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題出爐,哪個最奇葩?哪個最有水平?

L60

高考“段子手陣亡系列”作文:確認過眼神,是不會寫的人


高考“段子手陣亡系列”作文:確認過眼神,是不會寫的人

博庫圖書館 2018-06-08 14:11

眾所周知,每年高考,語文作文題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總也討論不完,總有新的話題。

今年更是不例外。昨天中午,微博上“高考作文”的話題再次刷爆網絡,憋了一年的段子手們紛紛os:江湖秀才藝的時候到了!

可萬萬沒想到......

“這次的卷太正經,完全是'公務員考試'試卷,我們段子手在這局陣亡,轉陣地了!但相信這難不倒社會主義接班人,你們加油呀。”(@我wwwww)

233333

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下偉光正的作文考題吧。2018全國作文哪家難?這就來PK。

首先

從關注度最高的全國卷說起

今年的全國卷,題目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大氣

我們要談時代談政治談成長,這一切請遵照中國夢

@七巷南梔:

我押一下2035全國1卷的作文題:給2018高考的叔叔阿姨們寫封回信。

啥也不說了,2035的孩兒漂流瓶見

@某網友:

漂流瓶寫800字?

下次換成1000字

@紫:

全國卷2看得一臉蒙懵逼,還以為走錯片場了,乍一看像極了歷史題目,真是苦了考生們了。

第一場就走錯片場,大家也是辛苦了

@烏拉烏拉:

全國卷二那個簡直政治哲學題啊...看到就想寫部分受整體支配,關鍵部分甚至會影響整體...作為浙江學生,深深為自己的未來擔憂。

能聯想到政治哲學,就已經在路上了

@雪啊雪:

看完卷二反覆思考,覺得太變態了這個作文,作為一名過來人來說,簡直了...幸虧高考比較早哈哈哈

哈哈哈,別說了,為自己感到開心

@吐槽爆料:

這就是知乎大神提到的倖存者偏差。所以說:知乎問到底,作文不跑題啊。

知乎沒給廣告費,自願推薦給大家,哦對了,知乎上的“博庫圖書館”還叫“博庫圖書館”

果真,今年全國卷真是很穩

往年題目一出是段子手吐槽的天堂

今年,不好意思,已不是段子手的主場

@婁幽晴:

如果今年參加高考,政治不好的我,考個作文連語文都要砸的節奏,全國高考卷是商量好了吧,今年是考兩遍政治的節奏吧!!!

政治合格,才能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啊

@鬥魚小糰子呀:

高考作文教我做人,心中有黨成績理想。橫批:中國夢。

沒啥可說的,您優秀,陳獨秀

上一撥

全國卷從大局上給大家上了一課

下面這個系列,就是教大家如何做一枚合格新青年

浙江卷很好

鼓勵大家知行合一

而且每年都特別有難度有深度有挑戰

@甜茶:

浙江卷很好,但總是想讓人交白卷,是時候讓老師見識一下無字書了。

老師:我也是見過世面的

@Tomoyo_L:

這次浙江語文的卷子質量很好,拿在手上也很舒服,沒有色差,打印清晰,而且厚薄均勻,感覺很棒。監考老師態度很好,教室寬敞明亮,氣候溫度適中,同學們都很滿意,表示明年還會再來的。

好的,該考慮下去哪個學校復讀了

北京卷

以新時代青年和綠水青山圖為題

怎麼看都像是一個養生旅遊的專題

北京卷微寫作

絕對可以說是文青指南了

寫不出200字不要緊啊

我們從“博庫圖書館”APP在線電子書免費看起

想必365天后,老鐵絕對又是一條學識豐沛的好漢

下面這幾個省份

可以說是2018良心之作

不過還想替莘莘學子提一個建議

來年對學生們寬容些,我們不談宏觀看實際

江蘇卷的語言

就是很好的示例,真是良心考題

看看大家的反應,我們就知道江蘇有多棒

@最好吃的趣多多:

今年的語文高考作文可比去年的車好寫多了吖:可以從方言的傳承演變切,可以從聾啞人的手語角度切,可以主打畫中語言、詩中語言,傳統文化的韻味都可以切入。此時無聲勝有聲,!正面剛啊!愛江蘇!

媽耶,這位童鞋腦子很有貨啊

@長帝:

自從2004年江蘇獨立命題以來,無論全國範圍內多麼形勢大好、命題風格多麼有主旋律啊。江蘇從來沒有一年和政治答辯,每一年的題都帶著一種去特麼的時代,老子就是愛風花雪月嘰嘰歪歪的態度,可能這就是傲氣吧。

不管什麼時代,風花雪月還是要愛的

您要是覺得語言宏觀

咱們來細緻一點,天津卷就很極簡

全文只有一箇中心「器」

畫風不同喔,相信很激發同學們的聯想

怎麼樣,天津的考生們驚不驚喜,喜不喜歡

@wvwvwvw:

看到這個字,我就比較單純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充電器...

