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沒有兵變或者政變?

A優克陳維來

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擁有一支龐大的軍隊,那麼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卻不曾發生過兵變,或者政變呢?這就得益於美國的軍事制度,文官掌控軍政,武官只管打仗,武官不得干政。如果武官想從政,那麼可以脫下軍裝退出現役,參加選舉,最為典型的就是前盟軍總司令、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美國掌管軍政事務的最高長官是穿西服的國防部長,而美國三軍總司令也是穿西裝的美國總統。在軍隊中地位最高層級的組織形式,是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是美軍各軍種首長列席的會議,從中推選出一名主席,任期一般為2年,約定俗成的規定連任一次,其算是現役當中地位最高的了,然而也僅算是美軍中的三號人物,前兩名是總統和國防部長,從其任期和地位可以看出,其有著美國政治的鮮明特點,有傳承、不居功、不戀權。而參聯會本身也僅僅是一個軍事協調機構和軍事諮詢機構,沒有指揮權和決策權。

在美軍中,各級指揮員的任期也是有限制的,除特定專業技術職位以外,作戰部隊、軍事機關的職位都有特定的輪換週期,一般都不超過兩年,而且級別越低還是副官的輪換的就越頻繁。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主官,”這一制度既保證了美軍各級軍官業務素質的多方面培養,也避免出現山頭林立,貪汙腐敗的情況。還有,美軍有完善的士官制度,他其往往在基層部隊當中的作戰指揮當中有著輔助作用,所以即使軍官輪換,該部隊的戰鬥力也同樣有保證。

還有一點,以往發生兵變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待遇問題,美軍採用募兵制,士兵和軍官不但有著優厚薪水,而且還有這各種福利待遇,退伍之後還能很快融入到社會當中,而且軍人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很高,這方面也保證了軍心不動。


古姿

前一段美國有聲音說是否可以用政變的方式把特朗普趕下臺。當然這只是媒體的一種猜測,因為這位總統太容易得罪人了。陰謀論歸陰謀論,從理論上講,木叔不認為美國真的會出現這種情況。


兵變和政變有時候是一回事,有時候是兩碼事。木叔分開來說。

所謂兵變就是軍人發動的。這個古今中外並不少見,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巴基斯坦或者泰國吧。動不動巴基斯坦的三軍統帥就把民選總理推翻了。泰國現任的總理就是之前的軍隊高官,把英拉趕下臺之後,這位美麗的前總理只能流亡海外。

美國之所以沒有兵變,與該國與巴基斯坦和泰國這類國家的政治體制完全不同。

本質上講,美國從體制上已經避免了兵變的可能。美國設定了軍隊的文官管理制度。國防部成為美軍的最高行政機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陸、海、空三軍種總部都歸國防部來管理。而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國防部長,三軍部長必須是文職官員擔任。換句話說軍隊日常事務都是文官管理的。

這點大家如果注意美國國防部長的穿著就會很明顯地看出——他從來都是穿西服而不是軍裝的。這是法律的規定,他要在國防部長職務上穿軍裝就是違憲的!!!

這意味著什麼?很簡單,他們都是美國總統一夥的,不是軍隊一夥的。再加上美國總統是三軍總司令,整個軍隊日常管理都是總統的人在負責,確保了兵變不會發生。

(圖為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與參聯會主席鄧福德。從兩人著裝上就能看出不同了吧?)


