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勤是不是辦事員?

金裡漁

行政工勤肯定不是辦事員。辦事員是指高中中專學歷參加工作時的稱謂,轉正之前叫辦事員,轉正之後叫科員。

1、辦事員,根據新的人事制度規定,大專以上學歷,參加工作開始就是科員,而對於高中中專學歷參加工作時的實習期,叫辦事員,轉正後叫科員。辦事員是行政事務單位非領導職務最低的一級,不管是在行政單位,還是在事業單位,一般一至三年後就可以轉正為科員。

2、行政工勤人員,是指行政機關中使用工勤編制的工人,除2014年前的聘用制之外,工人是不能轉幹並提拔使用的,也不能參公。辦事員是幹部身份,可以提拔使用,符合符合條件還可以參公或者直接成為公務員。

3、事業工勤人員同樣也不是辦事員。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的工人,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如果條件符合,可以轉任專業技術崗位,或者管理崗位,但其身份依然是工人,不可能成為辦事員。

4、辦事員只要能力足夠,可以按照辦事員、科員、副科等十級晉升,職務與級別同時提升。而工勤人員只能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順序提升,晉升緩慢,工資待遇增長也十分緩慢。


真寧腔調

一家之言,僅代表本人觀點,不足之處,還請諒解。 行政機關的工勤編,既不屬於行政編,也不屬於事業編,而是一種單獨的編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必要補充。

行政機關裡的工勤編,個人認為,應該是國家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設立的編制,工勤編制人員一般由所在地編制部門按需核定、用人單位報備後錄用,工資福利待遇由財政統統一負擔,行政機關的工勤人員隸屬行政機關管理,屬國家正式編制。工勤編有自己單獨的正常晉升機制和退休規定。工勤級別分為普通工、工勤技能五到一級六個級別。


工勤人員的來源,主要由以下幾種人員組成:

一,1986年前,按照國家的計劃指標,由原勞動局分配到行政機關的正式職工。也包括1986年入伍的軍人,復原轉業退伍後按國家規定由勞動局分配進行政機關的職工。這一部分屬於國家的正式職工,也就是統稱的正式工,工勤編制對這一部分人員是優入的。遇到合適的機會,這部分人也可以轉為正式的行政事業編制,我國相當一批的行政事業編制人員都是從這一批人員轉入的。這一點區別於其他工勤人員。

二,1986年國務院發佈《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和《國營企業招用工人暫行規定》後招行政機關按照規定收常年性工作的職工,這部分職工屬於勞動合同制工人,也就是所謂的合同工。其待遇和正式工基本上一樣,也是現在的工勤編制的主要成員。但是勞動合同制工人,想轉入機關事業編制很困難,難度大於正式工,也有個例。

以上兩種就是工勤編的主要人員來源。單位招收的臨時工、勞務派遣人員是不可能成為工勤編的。工勤編制屬於國家的一種正式編制,在行政機關主要從事一些輔助性的後勤保障工作,如駕駛員、收發員、打字員、修理工、水電工等勤雜工作,不能從事有行政職能的崗位,不具有行政執法權。工勤編制人員需要勞動部門批准備案,行政事業編制人員則是組織人事部門審批備案,這一點是和行政編、事業編最大的區別。

綜上所述,工勤編制和機關行政事業編制,無論從人員來源、人員構成、承擔職責職能、晉升機制、編制主管部門上都是有區別。 所以,行政機關裡的工勤編制既不是行政編(公務員),也不是事業編,是一種單獨的國家正式編制。


日子沾上失落

國家工勤崗位廣泛分佈於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行政工勤與辦事員屬於兩個不同概念!我說說我的理解:

行政機關工勤崗:主要為公務員機關,提供輔助服務,如司機、水電工等,屬於編內聘用工人。剛聘用一般為普工,而後考取相關證書後,工勤崗有一到五級可晉升!缺憾就是受身份限制,無法提撥任領導職務!

辦事員:公務員體系下的一種職務,早期直接從中專和高中錄用的公務員,任命為辦事員,一般任滿三年以上,才能轉為科員。大學專科以上錄用公務員,任命為科員,現在公務員招考最低學歷要求都是大學專科,所以現在公務員體系中辦事員這個職級基本是沒有的。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見!我一定會認真回覆!本人陸軍31軍86師退伍士兵,歡迎大家關注我!



宸的爸爸

偉大的工勤人員怎麼能把他(她)們列為辦事員呢?工勤人員為機關的後勤和工作正常運行提供了重大貢獻。試問如果每次出差要自己開車,即使能夠保證安全,下車之後還有精力做工作嗎?試問如果上班之後你還要打掃整個單位的衛生,那還有激情上班嗎?凡此種種,不去想不會感覺他們的重要性。



辦事員是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最低級別,一般中專畢業剛招聘進去,見習期滿就是套辦事員待遇,也就是十級職員,不過隨著工齡增加可以轉為九級職員。



工勤人員一般成為工作人員,因為此類人員晉升套的是工人技術等級,也就是普通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等。同樣專業技術崗位套的是助理級、中級、高級職稱,總不能稱他們也是辦事員吧。



在實際工作中,沒人稱他(她)們為辦事員,在文件裡稱為工作人員,在生活中稱為同志或者“領導”。

你們同意嗎?歡迎交流討論。


濯日漫談

行政工勤崗位是相對於公務員幹部崗位來說的,兩者有天大的差別的,下來聽我細細道來:



首先兩者不是一個東西,行政單位工勤崗編制也在行政單位,但不是公務員,身份是工人身份,主要從事後勤保障,司勤內務等工作。辦事員是行政單位內部級別最低一個檔,但是屬於公務員,是幹部身份。


其次待遇不同,工勤崗走的是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技術路線,而辦事員走的是職務路線,可以升科員,副科,科級等領導職務。工資待遇上,國家還是給予了行政單位工人充分尊重,車補和年終考核獎都有,比事業編幹部強。

退休待遇不同,特別是工勤崗女同志退休後工資是按原來工資60%計發的(女同志50退休),工齡滿30年是按70%計發的。而辦事員屬於幹部,一般按70%計發,工齡滿30年按80%計發。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歡迎討論!


