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職的公司要求員工之間薪酬保密,如何知道自己的工資是否低了?

餘榮志

有三個辦法:

1、通過工資比價網站去查相同行業同類崗位的工資。比如「分智」和「曝工資」兩個網站都是這樣的,進去以後就能搜到略有規模公司的薪水了。因為都需要註冊,我就不註冊了。

2、如果是知名企業,可以去脈脈或者無秘上面問一下,一定會有人爆料的。

3、通過智聯招聘、51Job、拉勾等網站,看看崗位的社會招聘薪資水平是多少,比如拉勾網上的薪水,基本上可以看出5年以上的資深前段開發工資,25K是保底工資;而羅輯思維、螞蟻金服招的工程師,基本上非常出色、遠超要求的能拿到50K的月薪。


對於招聘崗位中提的薪水範圍,可以這麼理解:

  • 基本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的,就是硬件條件滿足,面試通過,中規中矩,沒有其他加分項,那麼就應該能拿到底薪;

  • 過去的項目經驗或者掌握的技能中,有用人單位急需的同類項目經驗、相關技能,那麼大概會在底薪基礎上溢價20%-30%

  • 如果資歷、經驗、能力、成就都遠超目標要求,比如要求5年,但候選人有8年一線大廠上億用戶數的開發經驗;比如候選人具有帶團隊的能力;比如候選人的能力水平遠超過這個級別需求的時候,那麼有可能拿到上限的八折的;如果老闆都非常欣賞你,那就有可能拿到5W月薪啦。


薪水非常重要,但是發展潛力更重要。

比如一個現在最火的公司在搞區塊鏈,給你開出了5W的高薪,還給你畫出了一夜暴富的大餅;而同時你又拿到了阿里巴巴P7級別以上的Offer,薪水3W,還有一定的期權,那麼你怎麼選?


如果讓我選的話,我首選阿里。因為這是一塊金字招牌,也能有機會跟很多業內大牛一起共事,開拓眼界,提升實力,也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聲望;這才是可以一輩子受用的財富。


而發行空氣幣的區塊鏈公司,相信過兩年百不存一,等到我拿了兩年高薪後公司解體,我還要降薪去找工作,而自己的履歷又不亮眼,那該怎麼辦?在年輕的時候,給自己的履歷上增加一些成功的項目,比多拿點工資更有意義。工作前十年努力奮鬥、吃苦上進積累的技能和經驗,才是後半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設想一下:如果某個不如你的人拿到了比你高的薪水,但你也拿到了超出你期望和公允價值的薪水,你會不會為此感到不平?

——我是不會的,對我來說,學本事最重要。只要公司給我的薪水達到了市場的公允價值(平均水平),而非刻意壓低我的工資,那就沒有問題了。


任易

工資保密是每個公司都會強調的原則,但工資透明卻是每個公司目前的現狀。

工資保密只不過是企業的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公司希望員工彼此之間工資絕對的保密,這樣便於對員工進行管理,不會因為內部員工工資的不公平導致員工進行無謂的比較;同時也期待讓員工通過工資保密,讓外部市場不至於因為工資水平略高而到公司來挖角。

但公司這些美好的期待,在一個公司眾多員工面前變成了一個狂傲的不可實現的想法。因為一個員工想要知道自己的工資在公司內部的水平,那可以說是太容易了,根本不需要去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根本沒有幾個員工遵守工資保密的規定,也許就是一個午飯時間,一個八卦的部門同事就會將公司誰誰誰的工資全部都透露給你了。

畢竟研究公司誰誰誰工資是多少是公司員工樂此不疲的話題,工作的閒暇時間做什麼,這個必須是其中之一。

想要探尋同事的工資途徑太多,明面上來說不小心看到了工資條,看到了對方的完稅證明,隱私一點的說通過向公司有知曉權限的人打聽,畢竟經手工資的不是隻有HR,還有財務和各部門負責人,還有的是彼此私下關係好的人互相告知,然後再彼此反饋,圈子越來越大,知曉的也就越來越多。

總之,關於工資這事,不要相信人對制度的遵守程度,更不要相信“這事我一定保密”“這事我只告訴你一個人,你不要到處說”之類的話,所有的秘密一旦告訴了他人,就會有無數人知道。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的工資到底在內部是高還是低,那隻能說明你在公司的人緣不夠好,想知道工資,先混人緣去。


春風HR

越來越多的公司實行薪資保密制度,是有它的道理的。

很多人過分的在意同事間的薪資對比,反而忽視了最關鍵是應該是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我們先來說說怎麼能知道自己的工資是否給低了?

