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圖/文 李光

23年前,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大話西遊》曾經轟動一時,劇中精美的服裝和華麗的帽飾給觀眾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而許多觀眾不知道的是,這些帽飾均出自人稱西安戲帽藝人韓小利之手。

秦腔戲帽子又稱戲盔,其造型誇張,種類繁多,是秦腔戲曲舞臺上的一朵奇葩。近20年來,伴隨著當代文化藝術形式的多元化和人們審美興趣的改變,傳統戲曲逐漸走向衰落,演出市場日趨萎縮,相當數量的專業劇團和民間戲班入不敷出,依附於戲曲演出的手工戲裝行業更是處境艱難,寥寥無幾的訂單難以維持生計,許多從業者被迫放棄手藝改行,韓小利是當今關中地區為數不多的仍在堅持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戲帽子並以此為生的民間藝人。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55歲的韓小利出身制帽世家,十五歲隨父學藝,其父是陝西制帽名家韓炳傑。嚴格的家傳授藝使韓小利系統地掌握了“古裝頭飾”、“戲劇頭飾”、“社火頭飾”等傳統頭飾、帽飾的製作方法,尤其對秦腔戲曲帽飾的製作技藝有著全面而深入的瞭解,他能夠技法純熟地製作出100多種秦腔帽飾,種類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傳統秦腔劇目。韓小利製作的戲帽子從技法到用料嚴格遵從古法制帽工藝,一頂帽子從下料到製成要經過三十多道工序,費時半個多月,每一頂製作完成的帽子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被各大專業劇團和研究機構購買和收藏。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製做戲帽子工序繁瑣,從最初的畫樣、刻板、塑形等到後期的瀝粉、貼金、點翠,環環相扣,每一個配件都有鐵絲包邊,以增加強度和方便塑形,鐵絲包邊最費工時,韓小利要將裹上油紙的鐵絲沿著配件花飾邊沿一點一點粘上去,給柔軟的紙板花飾加上一條鐵筋,然後再覆蓋一層蠟紙,貼上彩綢,將鐵絲掩飾起來。由於表面看不到鐵絲,一些人就偷工減料去掉這道工序,而韓小利一直堅持完整地施行這道工序,他表示不加鐵絲的帽子壽命不及正品的十分之一,用個一兩年就壞掉了。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韓氏戲帽子的特點是華麗精緻,上色不用任何顏料,依靠點翠和貼綢完成,天然羽毛、金箔和絲綢拼出的顏色鮮豔悅目、質感強烈,使用數十年不會掉色、稍色。韓小利認為帽子好不好關鍵看細節,瀝粉的轉折,配件的接口,貼金的嚴合,點翠的套邊等等,一下就比出高低了。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手工制帽效率很低,韓小利製做一隻戲帽子大約耗時15天,售價1000元左右,減去材料成本後所獲有限,除了制帽,他還會做一些舞臺裝飾、道具等活計增加收入。由於收入微薄,年輕人不願意學,目前關中地區從事手工戲帽子製做的人員大多是年過50歲的老藝人。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戲裝的擺放規矩很多,從腳到頭順次攤開,男女有別,官民分開,雖然韓小利的作坊空間狹小,他還是闢出一塊角落裝上案板,按規矩擺放戲裝,以表示對行當的尊重,也為自己的生意討個吉利。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戲班老闆是韓小利的主要生意對象,一個戲班每年進多少套戲裝都要老闆點頭才算數,對一些較貴的行頭,老闆會親自登門看貨,一為考察行頭的內在質量,二來針對自家戲班的具體情況提出一些修改意見。由於演藝江湖人脈複雜,得罪一個老闆有可能失去一串生意,因此每次有戲班老闆上門時韓小利都會精心準備、全力接待。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戲曲演出市場的持續不景氣導致職業戲班普遍“手頭”緊張,老闆進貨時壓價已成常態,而韓小利用真材實料做出的帽子成本很高,利潤有限,一隻價值1500元的包巾(帽子名稱)稍一鬆口便被砍去200,這讓他難以接受,對不善言辭的老韓而言,“搞價”最讓他心累。