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十年前,看厭了城市喧囂與慾望的高天成,帶著妻子,七次深入上海西邊的腹地探尋,最終在莫干山勞嶺村——一個殖民時代的避暑聖地,建起了只有八棟樸素小農舍的裸心鄉,試圖重構他在南非的自由生活。

幾年後,裸心鄉下方的山腰上,數十棟樹頂別墅及圓形夯土小屋,以裸心谷的名義,重新定義著山間度假。而隨後在原始山體之上建起的蘇格蘭風的裸心堡,也成了一個裝滿酒和故事的遠方。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從山谷到山巔,從裸心鄉到裸心堡,從簡單的客房、茶室,到往後接連疊加的娛樂、戶外休閒,探尋著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自身完美契合點的裸心,已然成為中國野奢度假頭牌。

而對於這樣一個品牌的從無到有,SMART聯合創始人劉揚看到的,更多的是跨界融合。2015年,他在調查聯合辦公市場時,發現上海突然冒出的裸心社竟也將向內、迴歸自我、簡單生活演繹地淋漓盡致時,這一感覺變得更為強烈。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跨界融合,意味著邊界的消解與重構,SMART將此定義為模糊生態:

每一個物種都有固定的生態群落,有自己的自然環境去生存,但也有很多物種可以跨區域、跨自然環境去生存。

這像極了現在的文旅行業:不斷突破形式、產業的界限,實現生活方式與空間載體的創新融合。

1

中國旅遊業,正在發生裂變

文旅項目成批出現,有經驗的人能從中看出些門道,比如:中國旅遊,正在發生裂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秘書長金准將這一裂變表述為,中國旅遊業正站在四個交叉路口:

第一,觀看和生活的交叉路口

以前的旅遊業是觀看的產業,但今天,它越來越融入到生活裡面。

以在秦皇島佔了一大片海灘的阿那亞為例。一個旅遊運營商拿到這片地後,如果按傳統的旅遊邏輯,他會把海圍起來收門票,或者在海邊蓋酒店;按傳統的地產邏輯,就是海+地產+配套。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但從融合的角度去看,現在的阿那亞更像是

一張網,海是吸引物,社群是賣鄰居的組織,活動是昇華劑,居民與半居民、爆款與標配之間,有了完美的平衡。

這背後,是互聯網思維、零售思維、地產思維,以及文藝、社區、生態的碰撞與融合。

第二,人文和科技的交叉路口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科技企業的瓶頸是轉化率低,文旅產業的瓶頸是產業效率低,科技為旅遊業帶來時間的想象力,旅遊為科技帶來空間的想象力。

以前,從事文旅的人都處在科技的後端,但現在,文旅已經進入科技實驗室的前排。

第三,文化和旅遊的交叉路口

旅遊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性產業,也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產業,之前所有人關注的都是產業怎麼結合,行政怎麼劃分,但實際上,改革才是重點,文化和旅遊結合背後的邏輯是改革。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一個簡單的例證是:裸心堡之所以能快速落地,原因在於,450畝的項目需要審批的只有15畝,其他都採用租賃方式進行,背後就是政府提出開展低丘緩坡“坡地村鎮”建設用地試點工作,實施建設用地“點狀佈局、垂直開發”。

第四,增長與風險的交叉路口

以前的旅遊小亂散差,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六高:高資金流入、高複合、高迭代、高負擔、高槓杆、高競爭。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2016年文旅產業資產負債率達67%,近幾年旅遊項目的淨資產收益從5%降到3%又回到4%,日趨白熱化背後,是大分化和大整合的開始。

而對於這次大分化大整合,APAX Group 川力企劃創始人&CEO、Discovery探索極限主題公園主席朱國良給出的預測是:文化+旅遊產業在未來的5-10年會有非常巨大的規模,將達到15萬億

2

模糊生態,是時候清晰化了

“這個圈子就是這樣,一直都很模糊。”在鋅財經專訪過程中,提起文旅項目現狀,朱國良反覆強調著這一點。

而十八年來的觀察,讓他對模糊二字有了更獨到的理解:除了生活、文化、科技的碰撞,形式、空間、產業的重構之外,也意味著產業無法跨越的灰色地帶

他將這一灰色地帶描述為:概念強於落地,淪為房地產的配套;資源豐富但整合度低,產業鏈尚不成熟;區域分佈不均衡,同質化嚴重……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中國有1/3的百強房企進入文旅地產領域,剩下的也在想方設法讓地產開發能和文旅扯上點關係。

中國有3000多家主題公園,其中300家投資超過5000萬,但有盈利能力的只有10%,虧損的高達70%,超過50%靠地產去做支撐。

其中的邏輯,有從業者曾向鋅財經潘越飛坦誠過:真正成熟、模式跑通,且能盈利、可複製的只有房地產,而旅遊,目前模式還打不平

但朱國良看得更深:大多項目失敗,就是因為非標的大環境下,不接地氣,太過單一,無品牌無內容,無法產業化也無法變現。

“這個產業很碎片化,你能做其他人也能做,你想到的其他人也想得到,那麼,其中的關鍵就成了怎麼把碎片化的東西集中在一起,怎麼融合創新,並以新的文旅形態去真正落地。”

提煉出其中的關鍵詞,即創意、整合、落地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一說到文創,所有人會想到的都是內容,而直接忽略了渠道和運營。

