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就對的數學

差一点就对的数学

本不存在的多面體

右圖中這個漂亮的球體模型,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克雷格·卡普蘭用紙板和透明膠帶組裝而成的。它看起來就像美國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發明的網格穹頂,或者像一種新款足球。它由4個正十二邊形和12個正十邊形構成,此外它還留有28個等邊三角形形狀的缺口。

但這裡卻有一個大問題:這種球體模型在數學上是不可能存在的。這些正多邊形本應不會在每個頂點上完全對齊,所以它們無法構成這個球體模型。

那麼為什麼在現實中可以做成這個模型呢?原來在組合的時候,每個紙板都會微微地發生扭曲。卡普蘭表示,紙板的扭曲產生了一種“矇混過關的因素”,能使得本該不可能的事情變為了可能。

卡普蘭的模型,只是美國數學家諾曼·約翰遜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現的數學現象中的一個新例子。那時的約翰遜,正努力完成一個由柏拉圖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的項目:編錄所有完美的凸多面體。例如,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邊形且每一個頂點佈局都是一樣的凸多面體,叫做正多面體。它總共只有5種,分別是正四面體、立方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如果你用2種以上的正多邊形組成一個凸多面體,且要求所有頂點佈局都相同,那麼你可以得到13個阿基米德立體,以及無數種正稜柱(兩個相同的正多邊形被多個正方形連接起來)和正反稜柱(兩個相同的正多邊形被多個等邊三角形連接起來)。阿基米德立體、正稜柱和正反稜柱統稱為半正多面體。

差一点就对的数学

如果用2種以上的正多邊形組成一個凸多面體,但不要求所有頂點佈局都相同,那麼除了半正多面體,還會有多少種多面體呢?1966年,約翰遜發現了92個這樣的多面體,現統稱為約翰遜多面體。他猜測自己已經找全了,幾年之後,俄國數學家維克托·扎格勒爾證明了這一點。

然而在尋找這些多面體的時候,約翰遜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他用紙板來搭建想要尋找的形狀,因為滿足要求的多面體不會很多,他認為任何不可能的情況都能很快顯現出來。但事實上,他用紙板搭建出了很多個這樣的多面體,但經過數學分析後,發現它們本應不存在。約翰遜仔細一看,發現這些多面體的紙板都發生了扭曲,比如某個面扭曲得不像正方形,或者某個面變得不太平坦。約翰遜拿著剪刀試著對某些面進行修剪,使得各個面的紙板不再扭曲,但是修剪完後,各個面就不都是正多邊形了。

這些差一點點就成為完美的多面體,被稱為擬約翰遜多面體。當時的約翰遜並沒有太在意這種多面體。然而現在,擬約翰遜多面體不僅吸引了卡普蘭和其他數學家的興趣,而且被看成“差點就對的數學”的一個典型例子。

差一點就騙到你

差點就對的數學並沒有嚴格的定義,它通常就是指那種差一點就滿足要求的,或者差一點就正確的數學現象。其判斷標準,也同時是基於人的體驗。目前,卡普蘭在尋找新的擬約翰遜多面體的時候,基本上是依賴於經驗。如果你成功地搭建了一個不可能的多面體,並且與要求很接近,那麼你就找到了一個擬約翰遜多面體。

差一点就对的数学

許多古老的問題就屬於差點就對的數學。例如,尺規作圖三大難題——三等分角(三等分一個任意角)、化圓為方(作一個正方形,使它的面積等於已知圓的面積)和倍立方(作一個立方體,使它的體積是已知立方體的體積的兩倍)——看起來很容易解決,但最終被證明是不可能的,你最多隻能找到一些近似的方法。

不過在許多時候,“差點就對”往往意味著“差一點就騙到你”,可以拿來當作一個數學玩笑或惡作劇。比如左圖中,上面那個直角三角形被切成四個部分。這些部分重新組合為下面的直角三角形時,會多出一個正方形的空隙。那麼,這個空隙是從哪裡來的?

