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市場分析:行業洗牌已至

導讀: 我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市場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和擴張,現在已經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具體表現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同時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門檻不斷提高,政策對於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要求也在提升,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將加劇。

動力電池市場分析:行業洗牌已至

圖為深圳市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遊宏傑接受電池中國網獨家專訪

在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國企業正逐漸在電池材料、鋰電設備、智慧物流及智能製造系統的研發和生產等方面完成對海外的替代,已逐步擺脫對進口的依賴。在日前召開的“2018第一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CIBF深圳)國際交流會”上,深圳市今天國際物流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天國際”)事業部總經理遊宏傑接受了電池中國網的獨家專訪。遊宏傑表示,動力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分為前段設備、中段設備、後段設備,後段設備這部分現在已經百分之百國產化了。

智能化的生產物流系統將成為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

動力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可根據極片製作、電芯組裝和電芯激活分為前段、中段和後段。在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下,鋰電設備業的技術創新取得了巨大進步,遊宏傑在接受電池中國網採訪時表示:“目前來講,國內的技術和產品比較弱的還是在前段,與日韓仍有一定的差距,日韓在這個部分的專機設備仍有優勢;中段這塊,市場上專機主要設備基本以國內設備為主,佔有率約在70%,僅部分關鍵設備仍需要進口;後段已經達到百分之百國產化了。”遊宏傑進一步介紹,2014年今天國際承接比亞迪(BYD)第1套智能生產物流系統的時候,還是有一些設備採用了韓國的設備,但從2015年到現在,公司承接的項目基本上已經沒有再用國外設備了。

遊宏傑坦言,在電池產線自動化和智能化方面,國內企業與日韓仍有一定差距。他表示,日韓鋰電企業自動化水平在80%以上,甚至更高,基本以智能化的生產系統為主;國內目前居於第一梯隊的電池企業自動化水平應該在50%以上,但二、三梯隊的自動化水平可能只有20-30%。遊宏傑也指出,在與國內客戶接觸過程中,他也明顯感覺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選擇自動化的物流生產系統。他認為,建設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物流系統將成為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悉,2014年,今天國際在國內做了第一套自動化檢測及物流存儲系統,短短五年時間今天國際已發展成為國內鋰電自動化設備和智能物流系統領域的領先企業。據遊宏傑介紹,2014年比亞迪找到今天國際,希望電池產線做到全自動化、無人化和智能化,而當時日韓電池產線仍然以半自動化為主。遊宏傑表示,在這之前,今天國際並沒有接觸過日韓電池生產線情況,對於國外鋰電自動化水平並不是很瞭解。但根據他們的理解,一條現代化的電池生產線僅做到自動化是遠遠不夠的,他們要做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相結合的智能製造系統。

因物流和信息流的綁定,開始推動電池產線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遊宏傑表示,物流解決的是自動化、無人化,就是減少了用工,而信息流則解決了對產品整個生產過程的信息追蹤。“我們在電池生產過程中,每一塊電池上面都有一個二維碼,它每經過一個工藝過程都會有相應的信息記錄,同時數據也會傳入到我們的信息系統。通過智能物流系統生產的電芯,不管中間經過多少工藝段,產生什麼樣的訊息,都會即時呈現在我們的系統裡,”遊宏傑介紹道。物流和信息流結合,可以做到對產品實時動態監測,對於產品生產和品質把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解決了產品信息回溯的難題,實現了真正的智能化生產。他還指出,現在越來越多是全廠物流自動化,從原材料到電芯出廠前的所有環節,只要牽涉到物流的部分都可以納入自動化物流系統,真正做到整個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甚至信息都是隨時可以追蹤的。

行業洗牌已至

我國新能源汽車和鋰電市場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和擴張,現在已經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具體表現為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同時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門檻不斷提高,政策對於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要求也在提升,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將加劇。遊宏傑也指出,對於一些低端產能企業來說,他們在選擇設備時也基本都是低端的,這些企業逐漸淡出了今天國際的客戶群,目前今天國際的客戶基本上都是行業內比較靠前的企業。“我們在判斷優質客戶時主要考慮兩種因素:第一個看它是不是有研究院,電芯生產廠商,它不是隻有生產,它本身還應具有研發的能力,那怎麼判斷它的研發?我首先要看它有沒有研究院,研發人員有多少,技術成果轉化情況;第二個我們會去了解客戶生產的電芯為多少整車廠配套,簡單講就是它的電池銷售情況。我們透過這兩個因素去判斷客戶持續發展能力如何。”遊宏傑表示,優質客戶生命週期一般會比較長,而且這類客戶新產能增加比較穩定,能持續給今天國際帶來訂單。

相較於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行業即將到來的洗牌,智能化物流系統領域應該說早已完成了。遊宏傑表示,鋰電智能物流系統圈子不大,產品要接受客戶量產的考驗,企業在前期只要有幾個項目失敗了,業內很快就知道了,自動化物流領域洗牌早就發生並且已經完成了。遊宏傑還透露,目前今天國際和另一家同行企業,兩家企業已經拿走了國內自動化物流市場80%以上的份額。他還表示,鋰電其他的裝機設備近年來集中度也越來越高。

專注智能物流系統研發 助力下游企業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動力電池技術迭代更新速度加快,電池廠商新增的產能工藝大多在進步,非標自動化的東西逐漸增多,這就對鋰電設備及智能物流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遊宏傑表示,物流系統設計與單機不同,物流設備數量、類型多,每一個都是定製品、每一條產線都是定製化的,沒有整套是完全一樣的,客戶每一年下的訂單,它的產線佈置都可能不一樣。今天國際根據客戶制定的工藝流程,通過與客戶深入交流,對製程工藝進行流程分析,依據“信息流+工藝流+物資流”特性做出相應工藝流程圖,在整個產線上提供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整合的智慧物流及智能製造系統。據遊宏傑介紹,目前今天國際有四百多名員工,其中軟件項目就有一百多人。他表示,軟件方面的人員在公司佔比較大,正是因為今天國際近年來承接的項目快速增加,才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員投入到這些非標自動化項目中去。

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只是一個產業自身的問題,而是需要整個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在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大潮下,作為動力電池上游的智能化物流系統服務商也不例外。遊宏傑表示,物流生產調度系統是整個鋰電生產的大腦,監控設備狀態、指揮各類生產設備之間合作與數據交換,作為鋰電上游企業,公司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持續為客戶提供自動化、物流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物流系統及設備,打造動力電池的智能物流生產系統,助力電池企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