看來這位朋友,是思念自己的手機了

@西藏旅遊百科:

我本有個很樸素的想法,硬是讓我給憋回去了,老老實實地寫了國之重器,成就夢想!

我對這個沒興趣,不過樸素的想法倒是很吸引我

@呵呵哥哥呢:

我靠,我看成囂了,一路都在寫囂張的囂,這下懵逼了!!!!

朋友,來年再約吧

上海卷是真的很質樸了

簡簡單單,我們不搞事情只講關懷

人與人就是要被需要才有愛是不是

@痴漢肉墩墩:

那個...我問一下...有哪個大學需要我嗎?我有價值!我想被需要!

來,有需要這位同學的趕快聯繫

@情感鹿兒:

嗯,向追星勢力低頭了!

最後,啥也不說了,在座的各位慶幸自己畢業早吧

來個彩蛋:

今年央視春晚歌曲《我和2035有個約》命中全國卷1作文題目。

今年央視春晚歌曲《贊贊新時代》命中北京卷兩道作文題目。

今年央視春晚歌曲《山笑水笑人歡笑》命中北京卷作文題目二。

今年央視春晚歌曲《幸福新起點》命中浙江卷作文題目。

不看春晚,你後悔了嗎?(@StGanymede)

春晚:您瞧不起誰呢?栽了吧

-END-

以上素材源自網絡


博庫圖書館

先確定怎樣的評價標準。作文考試,其目的應該是考察學生的書面文字表達水平,以及寫作反映的文章思維,兼顧合理的觀念。

因此從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別1~5分評定,5分最好,1分最差,予以評定。

維度一,效度水平,作文題能否反映考生的書面文字表達水平,而不是被其他因素屏蔽或干擾。

維度二,信度水平,作文題是否有歧義,不同閱卷老師評閱同一份試卷是否能不受教師偏見影響。

維度三,難度水平,作文題是否對學生公平,而不會讓部分學生不熟悉;以及作為題對於考生是否難以理解,或需要不必要的其他知識背景。

下面以上述維度標準略點評今年度高考各作文題。

北京卷作文題目,考生需符合預設觀點立場,效度水平低,反映的只是考生迎合預設立場的能力,屏蔽和汙染了作文考試所應當考察的能力,2分。信度水平一般,幾乎沒有學生會對題目產生歧義,閱卷老師也可以有教條標準可執行,但對有真知灼見的作文可能會被嚴重低估,3分。因為是兩題選一,難度不算太難,也不難審題,3分。合計8分。

上海卷作文題目具有開放性,沒有預設立場,考生能自由發揮,無需挖空心思去迎合什麼,屬於能夠正常反映考生寫作能力和思維水平的好題目,5分。閱卷教師沒有教條因循,如果培訓不足,教師個人的審美偏好和個人偏見有可能影響到某些作文卷的評分,但應該影響不大,4分。考生審題不難,無需具備任何不必要的特異性的前置知識,題目題材比較生活化,5分。合計14分。


全國三卷比北京卷更預設了傾向性立場觀點,具有對考生思想審查的嫌疑,作文考試所應當反映的能力考查被嚴重汙染,1分。閱卷教師必須熟悉題目以及所謂的正確理解預設立場才能評定,有意識形態門檻,否則閱卷教師會感到無措,這同時也意味著,反主流的優秀作文會被嚴重低估,2分。考生不僅要揣摩正確出題人的預設立場觀點,而且還必須熟悉題目所述標語的時代背景及訴求,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太難,而且是不必要的知識,1分。合計4分。

全國一卷題目具有開放性,考查學生的想象力,雖然有一定的套路因循,但影響應該不大,4分。這一類題目其實是語文教師比較熟悉的類型題目,因此評閱起來駕輕就熟,4分。對於考生來講,題目中的“他”具有一定的歧義,對男生和女生可能產生差異,特別是女生對“他”的理解有可能往愛情關係上靠,而男生幾乎不可能,另外,理科考生需要對當代政治科目內容有一定了解,否則題目素材要求的扣新時代中國就可能有一定難度,3分。合計11分。

全國二卷作文題是材料作文,考生可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大,而且也有明顯的預設立場觀點,因此審題立意能不能扣住出題人的預設立場就汙染了作文考試應當考查的能力,2分。教師閱卷有一定門檻,有可能出現考生理解超過評閱教師而被低估的現象,2分。考生容易出現兩種傾向,不能理解(文科生)和超過出題人理解水平(理科生),前一類考生會因為不必要的前置知識而低分,後一類考生會因為超越題目雞湯水平而被低估,2分。合計6分。

