那麼就有五億中央服務器)。所以,艾國先生的“俯遠法”,雖然還正在成長中,但其前途無疑是令人振奮的。

艾國先生的“俯遠法”,是在如下範疇進行實踐的:莊子《逍遙遊》載,蟬與鳩譏笑大鵬說:我迅速飛起,碰到榆樹、檀樹就停下來,有時飛不上去,就落在地上罷了,哪裡用得著飛到九萬里的高處再向南去呢?到郊野去的人,一天之內返回,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就舂米備糧;到千里之外去,出發前的幾個月就要開始備糧。莊子說,這兩個小動物又懂得什麼!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泰山,展開雙翅就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鵬鳥乘著旋風盤旋而起,飛往九萬里的高空,穿越雲層,揹負青天。這樣以後打算南飛,將要到南海去。斥鴳嘲笑它說:它要飛到哪去?我奮力騰躍向上,不過幾丈高就掉了下來,盤旋飛舞於蓬蒿野草之中,這是我飛的最高限度了了。而它將要飛到什麼地方去呢?莊子說,這就是大與小的分別。艾國先生的“俯遠法”,也許會有人譏笑,但若沒有人譏笑,也就不足以為“道”了。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雲夢山前有一村

138*69cm

2018年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一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局部二

艾國先生的“俯遠法”,是在五代梁荊浩《筆法記》的範疇中進行實踐的。《筆 法記》載:夫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這與謝赫根據人物畫所提出的“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不同,但“六要”顯然是“六法”的繼承和發展,是根據山水畫的特殊要求和荊浩自己的創作實踐,把“六法”加以取捨,在六法的基礎上作了創造性的發展。艾國先生的“俯遠法”,也是在五代梁荊浩《筆法記》的範疇觀照下,加以取捨,昇華而成的。

六要是:一日氣、二日韻、三日思、景、五日筆、六日墨。“氣者,心隨筆運,取象不惑”、“韻者,隱跡立形,備儀不俗”、“思者刪撥大要,凝想形物”(這與荊浩在另一處所講“去其繁章、採其大要”,是意思相同的) “景者,制度時因,搜妙創真”, “筆者,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形自然,似非用筆”荊浩還提出用筆有四勢:筋、肉、骨、氣,以及畫有“二病”,即:有形之病與無形之病。荊浩的《筆法記》為我國古代山水畫論建立了綱要。而“六要”、“二病”則是荊浩山水畫論的核心所在。荊浩《筆法記》的範疇,對艾國先生的“俯遠法”,具有指導性意義。

……

(未完待續)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艾國

1966年生人

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導師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藝術高研班導師

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研究員

河北經貿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黑龍江省畫院研究員

今日鑑藏美術館藝術顧問

中國山水畫俯遠法創研人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古申賢山:艾國中國畫俯遠法解析(一)

微藝術館 | 更專業的網絡展覽館

中國文藝媒體聯盟 | 藝窩瘋 核心成員

忠於好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