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后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对儿子说了这样七字

李定国一生,前后可谓泾渭分明。

前半生,从1630年开始,十岁的李定国被张献忠收养,从此走上反明之路。弱冠年纪,骁勇善战。襄阳大捷为起义军打下坚实基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与传统的农民起义首领不同,李定国宽容仁慈,一路上深受百姓爱戴。

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后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对儿子说了这样七字

从1647年开始,李定国的人生轨迹开始转变,1646年清兵入关,他逐渐意识到,与南明的矛盾该放一放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此后他率领大西军,摇身一变,成为护佑南明的中坚力量。期间,两蹶名王,复地千里,天下震动,一度让清廷考虑放弃西南七省。在南明最后的十几年中,李定国可谓一柱擎天,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662年6月,得知永历帝已经被吴三桂追到缅甸绞杀后,李定国悲愤成疾,没过多久就病逝了,临死之时,他嘱咐儿子:“宁死荒郊,勿降也”。在南明最后那段动荡的历史中,如果说还有一人可以昂首面对脚下这片土地的话,那一定是李定国。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后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对儿子说了这样七字

于小德,李定国素以宽仁著称,其部队军纪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因而百姓争相追随。于大义,李定国始终以抗清大业为重,将个人私利置之脑后。这点与孙可望可谓云泥之别,其实孙可望与李定国的内讧,从根本上来说,是二者目的和追求不同。孙可望联明,追求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想做曹操,曹操做魏王,他就做秦王,抗清不是他的第一追求,巩固权势才是。而李定国,他始终将抗清当做头等大事,个人利益完全置之脑后。正是这种不同,导致李定国在湖南广西连克清军,两蹶名王,正待趁势北上时,孙可望却大为不快,釜底抽薪,调走援军令李定国孤立无援,只得退兵。李定国厉兵秣马,踌躇满志,图谋北上恢复江山时,孙可望却在此时连发七道命令,以议事为名图谋除掉李定国。这与岳飞的故事何其相似,他们有着同样的境遇,既要面对敌人的明枪,还得防着自己人的暗箭。到最后,孙可望投降清廷,又当起带路党。李定国期间却始终以大局为重,面对咄咄逼人的孙可望,李定国处处忍让。奈何并非所有人都如李将军一样只考虑民族大义。前半生是反明流寇,后半生扶明抗清,死前对儿子说了这样七字

除了与孙可望的内讧事件,李定国还有一大遗憾,他曾经数次写信给郑成功,提议东西夹击,合力攻取广东。如果这一构想能够实现,东南、西南的抗清根据地就能连成一片。如此整个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都在南明掌控之下,后事如何,或未可知。但郑成功此时对与清军议和抱有幻想,因而对李定国的提议反应冷淡,到后来李定国围攻广州时,郑成功动作迟缓,仅仅派出一个偏师,赶到时,李定国已经因为孤立无援不得不退兵了。

这应该是南明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再回望这段历史,面对区区十万清八旗军,百万明军真的是败于清军之手?说到底,还是聪明人太多,都败在内斗和私利上。

最后,说说李定国与吴三桂。一个前半生是对抗明朝之流寇,一个前半生是明朝世袭的封疆大吏,一个后半生因民族大义不惜以死守护明朝而封王,一个最后却不赶尽杀绝不罢休,人与人的差别怎么这么大呢?不,人与禽兽的差别本就很大,更别说英雄对禽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