江蘇卷作文題目是語言,考生要從題目導語中理解題目中的“語言”與日常概念的不同,如果學生能夠Get到,就可以有自由揮灑的空間,而且沒有太多不必要限制,4分。教師評閱較能專注於考生作文所反映的寫作表達和後面的思維過程,這應當是語文教師比較熟悉和擅長的方面,5分。有一定的難度,對考生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有門檻,屬於對資差生不友好的題目,但對資優生夢充分展現他們的能力和水平,有較好對區分度,4分。合計13分。

浙江卷作文考題的最大問題是格局太小,對於並不熟悉浙江文化浙江歷史的那部分浙江考生,這個題目設置了不必要的知識門檻,而且也隱含了出題人的預設立場,這兩個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汙染了作文考試應當考查的能力方面,2分。同樣,由於濃郁的狹隘地方情結,作文題目事實上很可能給閱卷教師營造一種愛浙江頌浙江的暗示,導致低估那些並不瞭解浙江文化歷史考生的作文卷評分被低估,3分。對考生來說,出題人洋洋自得的浙江情懷增加了理解思考的難度,不難預測有些考生會不知所措地不知所云,3分。合計8分。

天津卷與江蘇卷有相似之處,但等而下之,從生活器皿之器,引申到器量、國器,有明顯生拉活扯之意,相當於給考生鋪設了一條模糊的規範,既不能脫軌,又難以找準軌跡,考查的是學生螺絲殼裡做道場,生拉活扯的屠龍之術,2分。出題人生拉活扯,閱卷人哪怕掩著鼻子也只能圓題目之偏差,所以標準難以統一,口味參差紛呈,難求一律,2分。考生要將題目導語的中風馬牛不相及的四種“器”中整理出大概合理的思路,已經殊為不易,如果考生邏輯不錯,拿到這樣的題目估計只能掩面長泣,1分。合計5分。


唐映紅

不用感嘆今年高考作文,你當年寫的每個字都記錄了時代


導語:高考作文,中國寫了41年。土逗採訪了過去四個十年中參與高考的考生。他們對高考作文的記憶,告訴我們高考制度如何走到了今天,也讓我們看見中國的社會與個體的意識,又是如何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今年高考作文題出爐。顯然,那些關注改革成果、善於把握“新時代”脈搏的考生,或許才能夠贏得高考作文高分。有人說,幹嘛學語文,把shi jiu da報告背一遍就得滿分啦。

2018年,是gai ge kai fang四十週年,不意外地,今年的高考語文卷颳起了gai ge kai fang的熱風。全國卷三以“擼起袖子加油幹,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作文主題,與北京卷的“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綠水青山圖”不謀而合。

41年間的高考作文命題正是中國社會變遷的映象。今天,土逗採訪了過去四個十年中參與高考的考生。他們對高考作文的記憶,告訴我們高考制度如何走到了今天,也讓我們看見中國的社會與個體的意識,又是如何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70-80年代:懵懂年代,沒有套路

那時候高考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但又覺得遙不可及。我們村我是第一個考上。即使我考上的是中專,但那時候考上中專就等於國家戶口,跳出了農門。我的成功給了我父母繼續送子女讀書的信心。

那年的作文題沒什麼印象了,只記得我最怕作文了。那時候高考剛恢復不久,老師也沒什麼經驗,也沒有特別準備,就是多寫多練,每種體裁都練習一下,寫“我的理想”、“身邊的某某”。額外的訓練,就是老師會給我們排前幾名的學生開小灶。

但老師也沒有給我們壓力,同學之間也沒什麼競爭,我還是懵懂的女孩,根本沒想那麼多。我們考了以後回去安安心心勞動,也不會抱什麼希望,只是有了機會就不要錯過。

@月月,初中老師,1985年高考,湖南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高考完全沒有現在這種模式化的訓練。答題技巧、刷題?不存在的。老師就是教給我們知識,然後幫助我們去理解。寫作上,會教我們記敘文的幾個要素,怎麼樣運用,議論文怎麼樣去寫,但是絕對沒有套路,也不會搞一個範文給你去套啊改的,背素材什麼的更是沒有。

我那個時候是懵懂的,沒有在考試之前找到什麼套路、規律。我應對考試,就是憑我的小聰明,把老師教的東西化為自己的,去摸索。那時候的教育其實給了我們更多發揮的空間。到現在我寫文章也沒覺得一定要有一個模式和套路,完全是憑直覺去做。

