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電池技術進入發展快車道

隨著電動汽車逐漸走向市場中央,對電力和燃料的需求產生哪些變化?對石油公司和燃油稅稅收產生怎樣的影響?政府又將如何設法彌補燃油稅稅收的下降?

6月5日-6日,第九屆全球汽車論壇在重慶舉行,本屆主題為:“在變革的時代塑造行業的未來”。

汽車行業經歷轉型變革的當下,由新技術、新理念、新玩家、新融合所帶來的劇烈變化,強烈地衝擊了傳統的汽車製造業。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和越來越嚴格的油耗排放法規的實施,越來越多的車企企圖藉助電動化實現“彎道超車”。

那麼,隨著電動汽車逐漸走向市場中央,對電力和燃料的需求產生哪些變化?對石油公司和燃油稅稅收產生怎樣的影響?政府又將如何設法彌補燃油稅稅收的下降?

在6月5日下午的“前瞻瞭望”環節,廣州鵬輝新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研究院院長劉建生、青島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周強、廣東天勁新能源科技股份有新公司動力儲能研究院副院長彭剛柔、《印度汽車Auto India》雜誌創始人Gautam Sen圍繞“電池技術與充電基礎設施”議題展開了討論。

劉建生:鋰電池技術發展路徑和痛點

在劉建生看來,汽車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共識,汽車智能化、無人駕駛的基礎是電動化。

作為電動車的核心零部件,國家在許多政策中做了大量的扶持和規範,在市場需求和政策的雙重驅動下,“三電”技術逐漸成熟,鋰離子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領域,相關技術的正向研發正呈現前所未有的井噴之象。

劉建生認為,市場對新能源鋰離子電池存在諸多需求。總體來講,共性需求是需要有電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鋰離子電池通過材料創新、技術創新和生產經營廣泛來滿足不同的個性化需求。

“三元材料為正極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從220瓦/時到280瓦/時是一個階段,正極材料從622發展到811,後續可以提升到330Wh/Kg,到後面可以提升到450Wh/KG。”劉建生談到。

然而,從全球市場來看,電池成本居高不下,讓電動汽車的價格劣勢難以改觀。劉建生強調,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的痛點需要突破,即性能與成本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一矛盾,需要解決三個難題:一是能量密度與安全,能量密度對安全的增加;二是能量密度與功能密度;三是高溫性能與低溫性能兼顧。

周強:充電設施的機遇與挑戰

從2016年開始,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車最大市場,當前電動車保有量已達180萬輛。而在公共快充等充電設施的部署上,中國也處在領先地位。

周強表示,“從充電設施和相關政策來說,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推動,也離不開對能源和環保方面的一些需求。”

放眼國際,不同國家已公佈燃油車停售的時間,中國政府也在去年9月提出了“雙積分戰略”。在周強看來,此舉極大推動了電動車行業的發展。

在談到未來運營服務的問題時,周強介紹,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商業模式運營策略。在日本,是以四大車企和國家投資銀行成立了一個充電服務公司。而在中國和歐洲地區,更多的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在國內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行業,去創新商業模式以及技術上的一些創新。

近年來,充電設施的產品形態、功能演變及支付方式演變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周強表示,在產品形態上,從原來一個單接口的充電樁逐漸發展到接口、分體式、覆蓋氛圍更大的群充電的形態;其次,在充電設施功能上,凸顯網絡化、信息化、平臺化的趨勢;第三,在充電服務方面,以前從最普通的刷卡收費轉向移動支付、APP使用。所有的變化,從消費的角度傾向於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

在周強看來,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將逐步向新能源利用交互終端轉變。

彭剛柔:動力軟包電池技術前瞻

據彭剛柔介紹,軟包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內阻好、壽命比較好、良好性能等,廣泛適配於高能源汽車的新能源選項。基於目前國家的技術路線,很多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或者動力電池組也是基於軟包形態的。

在NCA和硅碳之後

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 電池技術進入發展快車道

,對於軟包動力電池的研發情況,彭剛柔介紹,在2020年更多技術的突破點將集中在全固態方面。可以說,軟包技術路線,將成為最適合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設計的技術路線。因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能夠有效甚至完全消除電解液洩露和腐蝕的安全隱患,包括具有較高的電化學窗口、更長的使用壽命以及對多極碟片的支持。

在對軟包動力電池發展的能量密度提升進行展望後,彭剛柔坦言當前熱管理仍存挑戰,例如,如何在電芯開發的開始階段,對電芯的發力進行均衡設計;如何正確描述動力電池發熱技能,包括熱失能的描述;如何優化設計動力電池系統熱流熱阻的分佈;如何對優化有關熱管理套件進行優化設計,這些都將成為熱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保證動力電池系統能夠在一個適宜的環境之下,穩定高效運行的重要課題。

Gautam Sen:實現電動車的普及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在演講之初,Gautam Sen便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在純電動汽車領域所做的決定,相當於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選擇”。在他看來,不同國家、不同城市應該基於當地的狀況和人們的需求,因地制宜部署充電設施建設,這其中包括對充電樁的設置部署、設備的實時安裝。

在Gautam Sen看來,在投資和基礎設施方面,國家需要更多地支持電動出行,不僅包括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城市,更需要考慮到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根據當地因地制宜的方式,才能實行全球方式的電動化。這其中包括三個主要市場特徵:一是地方的基礎設施和設計;二是能源體系;三是出行文化和模式。所有的利益相關方必須共同決定誠實信用的方式是非常關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