至於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軍人,要穿軍裝,是執行國防部指令的最高軍事長官,但不是最高軍事負責人,總統才是。參聯會主席負責日常軍事訓練等事項。有重大軍情必須總統拍板,比如宣戰,任命前線主要將領等。當然國會也在其中起到很大作用,限制了總統和軍人的權力。

再來說說政變。政變也可能是軍人發動的兵變,這個木叔剛才解釋了。另外一層含義是可能由文官發動。但美國也確實難有文官發動政變的可能性。

第一,美國的政治體制是聯邦制,各州有相對獨立的運作方式,州長不是總統任命,而是要本州的民眾選舉出來的。總統權力雖然很大,但對地方沒什麼實權,甚至到地方視察有時候還遭到抗議呢。這與很多國家一把手的權力有天壤之別。因而政變推翻他似乎並不是很多人的興趣,一是沒有太多絕對的利益;二是可能各州不支持,鬧獨立,政變後反而難以控制局勢。

第二,美國立國200多年,人民習慣了這種民主和自由的體制,也就是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各種官員都沒有太多的戀權思維,這種思維慣性不只在政府,在民間也如是。很多官員退休後就去大學當老師或者經商,沒興趣把自己一輩子都放在政治上。

第三,美國法律能確保總統合理下臺。比如國會彈劾。只要有合理的證據,總統以這種方式下臺還是可能的。比如尼克松下臺的“水門事件”。這樣的程序保障了不用什麼政變這樣高成本的做法就能實現各方利益訴求,政變因而不會成為第一選項。

但是美國曆史上發生過幾次刺殺總統的事件,這與政變的效果有點類似。比如刺殺肯尼迪、刺殺里根等。只是這些基本上是個體所謂,有點恐怖主義色彩,不是集團和組織操縱的罷了。


木春山

美國建國二百多年以來除了南北戰爭,其中沒有發生過一次軍事政變。政治領袖,軍人,民眾各得其所,安分守己。這種情況在世界上最不多的,分析美國的為什麼沒有兵變或者說沒有軍事政變,有好幾個重要因素。

例如,美國出色的文官制度。管理美國軍隊的國防部長,總司令(總統),都是文官。軍人僅參加參謀長聯度會議。戰時才由總統任命前線指揮官。國防部長不穿軍裝穿西裝,軍隊武裝力量必須忠於國家,由總統指揮。軍人最高職務是參謀長聯合會議主席,權力極限就是個參謀角色。軍人想從政必須脫下軍裝,是軍人的就不能問政。

其次、就軍事武裝力量美國還有各州的地方武裝,國民警衛隊。不屬於美聯邦政府。還有、美國的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多黨議會制十分成功。立法,司法,行政分工明確。總統只能做好自己的領域的工作,不能干預立法,司法。還有、美國總統,州長,市長都是各自選舉產生,互不負責,互不節制。這些都是都軍人軍事政變的節制因素,可以說沒有軍事政變的政治土壤。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奪取了獨立戰爭的勝利,十分不易。有如此不世之功的華盛頓,在十八世紀哪個年代,既不做國王也不做終身總統。任二屆總統之後開創了主動讓出權力先例,可比堯舜。世所罕見。這是美國之幸,開了個好頭。

世界上發生軍事政變的國家不少,給國家造成動亂,有時給民眾帶來痛苦。不過,一般政治體制成熟的國家不容易軍事政變。別看印度經濟不富裕,一年到頭國內亂哄哄的各種矛盾衝突不斷,但自建國以來也沒有發生過軍事政變。這個現象,也還是值得研究的。


亦新湖

據我所知,世界上總有一些國家隔三差五就會發生政壇動盪,推翻這個政府顛覆那個政權,像是猴子爭“老大”,往往是血流成河、哀鴻遍野、熱鬧非常。

亞洲國家發生政變次數最頻的當屬泰國,走馬燈似的,幾乎沒有打完“八圈”便散夥了。巴基斯坦也是動不動就把總理拿下,整得當政府首腦像個高危職業一樣,稍不留神就會身陷囹圄。

非洲國家閒著沒事推翻總統的更多。像埃及、岡比亞、烏干達等國生怕沒有響動上頭條新聞,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前一分鐘還瀟瀟灑灑出現在世人面前,片刻後便成了階下囚,甚至生死未卜。例如,羅馬尼亞前總統齊奧塞斯庫就被憤怒的民眾就地正法,而這些民眾還是不久前還在高呼“萬歲”的他的崇拜者。最慘的不止“老齊”,有過之無不及的當屬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上校。這個27歲便開始強力統治富裕國度並趾高氣揚自命不凡的非洲“狂人”,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哪裡會想到,在總統寶座上安坐了42年後的某一天,竟然會被他的“臣民”暴虐地痛打併槍殺。那段視頻看的我頭皮發麻實在是難以想象啊

之所以囉囉嗦嗦答非所問地講了這麼多,就是想分析發生政變的動因是什麼,政變的目的又是什麼,政變的導演又是誰?