但現在呢,我們在給學生訓練答題的時候,都會教得特別細,都是套路。寫個作文,就是把一篇文章左改右改,改成一篇精品,然後遇到類似的題就拿這篇精品文去套。

現在和過去對比起來,我真不知道哪一種比較好。

處在改革初期的考生對當時的作文題目記憶已經模糊,但對於高考的記憶卻無疑是十分深刻的。與如今的標準化教學不同,那個被視為“貧瘠”的時代,在教學上反而有更大的空間。

在這十年裡的中國的高考作文題恰是中國社會轉型初期的寫照。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之際,也是中國結束“以jie ji dou zheng 為綱”之時代的節點。當時高考全國統一命題,作文題一方面反映了我國wg結束後社會文化生活的共識,卻有意識地開始微妙地在集體主義的身上劃開切口。

如1979年的作文將《第二次考試》一文改寫成一篇第一人稱敘述《陳伊玲的故事》。材料講了一位在初試中表現優秀的聲樂學生,因為服務集體導致複試表現差,其個人作風問題遭到部分考官質疑,但最終由於某個考官的調查而真相大白的故事。這道考題即若有若無地用人性論諷刺“扣帽子”的現象,又有意宣傳故事主角的利他與集體精神,並引導考生進入“個體”的第一人稱角色,來重新看待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係。

另外,高考作文題也開始為下一個十年的多元化表達和個體化表達搖旗吶喊。比如1980年的考題“達芬奇畫蛋”的材料中說的:“要知道,一千個蛋當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

90年代:時代在加速,歷史在流失

90年代似乎是遺忘過去向前看的十年。在當時的中國語境下,這意味著遺忘集體主義走向個人崛起,意味告別計劃經濟去尋找市場的機會。而當時的少年面臨著不同社會意識的衝撞,他們的後腳或許還在集體的沙灘,而前腳卻已沒入新的浪潮。

@春春,91年高考,山西

我那年的作文題目是近墨者黑與近墨者未必黑。那會兒準備高考,會經常看半月談,關心時事政治,高考的時候不管是文科、理科,都考政治。

穿著藍襯衫白襯衫的年代,文章一定要寫得特別正能量,積極向上,批判反方。捨己救人,見義勇為。邱少雲烈火中永生,狼牙山五壯士,雷鋒,董存瑞,張海迪身殘志堅的故事我都很熟悉;國家第一,集體第二,個人第三,哪裡需要到哪裡去——我們覺得人們就應該這樣生活,而這些都是我們寫進作文的例子。我們都是善良的人,我們不害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對我們影響非常大。

90年代,過去的城鄉關係、集體與個人的關係面臨巨大的危機並開始重建。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gai ge kai fang加速,帶來了市場化的全面推進,農民工群體開始大規模湧向沿海,創業潮開始出現,而國企開始倒塌,下崗工人陷入無盡的迷茫。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社會關係開始發生極大的動盪。

於是在高考卷上,一方面,歌頌時代邁進的主題出現,比如1994年的命題作文《嘗試》,就大有“摸著石頭過河”的味道;強調個人精神、家庭情感的題材也出現了,比如1991年的“媽媽愛吃魚頭”、1998年的“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另一方面,類似於歌曲《從頭再來》那樣鼓勵人們忘掉過去,重新開始的題材也進入高考作文的命題,比如1992年材料作文“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S中學的一個班,有許多學生常常為成績不如意之類已經過去的事而懊喪,以致影響了下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一天,B老師給他們上實驗課,他把一瓶牛奶放在水槽裡。同學們不明白這牛奶和所學的課程有什麼關係,好奇地等待著。忽然B老師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之中,同時大聲說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接著他叫同學們圍攏到水槽前觀察那破碎的瓶子和淌著的牛奶,然後一字一句地說:”你們仔細看一看,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這個道理。牛奶已經淌完了,不論你怎樣後悔和抱怨,都沒有辦法取回一滴。現在,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記,注意下一件事。”

一個個少年的眼前或許還存有集體時期的景象,但gai ge kai fang的火車呼啦啦開到了高考卷上。似乎再不丟掉歷史,趕緊上車,就要out了。

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雞湯滿卷,我們都學會了套路

@阿里,2010年高考,江西

我們那年是題目圓明園獸首回家(我們江西最近10年都是考時事題)。我那年政治不正確,寫的主題是,不要盲目愛國,得了三十幾分。

作文準備主要是背素材和觀點。然後有一個好詞好句積累本,素材積累本,平時看到的都摘進去,天天讀,高考拼一起就行了。平時那種蘇軾、李白典故都用爛了,閱卷老師會審美疲勞,而讀者,小故事、小金句,都超級好使,不會重。基本上形成10個自己萬用的例子,只要寫雞湯文,都所向披靡。

雖然套路,但這些雞湯對我來說是很有用的。它們幫我渡過了很長的黑暗期,鼓勵我堅持下去,不然我肯定抑鬱了。我當時就想考出我們那個小地方,但是競爭又很激烈,學校給到好班的壓力特別大(每週都要模擬考且排名),去到學校就特別窒息。看雞湯勵志成功學,鼓勵自己不要放棄。周浩的紀錄片《高三》,裡面那個林佳燕,就是我。

