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這杯蜂蜜再獲千萬投資:他跑遍半個中國尋600蜂農 復購率55%

獨家|這杯蜂蜜再獲千萬投資:他跑遍半個中國尋600蜂農 復購率55%

張小偉一直認為,影響力比賣貨更重要。

“一瓶好蜂蜜,等於蜜蜂的100萬次飛行。”張小偉將蜂蜜品牌命名為“等蜂來”,他認為好東西是需要等待的。

為了做出純天然的好蜂蜜,張小偉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尋找蜜源地,與600個蜂農建立合作。他們請來專家對蜂農做技術指導,並規定了蜂蜜的質量要求。此外,他們建立自己的工廠,從田間地頭到產品儲存全程把控,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供應鏈。

等蜂來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銷售,線上入駐京東、有贊商城等平臺;線下與經銷商合作銷售。

目前,等蜂來共有32種產品,線上復購率約為55%。今年4月,等蜂來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投資方為京東旗下千樹資本和北科建創業基金。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渠道建設和供應鏈的完善。

注:張小偉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尋找蜜源地

4年前某個傍晚,張小偉和一個同事開車返回成都市裡。夕陽的餘暉射進車裡,而車裡卻是一片沉寂。十幾分鍾後,他的同事先開口:“我一定要把這瓶蜂蜜帶給我女兒吃。”

那天下午,張小偉和同事見了一個蜂農,經過交談,他們才知道純正的油菜花蜜是雪白的,這顛覆了過去三十多年來他們對蜂蜜的認知。

彼時,張小偉正在尋找項目創業。由於在食品快消行業有十餘年的工作經驗,他最初想做一家食品公司。直到見過蜂農送的幾瓶蜂蜜,他突然意識到蜂蜜行業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經過調研,張小偉發現,當時市場上的蜂蜜大多是經過濃縮、添加或勾兌的產品,進口蜂蜜的價格又較為昂貴,約為國產蜂蜜的3~5倍。

據他介紹,中國擁有全球最好的蜜源地,但是蜂蜜產品卻做得廉價。中國製作蜂蜜的標準並不落後,如果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生產,搭配良好的蜜源,釀造出來的蜂蜜質量是非常好的。

想明白這一點,張小偉決定以供應鏈為切入點,從田間地頭到蜂蜜的儲存,全部由自己來做。“老百姓最在乎的是蜂蜜的真假,如果不能從源頭把控,這件事是毫無意義的。”

2014年,張小偉開始尋找蜜源地。他從成都出發,去過陝北、青海、東北......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和大概600個蜂農建立了合作關係。他把蜂蜜品牌命名為“等蜂來”,“好的東西是需要等待的”。

堅持1%的人的想法

等蜂來團隊請來專家對蜂農做技術指導,並規定對蜂蜜質量的要求,比如波美度(即蜂蜜濃度)必須要在41度甚至41.5度以上,蜂蜜裡面的農殘、藥殘、獸殘不能超標等。如果蜂蜜符合要求,等蜂來則承諾全部收購,以此和蜂農達成合作。這既保證了蜂蜜的質量,也解決了蜂農低價賣蜂蜜的問題。

在尋找蜜源地的同時,張小偉和團隊也在著手建立廠房。當時的廠房更多偏向於產品的研發和測試,自動化程度較低。今年5月,他們又建立了自有實驗室和一個使用面積2000多平米的新廠房,60%的生產線都是自動化,而且對蜂蜜品質的把控、對技術參數的控制都有了提升。不需通過第三方,等蜂來團隊自己即可完成產品的檢測。

此外,等蜂來還有自己的半成品及成品冷藏體系,以保證產品的儲存條件。

獨家|這杯蜂蜜再獲千萬投資:他跑遍半個中國尋600蜂農 復購率55%

張小偉將大部分精力花費在產品的穩定性和技術的保證上。

“我們堅持了1%的人的想法,放棄了99%的人所謂的聰明。”產品上線之後,所有人都勸張小偉好好賣貨,但他沒有急著去拓展市場。過去兩年裡,等蜂來團隊都是通過新媒體在線上銷售。同時,他們也在不斷完善供應鏈,提高生產技術及產品研發的能力。

產品到底能不能賣、賣的怎樣,他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因此張小偉等人也會找些渠道,跟商超合作做測試。口碑建立起來以後,越來越多的經銷商找過來。等蜂來現在約有30個不同城市的傳統渠道經銷商,其中一半是自己找過來的,剩餘的則是通過新媒體、平臺活動等方式獲取。

線上,等蜂來入駐京東、本來生活、有贊商城等電商平臺,以分成的方式合作;線下,他們招募代理商,先款後貨,分給經銷商幾個系統,由他們自己去跟商場、便利店協商。

等蜂來現在有32種產品,例如油菜花蜜、槐花蜜等,他們每月會推出一款產品與新媒體合作銷售。

等蜂來的產品比市場上的蜂蜜價格高30%左右,線上復購率約為55%。

今年4月,等蜂來完成千萬級A輪融資,投資方為京東旗下千樹資本和北科建創業基金。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渠道建設和供應鏈的完善。在此之前,他們還於2014年7月完成天使輪融資,2016年7月完成Pre-A輪融資。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