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綻開“幸福之花”

美麗鄉村綻開“幸福之花”

樓高漸入雲,樹青花怡人;路闊車輛行,塘綠魚躍身……大冶,讓人到處看到的是一幅幅生機盎然、幸福和諧的新畫卷。

十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轉型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每年都將新增財力的70%用於民生,尤其是在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工作中,始終將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作為工作主線,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源源不斷向貧困地區輸入,一系列惠民生、促發展的好政策向貧困地區傾斜。如今,大冶正發生著美麗的鄉村鉅變。

美麗鄉村綻開“幸福之花”

金牛鎮金華莊園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初步實現升級版現代農村

2014年,我市僅茗山鄉就硬化刷黑村級道路20公里,清淤護砌港渠5公里,當地群眾自豪地說,“一年的投入比過去60年的總投入還要多,園博會將茗山的整體發展向前推進了20年。”

近年來,我市借全省新農村試點建設、城鄉一體化和“四化同步”試點建設機遇,以舉辦鄉村園藝博覽會為抓手,在大金省道的金湖至金牛段、陳貴至茗山路段、金湖至劉仁八路段沿線的8個鄉鎮鎮區和225個村莊及陳貴鎮的堰畈橋、小雷山,靈鄉鎮的談橋,茗山鄉楊橋、柯畈、彭晚,劉仁八鎮天燈、八角亭等12個片區周邊村莊,按一鎮一特色,高標準實施“三清三改三建三化”的村莊整治,建設了一批精品亮點工程,充分展示了大冶農村發展新成就。

據統計,我市已對1000多個村莊進行了環境整治,實現通村公路硬化率達100%,通組(灣)公路硬化率達96%,“村村通客車”率達到100%,村莊綠化率達60%以上,拆除破舊廁所6000多處,改造危房和土坯房2000多棟,清淤護砌門口塘3800多口,安裝自來水50000餘戶等,初步實現了“佈局優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飲水淨化、衛生潔化、路燈亮化、服務強化”的“八化”升級版現代農村。

美麗鄉村綻開“幸福之花”

大箕鋪鎮石應高村

精準扶貧持續發力 全市貧困戶、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我們世世代代奮鬥在這希望的田野上……”走進茗山鄉黃灣村,村委會喇叭正在播放著這首悠揚婉轉、莊重典雅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它唱出了黃灣村村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勤勞致富,追逐夢想,走向幸福的生動場景。

黃灣村位於茗山鄉東北部,共有224戶、864人。因位置偏遠、資源匱乏,該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再加上受傳統粗放型耕種和小農經濟觀念等歷史因素的影響,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產業規劃不合理,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是我市出了名的貧困村。

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後,扶貧工作組成員迅速進駐該村,首先從“面子”上對其進行整改。向上爭取政策、對外尋求援助,幫助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該村原有的面貌。

“面子”上光鮮了,“骨子裡”還得硬氣。為了變“輸血”為“造血”,在對貧困人口進行政策兜底的同時,扶貧工作組還結合該村實際,幫助引進荷花種植基地、水果種植基地等多個扶貧項目。

如今的黃灣村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村組內房屋整齊,活動廣場裡各類設施配備齊全,困難群眾生活顯著改善,村集體收入持續增長,整個村子也散發出活力。

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市8984戶貧困戶、17658名貧困人口已基本實現脫貧,67個貧困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美麗鄉村綻開“幸福之花”

全國文明村==坳頭村

突出產業培育 農民在家門口致富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為本、以民為要的發展理念,是大冶轉型發展的邏輯起點和最終發展目的。

近年來,我市以園博會為契機,引導和扶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生態、高效、休閒等特色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鄉村園博會、果蔬節、玫瑰花節、桃花節、香李節、荷花節、年貨節、採摘節、養老文化旅遊節層出不窮,吸引武漢、黃石大中城市居民前來觀光,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在今年保安桃花節時,一位賣蒿子粑的李大姐,她三天時間就賺了6000多元。

絢麗花海、別緻民宿、採摘樂園……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流淌鄉愁的“田園牧歌”成為吸引遊人的靚麗風景,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產業模式。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良性互動,悄然改變傳統農業的面貌,豐富傳統農業的內涵,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

如今的大冶,群眾安居樂業,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