@波仔,2010年高考,廣東

我那年寫的是《與你為鄰》。我忘了自己寫了啥,只記得乍一看這題的時候心裡爆了粗。實話說我不知道要怎麼寫,大概是要做人與愛為鄰,與誠實正直為鄰之類的。廣東高考題目向來有世界充滿愛的雞湯味。

我對作文沒什麼特別的看法,覺得作文備考和高考其他科目一樣,其實就是努力地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儘可能少出錯的考試機器。有些素材讀起來的時候其實自己確實會有情感反應,但只要它變成素材然後為考場作文做準備,我就覺得全部都味同嚼蠟,考試就是為了體現排列組合技巧。我的同學裡有非常有文字天賦的,但高考作文並沒有完全展示她的天賦,她的天賦全部跑到學生自辦刊物那裡去了。

@蛋姐,2007年高考,廣東

我那年作文題是“傳遞”。大概是要讓我們傳遞正能量吧。至於我寫了啥我就真的不記得了。從高一開始背誦感動中國,每年都背,估計用上了。當時的作文說到底就是一堆準備好的材料去排列組合,內容和題目本身似乎不是重點,老師讓我們學的是技巧。

但總體來說我覺得那些年教我們寫的東西都是比較正能量的。背素材,老師首推感動中國,一方面是因為頒獎詞寫得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那些正能量比較符合當時的時代主題吧。現在看來雖然很雞湯,但是多多少少也是在教你做個有集體主義精神的人,教你利他,而不是利己,感覺比毒雞湯強。

@雯雯,2008年高考,廣西

我們當年作文考題是汶川地震。看到題目時要嚇哭了。5.12地震,我們6.6高考,估計是出題組臨時改的題目。港真,這個題目不寫紅專寫什麼?

我的作文就寫的可集體主義了,那是我自入黨申請書之後最紅專的一篇文章。題目給的材料就是個人-社會-國家三個視角,我的作文就是這個題目的拓展版——當時這樣寫,是比較保守的路徑。還好作文素材也準備了很多地震的,那時電視報紙都是地震感人故事。最後估計我作文得分也是穩健的分數。

2000伊始,高考語文捲開始泛起了雞湯味。2000年開始,強調個人奮鬥的成功學流行起來,年輕人越來越關注自我,高考題目也開始關注一些個體化、去結構化的議題,如 “心靈的選擇”、“雕刻心中的天使”、“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更有“一葉一枝一世界”、“春來草自青”等佛系話題,同時也不乏“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兩個圓圈”、“材與非材”等帶思維辯證的考題。雖然考生可主動書寫現實,但大部分題目本身卻不再與現實直接關聯。

隨後幾年,隨著一些大型社會事件的發生,現實主義的題材開始迴歸。比如 “汶川大地震”、“論科學家的創新與創造”,以及“洞庭鼠害”、“感受鄉村”等題目,都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問題。同時,2004年“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青少年社會公德”等題目則嘗試在沒有共同信仰、集體共識的時代,引導學生建立新的道德倫理。

然而,儘管題目的創新性、開放性不斷提升,但這十年裡,應試教育越發模式化、規模化,個體考生放棄了對高考作文題的自由闡釋權,選擇了穩健的套路。在高考快速集體閱卷、答案標準化的背景之下,出題者就算有意尊重個性、開放創新,最終卻難與答題者達成共識。

2010之後:高考作文是分數,而才能在卷外

2010年之後,主旋律之歌越唱越響。信息科技的繁榮、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大國的崛起等成為了國內政治經濟社會主流的關鍵詞。另外,經濟發展的放緩帶來了國內新的矛盾,比如環境危機、農村問題、道德危機等。而這些題材,也都以某種特定的姿態走進了高考試題。類似今年考題一線飄紅, 2017年的“中國崛起”,“向外國友人介紹中國”,“給共和國拍張相”,“論紐帶”,也都自帶高昂的大國自豪情緒。

那麼2010年之後的考生們又是如何看待這些作文題的?

