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的高考季,学生家长都开始担心了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大家好,又到了帅豪豪说事的环节。喜欢的我点一下关注,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多多发言。

帅豪豪说的都不是小事。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学生家长都开始担心了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学生考试紧张的准备学业高考,家长们开始找自己的朋友,物色高等学府,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是你们知道吗?现在的社会,生活学习中等的孩子可能是最有前途的。

一个在大公司做人力资源经理的朋友说,以他多年招聘的经验看,在校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孩子最有前途。他招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公司里往往都循规蹈矩,是可以放心把工作交代下去的那一批人;而最后走上高层、领导他们的却是那些成绩中等的人。同样,杀出公司自己单干或主动跳槽寻求更好发展的人,也往往学业并不出类拔萃。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学生家长都开始担心了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这类孩子通常精力充沛,课业只需部分精力对付,花时间涉猎很多与学习毫不相关的东西,比如怎么与老师交手、钻学校的漏洞;怎么和父母周旋、怎么搞点儿零花钱;怎么去追男(女)朋友、怎么和朋友斗智斗勇……这些实际上都是出了校门后十分有用的能力和经验。

朋友说,实际上95%以上的工作,只要智商中等、读书成绩普通的人都可以胜任,但是能不能得到机会、能否被提拔或不幸被裁员,是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决定的。即使只是面试,他们搞招聘的人都奉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比专业水平更重要。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学生家长都开始担心了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无独有偶,中国台湾中央大学管理学院林子铭教授也发表过类似观点。他在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演讲时说,台湾商业杂志调查发现,一般大型企业的老板都不是班上的第一名,通常排名在十名左右。林子铭认为:学习太好的学生,每天回家都会被父母盯着做功课,从小到大看重的是分数,眼中只有自己,情商通常不高,而第十名的学生智商和资质都是中上等,却不会被分数控制,有更多精力去涉猎不同的知识,抗压能力比较强,人缘也比较好。

他还说,吃饭老插队的人,开车总想超车的人都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过于自私。此外,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爱是最重要的,他建议大学生培养自己的爱心,学会关心他人,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为人处世、人际关系这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才是以后事业成功的关键,比在校时的分数重要得多。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学生家长都开始担心了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当年考大学,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他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但其实现在的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七名到第十七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也更有创造力。

“所以说,小孩成绩可能不是很杰出,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的不一样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个样子。”林清玄说。

同样考了三次才上大学的俞敏洪在演讲中说起自己成功的关键:首先,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其次,他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再次,他是个勤奋的人。他认为人品和道德是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他还强调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由你在小学、中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认为孩子没出息,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作是唯一标准。

又到一年的高考季,学生家长都开始担心了学习中等的孩子最有前途

这些成功者普遍认为,生命的教育——面对挫折的能力、爱的能力、认识生命的多元价值、正确的世界观、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

然而培养孩子的这些素质,说易做难:首先这些东西比较虚,难以用分数来衡量到底培养到什么程度了,也无法和外人比较,父母心里没底。另外这需要许多年细水长流的影响,比督促孩子提高成绩、练钢琴难得多。最关键的,如果父母本身不具备良好品德,为人处世不够达观,世界观不够健全,那么就很难给孩子以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品德。

父母想要孩子有出息,就得提升自己的水平。水平的高低和父母有多少知识无关,取决于父母生活的智慧。双眼只盯着成绩单的父母,看不到大的画面,会错失了孩子生命的教育。

其实孩子踏入社会之后,接触到的人和事都是不同的,智商,情商,行事风格都是需要去学习和锻炼的。

本文选自《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不代表作者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