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為啥大火,問問95、00們!

主播君的話:

南抖音,北快手,王者農藥遍地走。就如同前兩年風靡的小咖秀一樣,最近一段時間,坐地鐵,便利店,超市排隊結賬……哪哪都能看到在“抖”的人群,插著耳機,手指劃來劃去,時不時發出或放肆或隱忍的笑聲。抖音、快手為什麼這麼火?年輕人“刷”短視頻時究竟在“刷”什麼?

“像一顆海草海草海草海草,浪花裡舞蹈……”

2017年下半年,出生於2000年的大一學生陸千禧成為一枚“豆芽”(抖音迷),每天“刷”短視頻成了她生活中極大的樂趣。同時,她也嘗試自己拍攝上傳了20多個舞蹈視頻,大多是節奏感強、簡單易學的舞蹈,但她的粉絲數並沒有超過自己的關注數。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當下流行的大多數短視頻應用裡,用戶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短視頻。買菜做飯、體育訓練、舞蹈教學、家庭聚會……任何內容都可以“搬”到網上被陌生人“觀賞”。

即便你從不玩短視頻,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朋友:手欠下載了抖音,說好睡前刷十分鐘,結果對著手機樂呵呵地連刷兩小時。在不久前的春節,你回到老家,或許也發現,不少小朋友都成了抖音粉絲,不亦樂乎地配合著音樂對口型和動作。

從朋友圈到微博,再到身邊人,無處不在的抖音短視頻都在宣告一個訊號:抖音火了。

抖音產品負責人曾表示:“抖音85%的用戶在24歲以下,主力達人和用戶基本都是95後,甚至00後。”

像零食一樣,根本停不下來

小芊語篇

12歲的小芊語(化名)在抖音上的粉絲量高達260萬,這個從幼兒園就喜歡跳舞的小女孩自去年7月開始玩抖音,起初將自己學習爵士舞的視頻上傳,有時也表演手指舞。其中一個舞蹈視頻曾在一夜之間讓她漲粉百萬,她從此便“火”了起來。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小芊語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因為操作簡單,可以配樂,拍起來又方便又好看。”自己更願意沉浸在簡單的視頻拍攝中,和陌生人分享快樂。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小雪蓮篇

小學六年級的小雪蓮(化名)只有週末才能在抖音裡看到她心愛的“手指舞”。完成功課之餘,她被家人允許適當觀看一些小朋友才藝展示的短視頻。而她的母親平時也會看看視頻裡的一些生活小妙招,學習諸如做菜和編頭髮的技巧。

小舟篇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22歲的小舟(化名)是某師範院校英語專業的大學生,眾多短視頻應用中,她看快手多一點。“短視頻時間不長,各有特色,就像零食一樣,算是枯燥生活的‘調味劑’。”她覺得,年輕人生活環境不同,喜好不同,因此關注不同的視頻內容。

“網上有人覺得快手裡很多鄉村的內容很低俗,我反而認為聚焦農村生活,能讓原本‘沉默’的一群人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我的老家在安徽亳州農村,快手裡的部分內容會讓我產生“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小舟

她在快手裡看看“工地最美夫妻”的視頻,觀看小朋友們吃飯的場景,還會在B站(視頻彈幕網站bilibili的暱稱)看古典舞、民樂、戲曲,但只要發現自己上了癮,無法專心學習,她就會卸載相關應用。

有人樂在其中,也有人覺得失真

鐵粉用戶這樣說

24歲的鄉鎮公務員小金(化名)覺得工作略顯枯燥,她覺得下班後刷刷短視頻可以為生活找點樂子。她沒有固定觀看的內容,只是隨手刷新一下,平臺推薦什麼就看什麼,有小孩子“出鏡”的視頻她會多瞅幾眼。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不同視頻應用“火”起來,銀行職員阿倪(化名)對此習以為常。他是短視頻的忠實觀眾,秒拍、內涵段子、快手、抖音等,他都下載過。他覺得,睡前看一會兒短視頻,可以適當緩解壓力、打發時間。結束一天的工作躺在床上,往往是短視頻裡的搞笑橋段伴他入睡。

大學生唐雲鵬和張翰是遊戲科普視頻的忠實觀眾,他們利用課後和睡前的零碎時間刷刷內涵段子和抖音。他們覺得,短視頻軟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我平時看趣味配音視頻,很多搞笑的內容都是平常生活的反映。”安徽外國語學院一名21歲的學生說,“解悶”是自己看快手視頻的主要原因,對於一些內容“誇張奇怪”的視頻,他則不太感興趣。

無感群體這樣講

福州大學學生聞丹丹不太能理解身邊沉迷於短視頻的同學,她說:“我不想因為單純看短視頻而下載一個App。況且裡面很多舞蹈套路是重樣的,天天看容易有審美疲勞。”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儘管身邊的朋友百般推薦,1998年出生的龔麗麗也從沒下載過短視頻軟件,“我覺得它的娛樂性太強了,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展現自己,毫無形象地笑,毫無顧忌地哭,這樣反而太‘情緒化’,以至於‘失真’,只能夠帶給人暫時的心理愉悅。”

她還認為,部分視頻有刻意迎合受眾之嫌,她希望看到更真實更自然的東西。

20歲的大二學生付怡璇也從不關注短視頻軟件,只有同學將視頻分享給她時,她才會點開看幾眼。平時,她喜歡讀書,看英文影視劇集。她並不排斥短視頻,只是覺得整天刷視頻會消耗大量的時間,沉浸在一種“不真實的美好”裡。

滿足被理解、被認可的社交需求

短視頻領域的一個現象是,除了做觀眾,許多年輕人還會自發去體驗。當有人拍攝自己購買某款產品或體驗某處旅遊的視頻,往往能引發觀眾的“效仿”。比如,一些喜歡玩遊戲的人,在看到視頻裡有人使用“遊戲神器”,會立即去購買試用。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流行開來後,看到視頻裡有人佩戴“小豬佩奇社會人手錶”,大一學生鞠東伯和林佳燊覺得很新奇時髦,便立即花26元網購了兩個同款產品。這種“手錶”並無計時功能,只是一種奶糖食品。他們發現,因為購買人數太多,賣家遲遲沒有發貨。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旁觀者評說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安徽大學傳媒類實驗教學中心副主任嶽山:

視頻平臺利用和迎合年輕人碎片化的觀看需求,滿足用戶快速表達的慾望和社會化傳播需求。

抖音公司相關負責人:

除了技術層面的創新,抖音這類短視頻應用滿足青少年表達和展示自我的需求,讓他們獲得“精神享受”。

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王雲飛:

年輕人喜歡曬短視頻裡的同款產品,既是一種炫耀,也是一種個性化表達。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中國青年報、網絡綜合

“抖音”“快手”为啥大火,问问95、00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