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貧困戶領取了扶貧補助資金 北川縣這幾個幹部被嚴肅問責

非貧困戶領取了扶貧補助資金 北川縣這幾個幹部被嚴肅問責

“非貧困戶領取了扶貧補助資金!”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紀委今年初收到一條反映該縣小壩鎮酒廠村非貧困戶領取了扶貧補助資金的問題線索。

“扶貧資金是困難群眾的救命錢,豈容蠶食,必須嚴查!”縣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立即展開調查。

“酒廠村的香菇種植項目早在項目批覆之初就已停止,為何還能順利地通過驗收,領取10萬元扶貧補助款?”在調查走訪之中,辦案人員意外發現了這出“移花接木”的鬧劇。

事情要從2015年6月說起。家住北川縣小壩鎮酒廠村的殘疾人龍見海回鄉創業,發展香菇種植產業。通過政策諮詢,他了解到殘疾人發展種植業可以向縣扶貧局申請一筆補助款,但該項目必須有10戶以上農戶參加。經與村黨支部書記葛平商議後,龍見海決定由6名村組幹部帶領村裡5戶貧困戶、1戶低保戶共同發展香菇種植產業。

2015年9月,龍見海向小壩鎮政府提出種植補助申請。隨即,鎮政府以“殘疾人龍見海帶動12戶農戶發展香菇種植”為由向縣扶貧局上報瞭解決酒廠村香菇種植補助資金的申請方案,但遲遲沒有得到該局批覆。

直到2016年2月,小壩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張祿海作為扶貧工作分管領導,以酒廠村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的名義將龍見海的香菇種植項目再次向縣扶貧局申報並獲得批准。

但讓張祿海沒有想到的是,此時龍見海在酒廠村的香菇種植基地,因原出租人不願繼續出租土地等原因停種並拆除,現已被農戶種上了莊稼。

如何將上級的補助拿到手?三思之後,龍見海打起了“小九九”:利用相鄰的茅嶺村香菇種植基地來一場“移花接木”的項目驗收。很快,他“說服”了茅嶺村香菇種植基地負責人,雙方達成補助款六四分成的“協議”。

“香菇長勢很好。”2016年底,張祿海及縣農業局、縣扶貧局相關人員在龍見海的帶領下,張冠李戴地對茅嶺村香菇種植項目進行了驗收。此後,10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分別打到了龍見海及12戶香菇種植參與者的賬戶上,其中龍見海領取補助8.8萬元,6名村組幹部、5戶貧困戶、1戶低保戶各領取補助1000元。

“在申報酒廠村扶貧資金項目時,你知道其中有非貧困戶,甚至還有村組幹部嗎?”“知道啊,不過都是為了支持殘疾人創業,帶動村上的產業發展,應該沒有問題……”面對縣紀委調查人員的問話,張祿海仍舊沒有認識到問題嚴重性。

“項目申報前,你是否到酒廠村實地查看過?”

“之前已經制定了方案並且上報過,上面的內容和人員都沒有變化,所以就沒有實地查看。”

“項目批覆下達後,你到酒廠村實地查看過嗎?”

“去過,大概有20個棚子,香菇還長得比較好。”

“你確定那是酒廠村嗎?”

“那真不太清楚。”

令辦案人員大跌眼鏡的是,張祿海作為副鎮長,連驗收地點都沒有弄清就完成了驗收,驗收資料還是由補助申請人龍見海補齊後送到他的辦公室,大筆一揮、公章一蓋,便撒手不管了。

“認為項目金額不大而降低工作標準,簡單認為已申報過的項目應該不存在問題,思想上放鬆了警惕,沒有履行好監管職責……”最終,張祿海作出了深刻的檢討。

經過認真調查,北川縣被套取的10萬元專項扶貧資金日前已被成功追回。張祿海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酒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以及驗收把關不嚴的縣扶貧局、農業局工作人員等相關涉案人員也均被嚴肅問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