就拿泰國來說。眾所周知,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雖為一國的最高領袖卻置身於國事之外,管理國家的重任由總理內閣來執行。按說,泰國是個民主國家,採取的政體與西方國家大致相似。但泰國最大的問題是軍隊控制權並不掌握在總理手中,就連國王也無權干涉軍隊將領的任免。於是,該國便時常發生民眾集會,什麼紅衫軍、黃衫軍……此起彼伏,潮湧潮退,不亦樂乎。每當這種事情發生後,誰能得到軍隊的支持,誰就能取得政權或穩定執政,反之,立刻拿下,交由法庭來裁決。君不見他信兄妹倆的倉皇出逃嗎,因為除此之外他們別無選擇。

再說,在美國,軍隊屬於獨立於政治並服務於政治的特權階層。軍隊可不管誰當權誰執政,愛誰是誰,只要保證軍費按時發放就行。而且,數千億美元的軍費是總統提議國會審議後才通過的,相當於法律法規。因此,軍隊才不會閒的無聊想當一國的“家長”,自然就談不上發動兵變或政變了。因為這樣做的結果一絲一毫的好處都沒有,無比現實的美國人豈會做損人不利己的傻事呀。

歷史也同時證明,只有當國家人民陷入水深火熱,經濟陷入極度危機,統治者極其暴虐無道、荒淫無恥、揮霍無度、橫徵暴斂之時,才會發生兵變或政變的事情。


流年逝水148633009

美國不可能發生兵變或者政變,這個問題解釋起來既複雜又簡單,灑家就試著簡述一下理由:

\n


兵變是指是指軍隊不聽指揮、不守軍紀而發生叛變的事情。發動兵變需要幾個條件,一是軍隊指揮權。發動兵變者手裡有兵權且能調動指揮作戰。二是長期掌控軍隊,在部隊中形成自己的穩定勢力,從人事方面對軍隊實施控制,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三是軍政不分,相互勾結,軍人干政現象突出。四是有外部勢力支持。

\n


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世人皆知,但是,美國軍事力量的指揮體系卻是複雜而又嚴密的。美國軍事領導指揮體制有兩大特點,一是軍令軍政分開。二是貫徹文官統治精神。

\n


作戰指揮系統:總統---國防部長(文職)—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只負責作戰計劃,1987年"戈德華特-尼科爾斯"法案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終於擁有真正的指揮權,成員有陸軍參謀長、海軍作戰部長、海軍陸戰隊司令、空軍參謀長和國民警衛隊局長,他們輪流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各聯合司令部和特種司令部(聯合參謀部指揮)。

\n行政/後勤指揮系統:總統---國防部長---各軍種部長、軍種參謀長---各聯合司令部下屬的軍種部隊司令部。

\n


而美軍的軍官流動性很強,他們不分軍種部分崗位自由流動,一般不會在一個崗位或部隊待很久。由此可見,一個或一些美國軍官想私下調動軍隊實施兵變勢必登天,根本不存在政變的基礎和可行性。

\n

政變指統治集團少數人通過密謀,用政治或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徑實現權力轉移的行為。常見的類型有軍事政變和非軍事政變,流血政變和不流血政變。流血政變就需要軍隊參與和支持,剛才說了美國軍隊中是不可能的。而不流血的政變在美國更行不通。美國是三權分立,總統僅擁有行政權,下屬部門官員都是總統提名國會通過任命,且總統有職權對其免職。他們都各司其職,對總統權力構不成威脅,更不可能奪權篡位。