公職嚮導達人

行政工勤與辦事員是有本質區別的

1、工勤屬於工人身份。無論是行政工勤還是事業工勤,在身份性質上都無法改變這個現實。而辦事員則是幹部身份,屬於一種職務。根據公務員法第十六、十七條解釋,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綜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就分為8個級別,辦事員為最低級,分別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2、工勤人員沒辦法提拔。受制於工人身份,行政工勤人員無法像其他公務員那樣進入提拔序列,只是享受車䃼,按規定套改工資,工資待遇整體比公務員低一截。事業工勤原則上也不能轉幹部身份,但符合條件的,可以轉聘到管理崗和專技崗,或者通過評選中級工、高級工或技師、高級技師的方式,走技術工勤路線,享受相應的增資福利。事業工勤最大的一個劣勢是不享受車䃼。

而辦事員則截然不同了,一般三年以後即可晉升科員,之後依次向副科、正科等漸次晉升,走上領導崗位。

3、現在基本上沒有辦事員了。早期高中、技校、中專進入公務員隊伍以辦事員確定,現在考公務員都要求大專以上學歷,直接定科員,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辦事員這個叫法了。而工勤人員則依然普遍存在,據瞭解,現在全國僅工勤人員就達幾十萬,這部分人員特別是事業工勤,未來是否像傳說的逐步取消,行政工勤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未來都有待時間考證。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行政工勤不是辦事員,屬於行政機關的正式職工,是行政工勤編,區別於公務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正式工,當然是有編制的正式工。主要從事一些後勤工作,如司機,打字員等。辦事員屬於公務員,根據《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定為二十七級。現在公務員考試最低學歷都是大專,直接任命為科員。不管是大專還是本科,或者雙學位和沒有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都任命為科員。各個地方發展不一樣,好像有的地方還在招聘辦事員,但是大多數地方不招聘辦事員了。當然辦事員三年以後可以升為科員。總之,行政工勤是工人身份。辦事員是幹部身份,屬於公務員。



樸實的大車

其實我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可以分三種。

一種是行政編制的,我們又叫公務員,他們最低職位一般被稱為科員。

第二種是事業編制。一般又分為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崗位。不管怎麼樣,最低級的職位一般是被稱作辦事員。

第三種叫做工勤編制人員。他們實際上是行政機構的後勤保障服務人員,他們的身份一般是工人。女同志還是可以按照50歲退休的。

一般來說,工勤人員的待遇,比辦事員略低一些。

他們想工資晉級需要走職業技術等級,就是我們人社部勞動技能鑑定確定的職業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

而事業單位的辦事員要想走專業技術職務,他們走的是職稱。一般分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高級職稱又分為副高和正高。

一般來說,工人的高級技師可以相當於事業單位副高級職務。但是畢竟工資構成等因素都是不同的。

不過,隨著我們社會的不斷進步,機關事業單位使用編外人員越來越多,原先的一些工人崗位,實際上都有編外人員去幹了。工勤編制,有機會的可以轉成事業編制,但是轉成公務員就有點難了。

不管怎麼樣,這還是編制內的人,比我們在企業的普通工人,待遇要高不少了。珍惜自己的崗位吧。


暖心人社

行政工勤人員,通常是指在機關內從事駕駛、收發、水電、打字、維修等簡單工種或輔助工作的人員。行政工勤人員屬於在編工人身份,在行政單位內處於從屬性質,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




行政工勤不是辦事員,辦事員是行政單位內職級最低的一個檔,是幹部身份,不同於行政工勤的工人身份,屬於公務員,辦事員可以依次晉升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等非領導職務,或科員、副科級、正科級等領導職務,其職務、職級晉升要按照《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行政單位工勤人員屬於工人身份,不是公務員,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也不適用於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行政單位工勤人員按照工勤崗的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等級依次晉升,和公務員不同的是,行政單位工勤人員一般是不會被提撥擔任領導或非領導性職務的。


眾山小796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知道什麼是工勤崗?什麼是辦事員?它們又有什麼區別?



首先來看什麼是工勤崗?

工勤崗位,又稱工勤技能崗位。是指在崗位設置中的從事簡單體力工作或一般技術工種的崗位。比如技術工人、水電工、司機、通訊員、打字員等。其崗位設置為6個級別,分別為工勤技能一級到六級,外加一個普通工。工勤崗位人員編制為工勤編,屬於正式編制序列。一般分為行政機關工勤人員和事業單位工勤人員。



再來看什麼是辦事員?

辦事員是機關工作人員的一種職別,級別在科員之下。在級別管理中,最低定為二十七級,最高定為十九級,是非領導職務中的最低的級別。依據編制性質可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按照《新錄用公務員任職定級規定》,直接從各類學校畢業生中錄用的、沒有工作經歷的公務員,是高中和中專畢業生,任命為辦事員。



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工勤編人員與辦事員區別,在於它不能取得相應執法權限,不能對外執行行政事務,其薪酬和職務規定不適用公務員考核、職級職務等相關規定,從其工作內容看,處於單位從屬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