你可以對同行業同崗位的工資進行分析,怎麼知道呢?幾種途徑:

1、各大招聘網站

他們會給出該崗位的薪酬區間,這個數字可以作為參考,比如如果是4K-6K,而你的工資是3K,那肯定是給低了。


2、通過電話瞭解

你可以試著投遞一些同行業同崗位的職位,收到面試邀約電話的時候,就直接問問這個崗位的薪資水平是怎麼樣的。


3、通過同行的朋友瞭解

首先不要想著在公司裡問同事,因為他也不會說,比你高的估計你的感受會報低一點。比你少的怕丟臉也會報的高一點,所以對你來說沒有多大意義。所以可以去和同行的朋友瞭解,根據他們公司的一些情況來判斷。


其實一般情況下,你覺得你的工資給低了,直覺都是比較準確的。

可是工資給低了,你要做的,不是去眼紅別人,不是去怪公司不靠譜,而是第一時間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工作沒做好,心態不穩定,反應不積極,這些可能都讓你和升職加薪失之交臂。


不要太在意眼前的低工資,先把自己手頭的小事做好。你會發現,很多大的事情會相繼而來,你要繼續去一一攻破。當你把每件事情都做好了之後,如果公司沒給你加工資,那隻能證明那是一家“空手套白狼”的公司,你可以跳槽,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職場中,把自己的做的好成績毫無保留的展示在他人面前,讓別人看到,讓別人認可,其實你的價值就實現了,升職加薪只是後面順其自然的事情。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歡迎關注「職場黑馬訓練營」,職場人的聚集地,老司機助你成為職場黑馬!


職場黑馬幫

這個問題,讓阿贊來答一下。

新入職一家公司,想知道自己的工資是否低了,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跟著老員工混,只要有心,處處都是情報。

不過在這麼做之前,阿贊想問你一句:“你真的想這麼做嗎?如果你的工資確實比別人低,那你就打算辭職不幹了?又如果你的工資確實比別人高,在同事們都如實爆料自己工資的情況下,你是打算欺瞞呢?還是打算如實相告?如果你如實地說,就不怕他們嫉妒你一個新員工嗎?如果你現在欺瞞,能保證未來不會被拆穿?”

這裡面的道理,和去年七夕節,馮小剛說夫妻之間查手機的道理是一樣的。

馮小剛說:“幾個朋友酒敘,其中有倆哥們兒抱怨媳婦老要查看他們的手機,覺得特別煩……假設對方讓你沒有安全感,覺得他手機裡有鬼,查實了你翻不翻臉?還過不過了?做沒做好離的準備?如果還想接著過,那揪出鬼來豈不是給自己添堵?做實了罪證又不能嚴懲豈不是影響了威信,主動反而變被動了,還得自己找臺階下……所以兩口子不能較真兒,糊塗點就白頭到老了。最大的原則就是家庭的安定團結,真相沒有那麼重要。”

阿贊也是女性,不認同馮導說的真相不重要,但阿贊很欣賞馮導對這件事情的處理方式。揭露真相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你沒有做好十足的準備,還不具備相應的勇氣,那還是不要去知道真相為好。

阿讚自己就受過這個苦,不過並非是自己主動去了解別人的工資,而是被同事間相互爆料工資誤傷過。

那時,阿贊從一家集團公司總部轉崗到分公司。

領導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在我轉崗時保持了我原來的工資水平。而我當時的工資水平,大大超出了分公司的人均工資水平。