@美敏,2017年高考,湖南

我的高考作文題是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包括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高考題目裡面,很多題目也不是單方面的誇,也有空氣汙染,食品安全這些問題。不過這些完全隔開了對zheng zhi ti zhi的批判,都是一些弱敏感的話題。

我從來沒覺得我能在考場作文裡真正寫出我的想法。考場作文有很多技巧的形式化的東西:怎麼樣結構優化更加套路,怎樣引用和組織句子可以抓緊老師的眼球。老師看你文章只有幾十秒,都是浮於表面。其實對我們來說,考都考完了,不管什麼題了,什麼題不重要。

@小項,2017年,北京

去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二選一,一個是“說紐帶”,一個是“共和國,我為你拍照”。我感覺這兩個題十分荒謬。第二個我不能寫,也寫不了,這是我的底線。第一個感覺明顯一帶一路,之前老師有幫忙準備一些政績類社會類的素材,就又紅又專的來一篇,使勁往準備的相關話題上拽。其實。寫完也就吐槽一下,對我個人其實沒什麼影響,就是一考試,看什麼寫什麼就得了。

@丫丫,2014年高考,甘肅

我那時候的作文題目大概是:遊客給動物自然保護區的動物餵食,但是卻給動物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讓根據這種事件寫一篇作文。

再回頭看,這題本身就是畸形的。因為人觀賞動物本身就是畸形的,把動物圈起來本身就是錯的,怎麼好意思指責給動物餵食的遊客?不過這樣的觀點,明顯是出了框框,風險太大了。我寫的是幫助他人時要理性思考,就是套路滿滿的那種——按這個套路穩穩地寫完,就能拿到一個比較可以的分數,不會太高但也不會太低,這種考試反正我是不敢冒險。

三年備考,我覺得高考作文壓抑了我的激情和創造力。中學時代我非常刻苦,但是我的高考並不理想,後來我一直在反思這件事。第一,西部小縣城教育資源沒發跟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師資力量很一般,考上本科要比其它地方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第二,我覺得自己像流水線生產出來的考生,只會教條的死讀書,視野很小,沒有個性。

2018年全國I卷作文題。高考版的《相約2035》。

@小K 13年廣東 中文系畢業即將做語文老師

老師跟我們說:“作文不能離題的,特別是材料作文。立意偏了,只能二等往下打了。”對於寫高考作文,我心裡會惶恐,也有質疑:擔心自己理解錯了,也質疑,為什麼只有一種最佳立意。

考場作文也有非常重要的一面。在備考的時候我會了解資訊,積累素材,也會訓練快速寫作能力。不過積累的素材大多比較雞湯,比如說如何面對挫折、理想是航標、毅力最重要之類的。但如果老師會教,作文其實能夠培養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倫理意識,包括對社會的感知力、批判精神……

其實很多人的寫作生涯到高考就大體結束了,之後只是零零散散的社交媒體碎片寫作。文字功力普遍在走下坡路。我們中文系的老師說,這幾年的學生不要說文學創作,光是普普通通幾句話都說不清楚。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學問,應試作文之外,怎麼去培養打磨年輕人的語言表達與應用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

與高考作文題一路高歌猛進的態勢不同,年輕的考生似乎愈加無所謂考題了。考生只是把它當成一場遊戲,並不在意它出什麼題,只要我套得上就好。“套路練習”培養出來的流水線考生學會了迎合――我寫的不是我想寫的,而是你想看的。考場上的工具理性將“以文達意”的傳統徹底擊破,即便有才能,也不太可能在高考場上自由發揮。

就在這告別了集體而全面擁抱市場化的40年裡,被充分個體化的年輕人或許已經很難再找到社會共同體以及自身與國族之間的紐帶。四十年裡,人們的主流意識已經完成了從集體、利他到利己的轉變。同樣是閱讀材料,練習寫作,但從前一篇董存瑞就能激發集體情感共鳴的熱血已經消退。

高考越來越是一把撬動未來之門的工具而已。在高考這個產品質檢機器面前,考生們只求讓自己的回答符合工業標準,連試卷上“真情實感”、“不要套作”的要求都變得荒謬。高考體制正製造出成千上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高考場上贏的,或許不是任何一個學生,而是貫穿了整個教育體制的功利主義。

美編:黃山


土逗公社

面對高考作文我們談論的都比較多,不僅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面對高考的各項內容中對於作文都能有自己的見解,而且在高考的比重也非常大,所以現在就談一談今年的全國卷一高考作文題目。

首先高考語文一考完,就上了微博熱搜,易烊千璽押中作文題我與2035有個約瞬間刷屏。

題目主要就是讓我們在2035年給十八歲的青年一封信,助力新時代青年頑強奮鬥。


其次題目好在哪裡?2035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間的關鍵點,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考生到時也已中年,也需要下一代來傳承,來發展。

此篇作文不僅可以警示現在,更能啟發未來。我們現在不斷為了全面小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將來也需要我們與我們的後代的共同奮鬥。這只是其中一份比較熱的全國卷一的高考作文題,還有不少好的作文題目,每個人面對這種高考題目都有不同看法,如果您有別的看法,請在下方發表,謝謝!


