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後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對兒子說了這樣七字

李定國一生,前後可謂涇渭分明。

前半生,從1630年開始,十歲的李定國被張獻忠收養,從此走上反明之路。弱冠年紀,驍勇善戰。襄陽大捷為起義軍打下堅實基礎。更加難能可貴的是,與傳統的農民起義首領不同,李定國寬容仁慈,一路上深受百姓愛戴。

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後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對兒子說了這樣七字

從1647年開始,李定國的人生軌跡開始轉變,1646年清兵入關,他逐漸意識到,與南明的矛盾該放一放了,當前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此後他率領大西軍,搖身一變,成為護佑南明的中堅力量。期間,兩蹶名王,復地千里,天下震動,一度讓清廷考慮放棄西南七省。在南明最後的十幾年中,李定國可謂一柱擎天,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1662年6月,得知永曆帝已經被吳三桂追到緬甸絞殺後,李定國悲憤成疾,沒過多久就病逝了,臨死之時,他囑咐兒子:“寧死荒郊,勿降也”。在南明最後那段動盪的歷史中,如果說還有一人可以昂首面對腳下這片土地的話,那一定是李定國。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後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對兒子說了這樣七字

於小德,李定國素以寬仁著稱,其部隊軍紀嚴明,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因而百姓爭相追隨。於大義,李定國始終以抗清大業為重,將個人私利置之腦後。這點與孫可望可謂雲泥之別,其實孫可望與李定國的內訌,從根本上來說,是二者目的和追求不同。孫可望聯明,追求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想做曹操,曹操做魏王,他就做秦王,抗清不是他的第一追求,鞏固權勢才是。而李定國,他始終將抗清當做頭等大事,個人利益完全置之腦後。正是這種不同,導致李定國在湖南廣西連克清軍,兩蹶名王,正待趁勢北上時,孫可望卻大為不快,釜底抽薪,調走援軍令李定國孤立無援,只得退兵。李定國厲兵秣馬,躊躇滿志,圖謀北上恢復江山時,孫可望卻在此時連發七道命令,以議事為名圖謀除掉李定國。這與岳飛的故事何其相似,他們有著同樣的境遇,既要面對敵人的明槍,還得防著自己人的暗箭。到最後,孫可望投降清廷,又當起帶路黨。李定國期間卻始終以大局為重,面對咄咄逼人的孫可望,李定國處處忍讓。奈何並非所有人都如李將軍一樣只考慮民族大義。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後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對兒子說了這樣七字

除了與孫可望的內訌事件,李定國還有一大遺憾,他曾經數次寫信給鄭成功,提議東西夾擊,合力攻取廣東。如果這一構想能夠實現,東南、西南的抗清根據地就能連成一片。如此整個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福建、江西都在南明掌控之下,後事如何,或未可知。但鄭成功此時對與清軍議和抱有幻想,因而對李定國的提議反應冷淡,到後來李定國圍攻廣州時,鄭成功動作遲緩,僅僅派出一個偏師,趕到時,李定國已經因為孤立無援不得不退兵了。

這應該是南明最後的機會了,我們再回望這段歷史,面對區區十萬清八旗軍,百萬明軍真的是敗於清軍之手?說到底,還是聰明人太多,都敗在內鬥和私利上。

最後,說說李定國與吳三桂。一個前半生是對抗明朝之流寇,一個前半生是明朝世襲的封疆大吏,一個後半生因民族大義不惜以死守護明朝而封王,一個最後卻不趕盡殺絕不罷休,人與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呢?不,人與禽獸的差別本就很大,更別說英雄對禽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