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劉揚)
已過夏至,櫻桃早已謝幕,
蒲江縣光明鄉櫻桃山景區重回了鬱鬱蔥蔥,
在盛夏的陽光下格外寧靜。
沿著遊客中心旁的小橋進入後山,卻有意外的發現和驚喜——經過一個古樸的小木橋,順著清澈的檬子河,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路,一路綠樹成蔭,鳥語蟬鳴,彷彿走進了一個世外桃源——這是一個普通的村落,卻因300年前鐵木真(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皇室後裔在此定居而顯得格外不同。青山綠水、百年老宅、蒙古文化、田園果香在這裡交相輝映,在川西林盤修復保護工程的浪潮下,這個村落逐漸從沉寂中甦醒,“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的錦繡畫卷漸次展現,現代都市人群的田園夢想在此點燃。
以自然山水為映襯 感受茂林修竹川蜀風
清澈的蒲江河和檬子河順流而下,在蒲江縣光明鄉金花村山下圍成了一個筍尖狀地帶。跨過窄窄的步行橋右拐,沿石板山道緩緩而行,左邊山壁的紅砂石色溫柔而又溫馨,像不規則的馬賽克般細膩而精緻。順著山邊繼續向前,就像走進了一幅川西民居的絕美山水畫:玻璃般淺藍色的河水在身旁環繞,蔥鬱的樹林在頭頂搭起了濃蔭,不時有一畦畦碧綠的菜地閃過,旁邊的柑橘林已掛起了青色的果實,蟬聲蛙鳴,彷彿與世隔絕。
一塊巨大的石頭上,“餘家碥”三個字亮出了這裡的名片——這是蒲江縣在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和修復工程”中打造的一個新村落,按照“整田、護林、理水、改院”的要求,將3000畝竹林、樹林和菜園進行了保護修復,完整地保留了老房子的建築格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注重生態保護,以良好的田園生態本底促進綠色產業創新發展。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一直是餘家碥林盤所在的光明鄉多年以來發展的一張名片。圍繞生態環境建設,光明鄉著力打好“淨水、藍天、護林”三大戰役,全力保護良好生態本底,不斷提升光明綠色發展能級。
光明鄉成立鄉村兩級河長,強化巡河巡排口力度,加大對河、水庫、塘、堰及黑臭水體整治力度,確保水環境質量,打好‘淨水戰役’。從茂密的林間穿過,踏著青青的石板路,清澈見底的河水靜靜淌過,抬頭遠望,湛藍的天空在潔白的雲朵映襯下分外晴朗,鏡面般的河面與天空交相輝映,投下一些片片倒影,偶有驚鳥從水面掠過,瞬間打破了寧靜,很快又再次恢復平靜。為守護潔淨藍天,打好“藍天戰役”,光明鄉指導、督查項目建設工地加強揚塵治理,指導全鄉23家星級農家樂完成油煙淨化裝置安裝,做好省道沿線、新村場鎮等重點區域的灑水降塵力度。
堅持綠色發展,把目標盯在每一棵樹上。光明鄉對全鄉範圍內林木統一鎖定現狀、登記造冊,建立全鄉森林管護‘綠色數據庫’,嚴厲打擊濫砍濫伐行為,廣泛開展義務植樹與補植林木,實施林盤恢復提升工程,不斷提高全鄉森林覆蓋率,打好‘護林戰役’。
以天府文化為內核 重現百年大院輝煌
推開厚重的木門,跨進斑駁的門檻,一方水井佇立在院中,多年的使用打磨讓井口的石條有些發亮。和許多歷史深厚的老院落一樣,餘家碥林盤中的院子記載著過去的歲月,而細細一看,戶戶相通的建築格局(備戰方式之一)、門廊上的彎刀橫樑形狀、窗戶窗臺一物多用的巧妙構造、水蹬石橋等獨特的建築風格卻與傳統的川西民居有所不同,無不說明餘家碾不一般的文化歷史。
餘家碥共有40幾戶人,都是余姓人家。據考,“餘”姓由“鐵木真”的“鐵”更改而來,傳說是鐵木真(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皇室後裔,他們的祖先300多年前為避戰禍改姓入川,逐漸融入了當地的生活。“這裡的院落也是過去300多年,天府文化傳承與變遷的過程。”站在整體建築風格與川西民居別無二致的院子裡,偶然抬頭細看,總是能從帶有蒙古風情的橫樑、門檻、窗戶雕花等細處發現天府文化的傳承與包容。
注重文化挖掘,以濃厚的天府農耕文脈彰顯鄉村地域特色。對於擁有獨特的建築風格、深厚的歷史底蘊,已有300多年曆史的餘家碥,文化資源又將如何盤活?