烽爝爺

我個人偏好上海的高考作文題,

上海卷的題看起來是最好寫的,因為很“接地氣”。然而,如果深入思考,這“簡單”的題可不簡單。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題:被需要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大學階段,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對社會、他人、自我認知質變的時期。


在上大學之前,中學裡教的知識大都為對客觀世界的理性認識(比如地球公轉時間多長,原子是由什麼構成的,以及一些程序性的知識(比如怎麼加減乘除怎麼計算,地球的公轉時間怎麼計算等)

而有關對世界的認知的課程,往往也以陳述性知識的方式被傳授。比如學政治的時候做題背住某種題型啦。


留給我們真正思考的時間很少,真正去思考的人也很少。


在這裡並不是要貶低高考制度或是怎樣,高考的形式、內容等等可以說是基於特定的環境而存在的(比如我國特殊的國情)。


而“被需要”的作文題,則引發了高考生對一個人對社會、他人、自我關係的思考:


人能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

人是怎樣的一個角色?

脫離社會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嗎?

人活著有什麼意義?

思考一個人的社會聯結,對將來融入社會,自我實現,有著莫大的益處。



螞蟻科學

在來一次高考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

昨天在記憶裡生根發芽

愛情滋養心中那片土地

綻放出美麗不捨的淚花

懷念啊我們的青春啊

留下的腳印拼成一幅畫

最美的風景是你的笑容

那一句再見有太多的放不下,每每聽到這首歌都是感慨萬千,一不小心我們就老了,歲月如梭,光陰似箭,在不珍惜我們真的就拜拜了。

2000年又稱之為千禧年,這一年我25歲,正直青年,一個事業無成,沒有家庭,朦朧的年紀,也正是有夢想的年紀,我一直在想我長大了,不能靠父母了 ,我要打拼,我要有自己的事業,是啊!25歲應該是一個成熟的年齡,再也沒有了童真 再也不能依偎在媽媽懷裡,再也不能爬在爸爸肩膀上,再也不能去掏鳥窩,再也不能半夜不歸,再也不能叫爸媽擔心,因為我長大了。25歲一個懂事的年齡,25歲一個能為爸媽分擔的年齡,25歲一個有擔當的年齡,25歲更應該是一個幹事創業的年齡。25歲我立下目標,我開始為我的夢想努力奮鬥。

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中國實力,中國健兒勇奪奧運金牌向世界證明我們是體育強國,512汶川大地震我們眾志成城,不怕困難,生產自救,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凝聚力,中國好樣的,團結就是力量,困難我們不怕,災難出英雄,汶川地震考驗了我們的和諧社會,考驗了我們的協作精神,中國人壓不垮,再苦再累我們扛的起,汶川別怕,我們在。中國億萬人民就是你們的堅強後盾。

我們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我們不會被拋棄,網絡大伽我們有馬雲、馬化騰他們創造網絡奇蹟 ,網絡世界看中國 ,馬雲的阿里巴巴風靡全球,中國網民一躍崛起,佔據世界半壁江山,手機淘寶方便世界人們,中國引領世界網絡銷售奇蹟。

千禧寶寶逐漸長大,當初的娃娃已經走進了高考的考場正在向著目標出發,孩子們祝福你們 ,考上大學爸爸帶你回家,考不上不用怕,還有爸爸。人生真的太快了,轉眼就是18,風華正茂的年齡,你們什麼也不要怕,失敗了可以從新再來,孩子們努力吧!未來的世界是你們的。

我不敢想象2035年什麼樣,那時的我已經是耳順之年,橫豎怎麼說就一個意思,老了,不是八九點或正當午的太陽,而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那時我們真的老了,爸媽也80多歲了,真的不敢想,我們就靠你們了,孩子們你們責任重大啊,所以我從來不想那麼遠,首先過好現在,讓爸媽幸福,讓孩子健康成長,那時我們也是兒孫滿堂,其樂融融,其實幸福就是這麼簡單,老了有人陪,孩子們不努力你們趕不上我們老去的步伐,不努力你拿什麼到處去看看。我們負責撫養我們的爸媽,你們負責撫養好你們的爸媽。這就是責任,這就是擔當。當我們老了你們還正年輕 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不在了你們就是主宰者,孩子們未來就是你們的。孩子們你們行,肯定行。



大海傳媒

高考作文比較吸引我的是上海卷,對“被需要”的看法和觀點,這個話題更靠近心理學層面,我也談談“被需要”。

在心理學中,科胡特(精神分析的自體心理學派創始人)認為人的內心世界,有一條名為自戀的主線,即一個人能夠發展自己的能力。並且通過自己的能力滿足自己的需要。

無論是自我需要,還是被需要,都是人類精神的一部分。比如助人為樂,雷鋒其實不能完全用大公無私來解釋,在助人中,他也享受了一種快樂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在心理層面上,我們是不支持所謂的大公無私的,那些願意幫助別人的人,他也其實能夠感覺和體會到助人的一種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有可能不理解,為什麼許多富豪都會去做慈善事業,認為他們是在炒作?但仔細想想,他們真的有必要這麼做麼?更多的,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實現。