但在迪士尼的資金來源中,內容僅佔15%,剩下的是渠道40%,運營45%。把創意推到一個可體現的層面,靠的恰恰是資源,人的認知和運營。

朱國良承認資源整合和運營是最重要的,也在這一方面做得不錯,但他不願被定義為一個資源整合者,他說這名頭太虛。他更願意自己是個創意的企業家,原因是,創意,是做文旅項目的起點,也是最核心的驅動力。

而為了將自己的創意落地為世界級別的主題公園,他曾花三年時間,把Discovery這個無形的 IP 提煉為簡單直觀的八個字:探索自然,發現自我。而每個主題公園也必須與當地生態、文化資源深度結合,再疊加體育、教育,構建成複雜生態。

“文旅最終還是個產業,而不是一個情懷的東西。之前大家都在做一些很模糊的事情,是時候去做一些更實際

的了。”

3

IP落地與迭代創新

7年前,在華東五省常規觀光遊線路的過客站:無錫,一個一千二百畝的大盤上,五星級酒店樣板間竣工。

但那幾年,無錫的豪宅銷售處於靜止狀態,就連太湖邊上的豪宅銷售量也是0。當初為了拿地,答應政府做五星級酒店及各種度假物業的賽博旅遊文創,接到任務是要把拈花灣的物業和別墅全賣出去。

“我們不是神仙啊,真的賣不動。”創始人謝翅回憶,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

同樣出乎意料的,是在拈花灣開園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度假物業就被哄搶一空。背後的邏輯,是在房地產只講故事和概念的時代過去後,文創成為全新動力。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早些年,甚至是現在,中國旅遊比的就是高大上:你的大佛20米,我的一定30米,你的投資20億,我的一定30億。

同時,大部分景區依託老天爺或老祖宗留下的自然文化資源,修圍牆收門票,沒有其他任何投入。而全國各地帶著錢包翻山越嶺到景區的遊客,花一百塊錢玩兩三個小時,罵罵咧咧說買了比景區外貴十倍的礦泉水後,就走了。

謝翅說,在他們接手拈花灣項目的2010年,還真沒有多少人把文創和旅遊做結合。中國大規模的房地產項目都是從上往下,所以參照其邏輯的所有旅遊度假項目都犯了一個錯:上來就找規劃院畫圖,根本沒有深入研究當地的區域和在地文化。

而靈山教會他的是,所有項目應該是從下往上,只有這樣,才能讓IP從一個虛幻的Logo,落地成實實在在美倫美亂的拈花灣。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關於落地的故事,說實話,謝翅曾多次講起,只不過從第一次到第n次,詳盡的描述變為了簡單的概括:茅草屋的故事是真的,竹籬笆的故事、苔蘚的故事也是真的。

為了讓拈花灣最大程度地達到自然禪意的效果,苫蘆屋頂是在世界各地選擇了20多種天然材料,並讓巴厘島工匠在當地搭建樣板屋,進行為期100天的戶外綜合試驗後,選擇的;竹籬笆是經過數月嘗試,換了好幾個施工隊伍後,選擇在海外尋找大師手把手教的;苔蘚是在被判當地土壤條件不能生成後,移植成活的……

而商業街上的每一家店,也都是對在地文化的再一次挖掘。比如原本在一期大佛裡面的農家樂,被謝翅團隊“騙去”拈花灣開了個網紅米酒作坊,用類似的方法,他們讓一群在產品略有偏執的匠人聚集,一起走品牌化道路。

但落地,遠沒有語言描述的那麼簡單。背後是發現IP落不下去後,

主題定位從佛教到禪意的巨大轉變。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靈山二十年,從一期的大佛到五期的拈花灣,通過迭代創新,挖掘在地文化,增加二、三銷,走品牌化道路,實現的是禪意與空間、文化與產業的完美融合。

現在,賽博還有一個團隊在拈花灣守了整整三年,試圖把曾經賣出去的十萬方度假物業別墅、公寓回購回來。

因為,現在拈花灣的空間,真的不夠用。

問答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朱國良

APAX Group 川力企劃創始人&CEO、Discovery探索極限主題公園主席

Q:SMART界定,現在的文旅行業處於模糊生態,那對這四個字,是怎麼理解的?

A:文創的範圍很大,沒有區域沒有邊界,這就註定它是模糊的。而這樣的模糊生態非常有趣,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但文旅最終還是個產業,而不是一個情懷的東西,怎麼產業化、標準化,使之變為一個有變現能力,可規模複製的商業體,還是很重要的。

而IP,在打造這樣一個商業體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好的IP要有無限的生命力,無限的生長能力,無限的引爆能力。而塑造這樣的一個IP,還是要看操盤手的認知、資源、運營能力。畢竟,IP作為概念,不可能說直接拿去賣,是一定要落地的,才會進行復制。

飛議

鄉村旅遊,讓農民不種地也有更好的收入

  • Blur,模糊,用到兼具感性與理性的文旅產業後,其中的意味,遠不止表意那麼簡單。
  • 社會資本在土地集約制下,如何走出產業轉型升級的路徑,這將會成為文旅產業往後發展的一大重點。

文章 ∣ 詩琦

攝影 ∣ 黃碩

手繪 ∣ 精衛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