無坡居士

相對於中東局勢的長期動盪不安,軍事強國美國自建國200多年來,除了1861年一一1865年的南北戰爭,再未發生過哪怕一次軍事政變。這種情況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也是屈指可數的。



人們對此充滿好奇,為什麼美國沒有兵變或政變呢?這要從多個方面說起。


一、美國軍事領導指揮貫徹文官統治精神,軍令軍政分開。


兵變或政變不僅會給國家造成動亂,更主要的是還會給民眾帶來無盡的痛苦。

一般來說,兵變是因為軍隊不聽從上面領導的指揮、而發生叛變的事情。


它需要一個有指揮權且能調動指揮作戰的領頭人,這樣的人必須是長期掌控軍隊,在部隊中有自己的穩定勢力的人,這個人還得有一定的政治勢力撐腰,也就是說,要和政治權威互相支持,才能做到領頭叛亂。


在美國,管理軍隊的國防部長,總司令(總統),都是文官。軍人僅參加參謀長聯度會議。只有到了作戰的時候,總統才會任命前線指揮官。國防部長不穿軍裝,也不算軍人,而軍人只有脫離軍隊之後才有可能參政。


還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美軍的軍官並不固定在某個特定的部隊,他們不分軍種,也不分崗位變動頻繁。所以任何一個美國軍官想私下調動軍隊實施兵變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美國是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外國勢力難以介入。


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發生兵變或政變,往往是因為有別的國家介入,以煽動、挑拔離間等等方式,引起這個國家黨派與黨派之間、軍隊與軍隊之間、或者工人與領導階層之間的不滿情緒,然後引發內亂,引起兵變。



美國因為強大,所以外國勢力難以介入,即使介入很難達到效果。倒是美國自己,經常強勢介入外國的軍事、政治。世界上有不少國家的政變或者兵變美國都有介入。


三、美國由兩黨掌控全國政治,時常在國家和州競爭性輪流執政,不存在政變的政治土壤。


美國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立法,司法,行政分工明確。總統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干預立法,司法。還有、美國總統,州長,市長都是各自選舉產生,互不負責,互不節制。這就從根本上限制了軍人軍事政變的可能性。


四、美國軍人的社會地位很高,軍心穩定。


很多時候,發生兵變的原因往往是因為軍人的待遇,美軍採用募兵制,士兵和軍官都有著優厚的薪水,還有各種福利待遇,退伍之後不會擔心找不到用武之地,而且在美國軍人的社會地位很高,這也保證了軍人沒有兵變的理由。


五、美國的第一任總統華盛頓,為美國總統開闢了權力先例。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領導美國人民奪取了獨立戰爭的勝利,但他並沒有居功自傲,卻堅持不做國王也不做終身總統。開創了任兩屆總統就主動讓出權力的先例,為美國開了個好頭。



總之,不論從從政者的角度,還是軍隊自身的角度去看,都沒有發生兵變或政變的客觀原因存在,因此也就沒有兵變和政變,當然這隻能代表過去,至於明天,美國的局勢會變成什麼樣,很難說!



有書共讀

在我們很多人心目中美國建國兩百餘年間除了南北內戰就沒發生過一次軍事政變,其實嚴格意義上而言:這種說法過於絕對了——1786年美國發生了由謝司領導的農民起義;1794年以用糧食釀造威士忌酒為業的美國西部農民為發對政府針對威士忌酒徵收的消費稅起義;1854年至1859年堪薩斯州的蓄奴派和廢奴派之間為爭奪對堪薩斯州控制權而爆發內戰。所以嚴格意義上而言:不能說美國從沒發生過軍事政變,更確切的說法是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沒發生過軍事政變,那麼為什麼呢?