這個謎題被稱為“失蹤的正方形”,它是由美國業餘魔術師保羅·嘉理在1953年提出的。謎題的解答很簡單,但許多人都很難想到。圖中上下兩個大“三角形”其實不是真正的三角形,因為斜邊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有一個小彎折:藍色三角形斜邊的斜率為0.4,而紅色三角形斜邊的斜率為0.375。這一差別很難被人所察覺,於是就導致了這個看似悖論的謎題。

差一点就对的数学

此外,在美國動畫片《辛普森一家》的某一集中,還出現了一個令許多人大吃一驚的等式:398712+436512=447212。這似乎直接否定了費馬大定理,即當n大於2時,xn+ yn= zn的方程是沒有整數解的。如果你把這些數字輸入一個袖珍計算器裡,你會發現這個等式似乎是成立的。但如果你有能顯示更多位數的計算器,你會發現398712+436512開12次方的結果為4472.0000000070592907…,而不是4472。雖然差值竟然小於1億分之一,但等式其實並不成立,所以費馬可以安心了。

就差一點也有用

在日常生活中最有用的一個差點就對的數學,就是27/12的結果是1.498307…(就是27開12次方)幾乎等於1.5。這是西方音樂的十二平均律的基礎,也是鋼琴在每一個純八度音程有12個鍵的原因。

音程就是兩個單音之間的頻率高低關係。比如純八度音程和純五度音程——頻率比為2∶1的兩個單音之間的音程被稱為純八度音程,頻率比為3∶2的被稱為純五度音程。

差一点就对的数学

在音樂的發展過程中,音樂家們希望有一套標準,能產生出一組單音序列,而且相鄰兩個單音的音程得是等比的,這樣就方便調試各種樂器。如果該標準產生的單音,還能組成純八度音程、純五度音程等各種常見音程,那將是一個很完美的事情。那麼怎麼能“包羅萬象”呢?後來,音樂家們提出了一個標準,將八度的音程按頻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半音即小二度。一個大二度則是兩等份。每兩個相鄰的單音之間的頻率比為2

1/12。這種產生一組單音的辦法就是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產生的一組單音中,每個單音後的第7個單音,與原來的單音的頻率比則是27/12,約為1.498307,大致與3/2相等,這兩個單音的音程就是一個純五度音程。於是,這種“差點就對”使得十二平均律產生的單音,除了能組成純八度音程以外,還能近似地組成純五度音程。其他類似的“差點就對”,還能讓十二平均律產生的單音大致組成純四度、大三度等音程。於是,現代樂器的製造,都採用十二平均律來確定單音。

另一些差點就對的數學,卻能給數學本身帶來重大的影響。例如,拉馬努金常數eπㄏ163,約等於262537412640768743.99999999999925,非常接近整數。按理說,e、π和ㄏ163都是無理數,它們組合在一起竟然非常接近一個整數,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數學家認為,這不是什麼巧合,而是某種更深一層的數學規律導致的。具體的原因解釋起來比較複雜,但可以透露的一點是,該問題與數字163有關。此外,這個問題引發的聯繫與怪獸月光理論(見“拓展閱讀”)很類似。

總之,真實世界往往是不完美的,然而差點就對的數學卻能給現實帶來一些近似的完美。就像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新物種一樣,許多數學家開始對這種數學產生了極大地興趣。對它們的進一步研究,肯定還能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發現。

拓展閱讀

怪獸月光理論

故事是這樣的:1978年,英國數學家約翰·麥凱提出了一個既簡單又古怪的等式:196884=196883+1。第一個數字是196884,它是j函數的係數,而j函數是數論中的一個重要的多項式。而196883是與一個叫做怪獸群的數學對象有關的數字。許多人看到這個等式可能會聳聳肩,然後就略過了,但這個等式卻引起了一些數學家的興趣,他們決定仔細研究。最終,他們發現兩個看似無關的數學領域——數論和怪獸群——竟能聯繫起來。這種聯繫是所謂的怪獸月光理論,它甚至可能對其他學科帶來更廣泛的意義。例如,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愛德華·威滕就推測,把怪獸月光理論與弦理論結合起來,也許能得到一個描述量子引力的新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