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秦腔帽飾工藝複雜,製做費時,材料成本較高,制帽藝人一般在接到訂單後才肯開工,平時並無存貨。而戲班根據演出市場的需求和變化購置戲裝,具有不確定性。2018年元旦剛過,韓小利接到寶雞一家戲班訂貨,要求30天內做出2只“大鳳”、2只“二鳳”和一隻“包巾”,過年演出用,措手不及的老韓急忙招來他在周至的徒弟幫忙,倆人日夜趕工,終於在規定交貨的期限的最後一天完工。他時常感慨這一行的不穩定:“不是閒死就是累死。”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戲帽師傅韓小利不僅是一位制帽高手,還是一位鐵桿戲迷,稍有閒暇他便會跑到劇場後臺幫忙整理服裝道具,順便“蹭戲”,由於是行家,演員每場戲該穿啥戴啥心裡門清,跟演員配合得很順,在後臺忙乎對他來說是一種樂趣。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長期跟戲曲圈人士打交道的韓小利結識了許多秦腔演員,和一些名家成了朋友,一線演員對戲帽子的使用感受對他改進製作方式和內飾工藝起到了關鍵作用,對於戲帽子的所謂規制和尺寸,他並不在意同行的說法,卻很重視演員的意見。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少年時代的韓小利最大願望就是長大成為一名職業演員,“小時候跟著大人看戲,看到人家一身漂亮行頭站在舞臺上表演,羨慕得不行!”他曾專門拜師學習過一段時間秦腔,希望能夠考上省藝校秦腔班,將來在劇團裡拿工資過活。但家裡拮据的經濟條件早早打碎了他的夢想,上完初中就跟著父親學習製做戲帽子並以此為生,雖然經常在舞臺邊忙碌,但他知道自己今生永遠也沒有機會登上這片絢麗的舞臺。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除了製做戲帽子,韓小利還是一名戲裝花飾高手,刺繡、織錦、堆花、描金等樣樣能行,1994年,香港明星周星馳在西安拍攝電影《大話西遊》期間,劇組請韓小利為演員做戲裝和戲帽,3個月的忙碌換來5000元酬勞,在當年已算可觀。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韓小利面積不大的家裡既是作坊也是臥室,屋裡到處堆放著布料、鐵絲、黃紙板等制帽材料。妻子平時在外上班,晚上回到家裡又忙不迭地幫他幹活,老韓覺得很對不起老婆:“結婚30多年人家沒有怨過一句,唉!”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由於家裡堆滿了雜物,從臥室到廚房的門只能半開,韓小利每次做飯時都要從“門縫”裡擠進擠出,狹小的生活空間讓他頭疼。老韓說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每年都會給非遺傳承人一些經濟補貼,因信息閉塞,他遞交材料太晚,目前還沒有批下來,如果將來領到了補貼,他就另租一間房子,弄個像樣的工作室。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手工戲帽子對原料的講究很多,一些原料需放置一段時間陳化穩定以後才能使用,由於住處潮溼不通風,韓小利要將存放的布料定期拿出來晾曬通風,每次曬布都要爬上高層或屋頂,這對患有風溼性心臟病的老韓來說是個麻煩,在別人看來很輕鬆的事情,他卻要做得小心翼翼。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去年年初,孫女琳琳的出生給老韓原本單調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歡樂,空餘時間逗弄一會孫女是他最快樂的時刻,韓家三代傳承的制帽手藝是否傳給孫女,韓小利不願做決定,“將來看娃自己的興趣,咱不強求。”但無論是自家孫女還是外面的徒弟,總歸要有人繼承韓氏制帽技藝,“帽子韓”的名字不能倒。

西安“帽子韓”:《大話西遊》裡的帽子都是我做

在關中地區,像韓小利這樣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戲帽子的老藝人已不足10位,身居陋巷,生活清貧,靠著製作戲帽子為生的日子並不穩定,一年辛苦下來僅夠維持家用。對於將來,韓小利挺樂觀:“只要戲班子還在,這一行就不會消失。”帽子韓三代傳承中積累下來的經驗和竅道,都沉澱在腦子裡,沒有形成文字,這是最讓韓小利憂心的,他希望將來能出一本書,完整地介紹秦腔帽飾的種類、演變和製作工藝,將戲帽子這一根植於三秦沃土的民間藝術品種保存和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