如此一來軍隊內部的兵變被遏制了,為什麼自南北戰爭以來民間自發的政變奪權行為也沒發生過呢?美國的立國基礎構建於《獨立宣言》:美利堅合眾國的主權在於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如果在位的政府施政有誤而令人民不滿,人們就會用選票將其趕下臺。既然政府是民眾自己所選,為什麼要去推翻呢?

既然如此,為什麼在南北戰爭前的美國會爆發國內衝突呢?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蕭何——美國立國的制衡機制在南北戰爭後才真正理順併成功杜絕了政變內戰的爆發,但在南北戰爭之前這套制衡機制恰恰是導致國內衝突的源泉。

南北戰爭後隨著南方蓄奴州的徹底失敗,美國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的主權首先在於美國公民的最高原則,在這一基礎上兼顧各州的利益,與此同時聯邦政府的權限得以擴大——立法、行政和司法得以真正做到三權分立。嚴格意義上而言:美國是一個憲政國家,而不是民主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是互相制衡的關係:總統由選舉產生,不得干預立法和司法,但總統有權解散議會以作為對議會立法權的牽制,可一旦新議會維持老議會的決定總統必須無條件引咎辭職,這就是立法權對行政權的牽制;聯邦法院的大法官也可以裁定立法部門和行政部門的行為是否違憲以作為對立法、行政的牽制。在這種相互制衡下軍事政變是很難發生的。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美國怎麼沒有政變?

美國曆史上被殺的總統有好幾個,這就是政變。只不過看起來沒有軍隊參與而已。之所以沒有軍隊參與,那是因為根本不需要軍隊參與。美國的政治結構決定的。

比如說,你是美國的實際統治者,你手裡有一百萬特務,這些人已經滲透到了軍隊,警察,國會,媒體。而所謂的美國總統不過是個光桿司令,總統的保鏢全是你的人,總統的所有言行都被監控錄像,你想幹掉他還用得著動用軍隊嗎?根本不用,只需派一個人幹掉即可。之後警察聽你的,媒體聽你的,法官聽你的,國會也聽你的,毫無任何顧忌可言。而大眾連你的存在都不知道。他們只知道水很深,除此之外一無所知,只能靠猜。

這大概就是肯尼迪之死的原因,雖然所有人都知道背後非常強大的勢力乾的,但是沒有一個人知道是誰。

而且,美國的制度決定了最多幾年就可以換人,跟政變的結果一樣,還能在政變完重新獲得民眾的支持。

從這看來,美國確實適合進行金錢獨裁統治。


slience36896972

美國曆史上沒有政變,其中有著很多根本原因。不過未來就不好說了。

第一、美國建政之初的那些偉人給後世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據說當年有人建議華盛頓當國王,但被華盛頓斷然拒絕了,而且他在任滿兩屆總統後就不再參選總統。這給後來的人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後來也沒有吃壞螃蟹、打破傳統的人出現,所以這就導致這個好的示範成為共識,並被多數人所遵守。最多連任兩屆總統並非是法律規定,但它就變成了傳統。你選第三任總統反而會被指責,而且你也選不上。歷史上也只有二戰特殊時期連任兩屆的傳統被打破。

同樣是建政之初,第一代美國精英們很好的設計了憲法。不僅很周全,而且還很科學。所以美國憲法除了增加了幾個修正案外,並沒有大的改變。這就保證了政治體制沒有派生出矛盾。大家就更原意遵守了。

第二、美國價值觀的普遍被認同使得每個人都是恪守底線的。每個軍人都認同自己是保衛國家的武裝力量,是憲法的維護者。那就不可能受人驅使去發動政變,軍頭也做不到調動軍隊去政變。軍人沒有特權利益,那為什麼要跟著你去政變呢?軍隊不政變,反而還是對別的武裝力量的震懾。而且全民都認識到遵守憲法和民主共和選舉制度的遊戲規則的重要性。就算不受人待見的搋撲上臺,多數人不滿,但也不會去政變。因為政變傷害的是制度,是國本。比選明君重要百倍。