這件事情,原本只有分公司負責薪酬福利的HR知道。

然而,不到一週時間,分公司上下,連同我自己都知道了這個消息:我的工資大大超過了分公司眾多老員工的工資水平。

這樣一來,老員工們看我的眼神都不對勁了。本來我加班,他們還會客氣地問候一下,現在就覺得我工資那麼高,加班是應該的;本來需要各部門配合的事情,現在他們都愛答不理的,因為覺得我工資那麼高,這些事情一個人搞定是應該的。總而言之,因為工資洩露的事情,我受到了老員工集體性的針對和排斥。

後來這種排斥,一方面在我與他們的相處中慢慢淡化;另一方面新人不斷地加入團隊,讓我的處境變得好了起來。

阿贊之所以要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分享出來,是為了告訴提主,若是你的工資比老員工高,而這件事情又恰好被他們知道了,那你將會經歷什麼。

事實上,當你新入職一家公司,不太可能會因為工資比同事低而辭職。因為按照常理,就算在新公司同事間你的工資較低,但這一定比你從前的工資要高了。而當你得知此事後,心中就會變得不滿足,反而影響了新的工作。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你的工資比同事高,像阿贊這樣自己都沒有主動打探,被大家知道了,都要受到排斥;如果你是主動打探來的,那同事就更加要排斥你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公司一般都會明令要求員工保密自己的薪資。

小結一下,新入職公司,想要知道自己的工資水平,方法很簡單,和老同事混熟,信息自然就有了。但在揭示真相以前,還需要你鼓起足夠的勇氣,做好全面的準備,為知道這個真相付出代價。


呵呵兩下

薪酬問題是所有職場人最最關注的話題,而且現在公司普遍要求薪酬保密,這是一個現實情況,你無法迴避,也不能打聽,在這問題上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我想要說的是:低不低你自己心裡應該有數。下面簡單說說我的兩點看法。

第一,和自己的能力與貢獻以及薪酬期望值比一下!

拿的多少最關鍵的是在於你自己的能力,你能為公司帶來多少效益,這才是高薪酬的基礎,自己吃幾碗飯喝幾碗湯應該有數吧,自己值多少錢也應該有個大概的預估。如果公司給你的薪酬至少不低於你自己的能力水平,就沒必要再去打聽這個打聽哪個,有同行無同利,在同樣的崗位,幹一樣的工作,工資不同也不是不公平,關鍵是你自己的能力行不行。另外,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估準自己的價值,不要高估自己。這樣不僅是心理安慰,也是對自己的準確定位,要知道自己該怎麼幹。

第二,多瞭解 一下公司的組織結構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

公司既然要求薪酬保密,你想從別人那裡套出數據來比較是徒勞無功,沒有人會告訴你實情,反過來想想,別人問你你會說嗎?當然不會!所以,你要知道自己的薪酬水平在什麼水平,就多瞭解 一下公司的組織機構體系,看看各個崗位的員工承擔什麼樣的工作,績效考核的辦法究竟是怎樣的,瞭解這些數據,不僅可以讓你更迅速的適應新環境,也能從中分析出自己的職位檔次和大致的薪酬水平,還可以讓你認準目標,多出業績。給公司帶來更多的效益,你自然就能得到合理的報酬。

我的原則是,工資很重要,與自己能力和貢獻相稱就行,不要操心別人多自己少。即便是知道了,你比別人多怎麼樣?心裡美又不能說!發現別人比你多又怎麼樣?別人比你多自然有多的道理,你又不能去跟老闆去理論。但凡是一個正規點的公司,在薪酬上會把握一個公平的原則的,之所以要求保密,無非是不想找麻煩,圖個清靜罷了!你只要好好幹,有貢獻,錢不會少你的!


天下論談

首先,知道了有什麼意義?

你發現張三的工資比你高,李四的工資也比你高,連你覺得遠遠不如你的王二麻子都和你工資一樣,你就活不下去了?去找領導談工資申請加薪?

你要知道,沒有公司願意在員工入職沒多久的時候,再次加薪!

這說明你不能正確的評估自身的價值,也沒有多少契約精神。更何況,這種加薪的理由你怎麼說出口?“我發現別人都比我薪資高,所以我申請漲薪?”開什麼玩笑……


其次,低不低的標準,怎麼評定?