“被需要”是自我價值的體現,也同時是讓人生更順暢的捷徑。

我在《易思維問題解決》中講過,問題解決的三個途徑,是自助,他助和天助。其中的他助,即是善用他人資源,積德行善。快樂的人擁有讓別人快樂的能力,一個不懂得施捨快樂的人,別人也會少給你快樂。

當你“被需要”,並且回應了這種需要的時候,你既能夠得到自我價值的滿足,也能夠得到來自未來的幫助,進而滿足你的“需要”。


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整體來看,今年高考作文幾乎都不算太出格,太冷門,應該在平時的訓練中,考生大體都接觸過類似的內容,應該不太出意外,也不容易跑題。

浙江卷是浙江人寫浙江事,難度不大。

天津的器,非常好寫,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寫。

上海卷的被需要,也沒啥難度。

全國2卷只要略微有點邏輯水平,就不至於跑題。

全國3卷的口號,其實跟1卷差不多,也是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可以寫得比較宏大。

相對來講,江蘇卷最難。

因為我們通常所說的語言都是指人類用於交際的語言,而題目開始就作了另類的導引:“花解語,鳥自鳴”,給作文定位在了“不同的語言”,接下來舉例更加偏門,“雕塑,基因等都是語言”,這樣一來,就把考生引導到了非人類語言,這個難度就很大了。因為別說整天憋在教室裡的考生了,就連我們這些成年人,恐怕也對非人類語言並沒多少了解。

這個題目實實在在是有點偏了,考的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語言學?

北京卷並不容易

很多朋友吐槽北京卷太簡單,“就連小學生都會寫”,其實,北京兩篇作文並不簡單。

《新時代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其實跟全國1卷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題目簡單,不可能跑題,但要寫出水平、寫出高度、寫出不雷同,那就需要水平了,這樣反而真正考驗了學生的語言能力。

《綠水青山圖》與全國3卷是不是有點聯繫,那裡面也有一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但如果你要這麼理解,你就可能跑題了。因為這篇文章對體裁有一個明確的要求——記敘文!要求“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難不難?相當地難!題目明明是篇散文或者是議論文,但卻硬要寫成記敘文,需要交待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還要配上綠水青山的圖景,八百字,時間有限,你來編編看?!


備受關注的語文作文題目新鮮出爐,我們一起來看下。

北京卷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新時代青年、綠水青山圖。比較中規中矩的題目

浙江卷

“浙江精神”...嗯...這題目不是浙江人還真寫不出來。

上海卷

“被需要”,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寫呢?

全國卷I

2018年第一批00後走上高考的戰場,18歲的他們給今年剛出生,2035年18歲的人寫信,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見證著中國的發展。

好好奇2035年的作文題目會是什麼?寫封回信??

原諒我沒讀懂題目,跑題的老毛病又要復發了😓

全國卷II

來我們一起來閱讀理解一下,這題目的立意是思考方式的不同?思維開闊?...你們覺得呢?

江蘇卷

“花解語,鳥自鳴。”這個題目emmmm,還好我畢業得早。果然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連高考都這麼詩情畫意👍


知我眼界

恕我直言,最奇葩的高考作文題,莫非浙江卷的“浙江精神”莫屬了。

這道作文題考的似乎不是語文,而是鄉土歷史、鄉土地理和當地時政新聞的某種綜合。

各地的中學歷史和地理教材中有“鄉土地理”和“鄉土歷史”的教學內容,供學習學習瞭解當地的歷史變遷和地理風貌。

而政治課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要了解國內、國際以及當地時政新聞。

要談浙江精神,難免要從當地的歷史、地理和時政入手。

因此,這道題考的好像並不是學生的語文素養,而是在考察學生的鄉土歷史、鄉土地理和當地時政新聞。

在這道題面前,學生能調動的人文積澱和人生感悟少之又少,也沒有對學生的思辯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考察。

因此,我認為這道題出得非常一般。

相對來說,天津卷的“器”,我認為是一道好題目。

一個“器”字,簡約而不簡單。

這道作文題人文內涵充沛,有東方的含蓄深邃之美,給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空間。

針對這道題目,不僅有許多破題立論之法和寫作角度,還有許多文史哲政史地乃至理化生的材料可供學生組織應用,而學生也完全可以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和人生感悟寫入到作文中。

換句話說,這道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人文積澱和人生感悟。

而不同的學生,會組織不同的材料,選取不同的觀點,這就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氣象。

我認為,和浙江卷作文題相比,天津卷的作文題無論是在人文內涵還是考核功能上,都要遠甚於浙江卷的作文題。

最後,衷心祝願考生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