第三、總統的權力是有限的,尤其內政,美國的權力結構是井田式的,有縱向的多權切割,還有橫向的聯邦制自治切割。還有輿論、各種調查機構的制約,所以沒有必要發動政變。

第四、美國社會處於一個繁榮時期,社會矛盾不突出。尤其沒有階層矛盾。種族問題又被強力壓制。所以確實沒有大的矛盾表現。槍擊事件大多也是個體因素導致。所以沒有實施政變的因果。泰國經常政變就與階層矛盾有關,軍方又打破了底線。還有一個權力巨大的國王,人們選舉更多看利益,而不是以維護制度為第一底線。所以問題就會很多。

美國會不會在將來發生政變,當然有可能。此次搋撲上臺就明顯看到了社會矛盾突出的趨勢。對於多元社會而言,這種矛盾可能會被很好的壓制,但隱患巨大。一旦人們對族群差異的不容忍達到峰值,這個矛盾就會如山洪一般爆發。各種過激行為又會引發更大的矛盾。如果國家處於繁榮期還好。一旦式微,各種潛藏的矛盾就會爆發。到那時美國價值觀和軍人的國家意識還會是一塊鐵板嗎?很難說。種族問題、地區問題、宗教問題都可能會爆發成大矛盾。所以美國的未來其實不好說。


國病

任何國家的兵變或者政變都是基於內部矛盾的不可調和。比如兩年前的土耳其兵變的原因,是艾爾多安政權對軍人團體的的逐步壓制。這意味著軍隊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竟然不在統一的頻道里。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的是什麼呢?

兵變失敗後的土耳其軍人

一是軍隊作為國家的公器,必須中立。也就是軍隊只為國家服務,不為某個個人或團體服務。任何政權上臺都必須維持軍隊的中立性,並保住軍隊的利益不被侵犯。而美國的軍隊,他是中立的,不受任何黨派的支配。美國對軍隊的利益保證是全球之首,鉅額軍費支出就是證明。

二是軍隊集團必須始終維持在一種相對鬆散的狀態中。也就是不能抱團。以美軍為例,美軍的軍官們基本不可能在同樣的地方呆上太長時間。每隔幾年就會調動到其他地方或部門。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避免了軍官們擁兵自重、形成自己勢力範圍的問題,二是軍官的頻繁調動有利於軍人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是指揮權構架必須建立在一個相互制衡的體系之內。美國的權力體制,並非總統委任州長,州長委任市長,市長委任縣長之類的模式。全部是選民的投票產生。也就是說,縣長見了市長,可以不鳥他。因為給他權力的不是上級,能剝奪他權力的也不是上級。那麼如何形成一個強大的反對勢力集團去抗衡美國白宮政府呢?

前面兩點,美國做到了。所以不可能出現軍人集團和政府部門之間的矛盾對立。沒有對立自然就沒有鬥爭。兵變就無從談起。至於政變,更多體現為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在軍隊指揮權不歸任何政黨指揮的前提下,以及第三點的限制,任何政治集團首先指揮不動軍隊,其次難以獲得足夠大的區域勢力的支持,所以政治派別之間的爭鬥只能在國會里面,通過爭吵、彈劾、相互否決和口頭攻擊等方式進行。而美國的政權更換體制是通過選舉來進行。沒有選民支持,任何政黨都無法走上權力舞臺,無法實現自己的利益。如果一個政黨的政策違背了美國人的利益,大可以啟動彈劾程序把總統搞下臺,同時通過選票手段把自己不喜歡的議員請出國會,也就不必要通過極端的辦法去搞什麼政變了。

歸根結底,還是美國的政治體制預留出了足夠多的解決矛盾的路徑,討論、選舉、彈劾等就能解決問題,誰願意動手?而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可以保住軍人可以獲得相對優越的生活和社會地位,有那麼好的生活,哪個軍人願意冒險去犯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