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有矛盾衝突,先到“司法門診”求醫問藥

「福建日报」有矛盾冲突,先到“司法门诊”求医问药

晉江通過訴調對接中心,開創“門診·住院式分工”訴調對接機制模式,有效化解矛盾衝突,既減輕了群眾訴累,又緩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以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較好的辦案結果

有矛盾衝突,先到“司法門診”求醫問藥

“在立案前大力開展社會矛盾的源頭化解,選擇既合法合理又符合當事人利益的糾紛解決途徑,更能有效化解矛盾衝突。”該院副院長、市訴調對接中心辦公室主任曾曉軍說,通過中心“司法門診”有效診治,將一些“小病”消除在萌芽狀態,也從根本上緩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的司法目的。

為此,中心引入司法行政、仲裁、行業協會、保險等機構設立人民、商事、行業、仲裁、行政、陪審員等調解工作室和行政銜接工作室等。“這讓走進法院的不同當事人可按需問診。”該院具體負責訴調對接中心工作的立案庭副庭長林榮宗說,中心推行團隊運作,確保專人分流、專職調解、專業引導。

「福建日报」有矛盾冲突,先到“司法门诊”求医问药

設置繁簡分流引導員及訴調對接督導員。

組建專職調解隊伍。

抽調多名具有調解工作經驗和技巧、熟悉本地情況的資深法官及熟悉審判輔助業務的法官助理、書記員充實司法調解室;在各類調解室、工作室入駐專職調解員,服從中心統一分案,受理訴前委派調解和立案後委託調解案件。

設立專職法官。

對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審查確認,依法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並負責指導其他入駐中心的工作室的調解工作。

「福建日报」有矛盾冲突,先到“司法门诊”求医问药

此外,為解除當事人訴前調解的後顧之憂,防止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轉移財產逃避債務,促使被申請人主動選擇訴前調解,中心加大訴前財產保全申請的受理,提高訴前財產保全的辦理效率。

「福建日报」有矛盾冲突,先到“司法门诊”求医问药

同時,發揮速裁的“急診”快審快結

功能,對事實清楚、爭議不大但無法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直接由中心的法官適用速裁程序及時作出裁決;對雙方當事人均到場的但調解不成的,徑直轉入速裁程序,實現訴調無縫對接。中心運行以來,晉江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平均審結天數由原來的109天縮至55天。

“打造訴調對接機制,實現‘小病小治,急病急治,大病專治’,有效實現案件繁簡分流,不僅節約司法資源,緩解訴訟壓力,也減輕群眾訴累,以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較好的辦案結果。”晉江法院院長陳水深表示。

「福建日报」有矛盾冲突,先到“司法门诊”求医问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