同事之間,職位不同,職級不同,是沒有可比性的。

更何況,就算同樣的工作,人家是老員工,幹了兩年了,能和你一樣嗎?

還有一些硬性條件,如專業技能、學歷、工作經驗等,都會影響薪資的定義。

光看薪資比別人低,不看個人條件的差異,這事兒本身就差著意思。

你畢竟是初來乍到,同事們和你還不熟悉,這時候瞎打聽“哥們,你一個月賺多少錢啊”,合適嗎?人家告不告訴你?

告訴你吧,不符合公司規定,和你也不熟,萬一你虎了吧唧去找領導,說憑什麼我工資比他少,扭頭就把他賣了……

不告訴你吧,好像不給你面子,不利於同事這件團結……

你弄的人家很為難。

如果真想知道,等以後混熟了,關係特別不錯的同事,可以合適的場合,開玩笑的問問。或者有關係還行的同事,離職了,在其位謀其職,人走了就沒那麼多忌諱了,回頭網上聊天的時候,插科打諢的問問,也就能知道了。



有了煩惱找明哥,找了明哥樂趣多,關注明哥聊求職,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明哥聊求職

其實企業要求員工薪酬保密正真限止的是不要讓員工公開的談論薪酬,要求企業薪酬保密的企業通常都是比較大的單位了,這種情況下,誰在單位還沒有幾個關係好的兄弟朋友,薪酬自然是保而不密。

想知道自己的薪酬是否低了,辦法太多了

1、問自己的好朋友:在企業幹個一兩年,誰還沒有一個能互相交底的朋友。

2、搞定管薪酬的HR: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互聯網公司的,為了搞清楚公司其它程序員的工資,就去撩負責薪酬的HR,最好撩成了真感情,撩成男女朋友了,你想想,還有啥不知道的。最後這個HR離職了,離職的原因是因為他倆結婚了,公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同一單位不讓談戀愛。

3、同行業圈子:現在乾和每行都有一個圈子,很容易就知道市場價格在那裡了。


職場暴風雨

很多員工,在入職之初,總喜歡千方百計的打聽別人的薪資。可是,即便知道了別人拿多少錢,自己工資低了或者高了又能怎麼樣。無非是低了暗自神傷,高了黯然欣喜。除此以外,你會為比同崗員工低幾百塊錢,而憤然辭職嗎?想來應該不會。如果真的會,相信問題也出現在你自身。要知道每個員工入職,定崗定薪都有一定的標準。同樣是新員工,別人比你高,自然有高的道理,或者是學歷經驗,或者是能力水平,同樣如果你比別人高,也有高的道理。所以何必在乎他人的薪資,做好你自己的工作,為自己升職加薪而努力。

可是如果真的不甘心,非要了解薪資,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無憂精英網

明確的說一下,工資其實是透明的。

首先,在找工作或是換工作之前,你肯定是有過市場調查的。一般在招聘會現場,他都是有工資範圍的出示,你可以參照著上面的範圍,比如說他給出的範圍是7000-10000,那麼很可能你能拿到手的就是7000塊。這裡麵包括行業的均價與行業的最高價,所以你一般能拿到行業的平均值,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當然了,你有很高的能力就另當別論。



其次,公司內部也是可以打聽出來的。你就看看,哪個公司的員工會按照要求來不去打聽呢?再說了,這麼個大八卦,誰都想去打聽的。一般而言,你可以問下你同時期進來進來的員工,怎麼說呢,你們是同時進來的,所以你們也很容易建立關係,畢竟大家都是人生地不熟的,可以先相互打聽下。然後,總有些愛八卦的同事,和他們多聊聊,不出一個星期,你就能把公司的八卦查個底掉。這個就看你的能力了哦。


每個行業都是有個市場價格的,要麼你去市場看看,或者看看照片網站給的工資價格,你做個平均值就大概知道你的工資標準了。


富有的小松鼠

方式一、對比市場價

方式二、去面試一個同類型工作

方式三、與關係好的同事交流

備註:自己水平不高之前不要太計較,不然搞清楚了也沒什麼卵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