村口一座新建的房子選用當地的木材、土磚與玻璃共同形成造型新穎的主體結構,簡約的風格與古樸的村落協調呼應,造型與幽靜的環境完美融合。目前,光明鄉已全面完成餘家碥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建設,今年,要以天府文化為內核,全面盤活老院落、引進新村民,從文創、旅遊、藝術、民宿等方面著力,實現新老村民融合發展,力爭引進4-5家文創資本進入,同時,完善健身步道、天然氣、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餘家碥林盤將重現百年大院輝煌。
以綠色田園為本底 打造精品度假新體驗
“二月櫻花開,四月櫻桃紅。”漫山遍野如雪般紛飛的櫻桃花彷彿還在眼前,不知不覺就送走了今年最後一批櫻桃,沿著彎彎的鄉間綠道盤旋而上,初夏餘家碾旁的櫻桃山上,萬畝櫻桃園滿目蔥鬱,一陣新雨過後,行走在空氣清新的果園中,讓人心曠神怡。紅花櫻桃、白花櫻桃、紫櫻桃……品種改良給這裡的百姓帶來的豐裕。作為光明鄉特色產業,不斷改良櫻桃品種是光明鄉確定的重要工作之一,該鄉與川農大等科研院校合作,積極培育適合櫻桃山的櫻桃新品種,同時,積極推廣綠色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技術運用,建立鄉村兩級櫻桃品質安全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櫻桃品質。
順著綠道下山,走進蓊蓊鬱鬱的竹林,在竹林環抱的院子裡小坐,泡上一壺今年剛出的蒲江雀舌,品嚐地道的農家菜,彷彿時間停止了一般。“以前在這裡就是吃櫻桃,今年還能遊綠道、逛林盤,感覺有了新體驗!下次有機會我們還要來住幾天!”,成都市民劉先生欣喜地發現,陳舊的院牆剝開歷史的封皮,露出鮮亮的底色,原本昏暗的房間因打通落地窗變得窗明几淨,房內的陳設煥然一新,彰顯著簡約質樸的鄉村風情。光明鄉對清代蒙古族風格的房屋也進行了保護性修復,引導房主將老房子改建成民宿。注重產業培植,以開放的融合發展理念打造綠色高端產業,為了給遊客精品度假新體驗,光明鄉以綠色田園為本底,尊重林盤原有生態肌理,圍繞新村旅遊資源開發,今年,光明鄉重點對新村進行美化、綠化、亮化工作,全面提升新村品質,將在河濱建文化走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實施農戶陽臺綠化工程,推進小區全面綠化、確保四季花果飄香。同手,還將推進亮化工程,完成遊客中心到新村路口的路燈建設,實現新村夜晚也“光明”。“餘家碥將是未來光明鄉村旅遊的一個引爆點,也將是全域鄉村旅遊的一個轉折點!”
大咖點評
餘家碥林盤將成為又一道風景線!
獲評UED“中國最美十大民宿”獨立建築師楊鵬飛:
餘家碥是一個聚集型老村落,背山面水,擁有非常優越的風景資源和環境空間,很多資深旅遊從業者和建築師都對她充滿了喜愛和期待!我有幸進行了村民文化活動中心的設計,借鑑明月村的模式和經驗,結合餘家碥自身的蒙古後裔以及聚落型村子的文化基礎,政府以及村民都非常注重社區本身的家園文化,有條不紊地進行改造和經營計劃。於是餘家碥呈現出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新的文化旅遊活動良性落地於古老的村落,讓這個美麗的古村煥發了新生的活力。在村民社區生活的基礎之上,進行適度的經營,讓外來的遊客能真正地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相信餘家碥會慢慢完善,成為蒲江的又一道風景!
閱讀更多 蒲江農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